
寶寶要入園了,離開了家人的呵護,寶寶會保護自己嗎?寶寶入園前,你應該教他些什么安全常識?讓我們來聽聽過來媽媽的經驗吧——
入園是寶寶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在這里,家里人不能再時時跟在身邊保護他,所以,你要提前預防,并讓這個小家伙也具備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
我女兒是兩歲半上的幼兒園,雖然年齡比較小,但適應得還是挺快的,讓我覺得很省心。可是,剛入園兩個月,我就被老師“請”到了辦公室,因為我家小妞在玩滑梯時把小朋友從滑梯上推下去了!雖然被推的那位小朋友沒有傷著,但老師仍然把我專門叫去,提醒我一定要教給孩子一些安全常識,讓孩子知道和小朋友相處時,哪些行為時危險的、不能做的。
妞妞媽媽
來自妞妞媽媽的建議:
● 勤給寶寶剪指甲,以防寶寶不小心抓傷小朋友的臉。同時告訴寶寶,不能咬、抓和打小朋友。如果小朋友打了自己,要及時告訴老師。
● 不要因為怕寶寶被人欺負,就告訴他如果小朋友打他,一定要還手。教孩子還手實際上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什么樣的孩子,不知道他會不會更厲害地打你的孩子。
● 告訴寶寶,大家一起玩游戲或玩滑梯等大型玩具時,要排隊,不要推前面的小朋友,也不要讓小朋友推自己。
溫馨提示
寶寶沒上幼兒園時,也有很多機會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那時候都有家長在身邊,所以他們之間即便有什么沖突和小打小鬧,家長也能及時化解,通常不會出什么問題。但是在幼兒園就不一樣了,雖然有老師看管,可畢竟不能像家長那樣一對一地看著孩子,所以,媽媽和寶寶都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
因為孩子們都還小,不知道一些無意識的行為會對小朋友造成傷害。所以,媽媽們要在入園前告訴寶寶,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哪些行為是危險的,不能做。
我兒子上的是一所高校的附屬幼兒園,離大學校園很近,有時候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去大學里玩一會兒。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發現兒子的下嘴唇有點兒腫,仔細看看,才發現他下嘴唇有好大一塊的淤血。問他怎么回事,他說是在大學校園里玩的時候,在花園里的小路上摔的。我問他老師知道嗎,他說老師不知道。我猜想他大概是自由活動的時候摔的。我告訴兒子:“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老師,讓老師來幫助你。”丁當媽媽
來自丁當媽媽的建議:
● 告訴寶寶手里拿著東西,尤其是長的、硬的東西時不要跑。
● 要讓寶寶知道,摔倒的時候盡量用手撐地,或往前撲,而不是往后仰。
● 告訴寶寶,如果在游玩時摔倒了,要馬上告訴老師,以便老師能及時處理。
● 幼兒園組織外出時,叮囑寶寶不要離開集體,有事告訴老師。
● 教寶寶能說清楚自己的姓名以及家長姓名、電話、家庭住址。
● 不要給寶寶穿“零件”太多的衣服上幼兒園,寶寶玩的時候容易被掛住而摔倒,而且摔倒的時候這些小“零件”也容易傷著寶寶。
溫馨提示
即使你之前已經對寶寶普及了一些安全常識,仍然要防患于未然:集體外出時,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放上一張小紙條,上面寫上你們的聯系方式,以便萬一寶寶走失時,別人能夠盡快與你們取得聯系。
壯壯有一天從幼兒園回來時,我發現他說話有鼻音,看他的樣子不像感冒,而且也沒有流鼻涕,我就沒再管他了。可是到了晚上睡覺時,壯壯因為鼻子不通氣,睡得很不踏實,哭鬧。我起來仔細察看他的鼻子,好像里面有一塊東西堵著,我問他白天在幼兒園有沒有往鼻子里塞東西,他才告訴我說,吃飯時他要給小朋友“變魔術”,把一小塊饅頭塞鼻子里了 !幫他把鼻子里的東西弄出來,他這才舒服了。壯壯媽媽
● 一定要告訴寶寶,不要把小玩具或豆子等物品放進自己或小朋友的嘴里、鼻子里和耳朵里。
● 不要讓寶寶做容易出意外的舉動,比如爬窗臺,扒窗戶,從樓梯扶手上往下滑等。上下樓梯時不要跑。
● 告訴寶寶推門時要推門邊,不推玻璃,也不要把手放在門縫中。
溫馨提示
把小零件、小食物塞進自己或小朋友的耳朵里、鼻子里,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在孩子看來,都是很好玩的事情,并不知道這樣做有危險。孩子上了幼兒園,這些細節的關注,可以讓寶寶更安全,也能讓你更安心。
Tips 幼兒園里的安全關注點
頻度較高的幼兒園安全事故:同伴咬傷、打傷、墜落、摔傷、跌傷、燒傷、運動器械致傷、尖銳物品戳傷等。
較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活動和環節:與同伴自由活動、室外體育活動、上下樓梯、與同伴做游戲、幼兒園組織的集體外出活動等。
編輯/覃靜(qinjing@bphg.com.cn)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