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今年很忙,在《葉問2》、《十月圍城》、《陳真》和《錦衣衛》間閃轉騰挪、分身有術。
甄子丹成為香港影人中最忙的一位,理由很簡單——這陣子他最紅。甄子丹的紅是因為《葉問》,盡管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卻最終惜敗張家輝,但《葉問》叫好又叫座,特別是在香港電影被批評“港味”越來越少而該片恢復過往港片特色的背景下,足已令其人氣大升。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甄子丹獲得了個“鐵象獎最佳男主角”,且不論這個鐵象獎究竟有何影響力,但至少頒獎這個場合不是“山寨式”的。與此同時,圈內還曝出了更為實惠的最新消息——甄子丹片酬大增,如今他一部片的片酬為1500萬元,約合港幣1900萬,一躍晉身香港電影演員片酬季軍,而在此之前,甄子丹的片酬據說不到1000萬港元。香港電影圈中片酬冠軍是成龍,片酬2500萬美元,約合1億9300萬港元(尚有全球性分紅);排在次席的是李連杰,片酬為1億2000萬元,約合1億3600萬港元。
其實,作為類型片的《葉問》,本質上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同類影片沒有太大差別,不同處在于多了一個無比大的中國內地市場。類型片的優勢與市場的擴充是香港電影此際所急需的“翻盤籌碼”之一。香港電影創造了多位功夫英雄,從方世玉、黃飛鴻到霍元甲、陳真,現在又出現葉問。可以說,甄子丹在葉問這一嶺南英雄形象的創造中功不可沒。由于首集《葉問》商業與口碑上的成功,投資者有理由相信,接下來的《葉問2》也同樣會帶來票房上的良好成績,甄子丹的待遇水漲船高便順理成章。
從甄氏個案推衍下去,更有可能的是——《十月圍城》、《陳真》和《錦衣衛》這3部由甄子丹主演、正在拍攝和即將開拍的影片,對香港電影整體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正面作用。因為,一個看似偶然的因素常會令某種類型電影風生水起,某一明星的作用也會令影片大賣……誰能說甄子丹目前不具備類似因素,乃至香港電影不會觸底反彈?如若我是投資者,我就會力促甄子丹與最近復出傳聞甚囂塵上的鐘楚紅合作一部片——轟動場景完全可以想象。
說來說去,仍然是明星效應。一個演員若遇到了“量身定制”的影片,或許從此就告別蹉跎成為耀眼大明星,一如曾經的周潤發,曾經的成龍。電影屬于“眼球生意”,觀眾代入的情緒全在于片中人物的命運與其形象表現。故而,在影片的賣埠價錢上,明星往往就是坐標。
雖然甄子丹很早就拍電影了,但是他仍屬當下的一代而不屬于“黃金十年”的“黃金一代”,情形有點像黃秋生、劉青云、吳鎮宇。因此,他處于古天樂、吳彥祖、余文樂、謝霆鋒、陳奕迅、張家輝、方力申等為代表的梯隊靠前之位,算是這一代的“帶頭大哥”。那么,他的片酬飚升,會否剌激眾“小弟”呢?如是,香港電影或將重新振作發揮其特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