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撒把的人很多,會撒把的人很少。
騎車不扶車把,叫做“大撒把”。騎車撒把,依然能保持平衡,隨意行駛和拐彎,當然是一流高手。
以無為求有為,以瀟灑求事功。其實,撒把也并不神秘。那是因為汽車人掌握了運行的規律,游刃有余,不用機械地時時用雙手去操作車把,看上去放手不管,輕松自如,其實車子照常行走如飛,什么都不耽誤。
這種境界,為政治家和商業領袖所共同羨慕。他們希望自己駕馭的組織,也能像這樣地大撒把。皇帝就總是派出欽差大臣做自己的全權代表,去處理特殊事務,有的還特地賜給尚方寶劍,先斬后奏,如果有惡意阻撓著,殺了再說。所以欽差大臣一出場,威風凜凜,百姓莫敢仰視。而欽差一旦回朝,則依舊對皇帝畢恭畢敬,俯首貼耳。皇帝善于撒把,收放自如,帝國這輛車子照樣運轉自如。
中國人心中的皇帝夢根深蒂固,仿佛只有權力才能撫慰企業家內心的寂寞。但攤子大了,不放權不行——做大需要撒把,撒把才能做大。集團公司往往跨行業,一個公司領袖豈能通曉百事,幾十年如一日沒有錯誤?商業領袖的最大能耐就是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然后,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那里你將無人可以替代,絕對是領袖個人的自留地。所以領袖上臺第一件事就要分清哪些事是自己干的,哪些事是別人干的,要慧眼獨具地區分大事和小事,抓大放小。
撒把首先是把領袖從事物中解脫出來,同時撒把還是一種對部下的信任,有利于管理層建立共同愿景。用人不疑,這是相信你有能力、有品德、有自制力、有自知之明去行使這種權力。這是一種評判、認可,員工據此獲得自信,可極大地調動部下的工作熱情。杰克·韋爾奇說:“掐著他們的脖子,你是無法將自信注入他們心中的。你必須松手放開他們,給他們贏得勝利的機會,讓他們從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獲得自信。”士為知己者死,他會竭盡全力,自己挖掘潛力,再也不會偷工減料,得過且過了。
實際上,撒把更是領袖自信的表現——相信自己的眼力,相信選這個人沒有選錯,相信自己可以駕馭好局面。當然,這個自信建立在閱人無數的基礎上,建立在對部下的長期觀察的基礎上,非日久不能見人心。自然,越是重要的職位,越不會輕易撒把,對一個人的考察就要越慎重。
但人心是最不可測的,人在復雜環境中會發生變化,再英明的人也會走眼。這時,需要借助別的輔助工具,彌補撒把的風險。比如派另一個人去輔助,或者設置專門的制度來防止意外。孔明重用馬謖,就派了王平監督,可最終還是相信錯了。
不自信的人,只會牢牢地把住權力不放,根本不敢讓別人分享權力。要他撒把簡直就是要他的命。比如項羽,韓信曾說他,當將士有功應當封爵時,他卻拿著印信,把玩得棱角都磨沒了還舍不得授給人家。如此這般,還有誰愿意為你拼命呢?微軟中國區CEO的位子沒人愿意坐,優秀人才一個接一個離職,普遍反應是微軟總部放權很小,能人施展不開拳腳。
想撒把的人很多,會撒把的人很少。美國的電腦公司王安電腦創始人王安不顧眾多董事和部屬的反對,任命兒子王烈為公司總裁。36歲的王烈出掌研究部門時就表現不佳,才識平庸,一些追隨王安多年的高層管理人員憤然離去,公司元氣大傷。
作為領袖,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舉重若輕的能力。很多人事無巨細都要過目。有學者詳細計算過朱元璋每天的工作量,最后得出結論他是累死的,他不撒把,不會或許是不敢。后來的明朝皇帝他的子孫們又過分撒把,一個甚至幾十年不上朝,一個一心想做木工活。有的商業巨頭恨不得事事親為,比如楊邁,猝死在出差所住賓館的跑步機上,看看他的工作安排,半年以后的都排滿了,他所經受的那些事,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委托給別人來做,效果會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