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豈能太任性
盧 楨
一連好多日子,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坐在電腦旁,敲打著文字。母親多次勸解,無效。
這一日凌晨三點鐘。母親偷偷地來到我的身后,一下子把電源關了。只一下,我幾天來的心血全白費了。
“滾!你個老糊涂!壞了我的大事。”我歇斯底里怒吼。
母親和我激烈地吵起來,突然,有心臟病的母親一下子倒在了地上,人事不省。
醫院里的深夜,萬籟俱靜。面對因我而臥病在床插著幾根管子維持生命的母親,我愧疚有加,思緒萬千……
我這個人,剛愎自用,任性得很。從上小學起就有著作家夢。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后,我與戀愛了四年的大學同學小剛結了婚。對于我倆的結合,大家都說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然而,當老公提出要我生個孩子時,遭到了我的強烈反對:“這簡直是荒唐的笑話,生了孩子,我的作家夢不是就泡湯了嗎?”經過多次激烈吵鬧后,最終我們分手了。
離了婚,我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于給報紙、雜志寫稿子上。在家里寫,在單位也寫。終有一天,領導一個通知辭退了我。
現在回憶起來,女人結婚后生孩子是天經地義,老公沒錯;上班時間搞自己的刨作本屬不對,領導正確;搞寫作胡來,母親該勸。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后果,一句話;“全是因為自己太任性造成的。”
在不經意間,我已淚流滿面,愧疚的心情無以言表。
細想想來,人生在世,哪能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呢?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絕不能太任性。
外公唱戲兼養生
張蘭芳
外公總是笑呵呵的,是個樂天派的戲迷。開心的時候會唱上幾段京戲活躍活躍家里的氣氛,就算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也不生悶氣,不發牢騷,更不動怒火,而是喜歡疾步走至附近花園一角或樹蔭下面,喊上一段傳統的《打龍袍》或現代的《智取威虎山》等劇目中的選段,摒棄心胸中的煩悶之事,驅散腦海里的愁郁之云。
外公唱戲娛樂生活,同時也是一種健康養生。外公唱戲用的是一套傳統的發音方法,在演唱時肺部得蓄足氣,小腹用力,氣從丹田噴發而出,通過喉腔共鳴發出聲來。就在完成這一發聲的過程中,外公的注意力還要高度集中,體內的各器官、手、眼、眉、身以及大腦神經系統都要協調運動,吐字行腔受制于板眼之間。與此同時,再輔以檀板絲弦,鑼鼓缽什,待外公一段戲文唱下來,他就等于做了一場氣功,心胸神情自然感到非常舒展。
外公唱戲的熱情帶動了小區里的很多戲劇愛好者,慕名來訪者更是應接不暇,而外公總是有求必應。應大家的要求,外公在老年之家組織老年戲迷成立了戲曲表演隊,每個周六、周日組織老年戲曲表演隊唱上幾段。今年三月份在社區組織的春季文藝匯演中,外公帶領老年戲曲表演隊的戲迷們火了一把,表演的京劇、錫劇、昆劇等戲劇節目讓居民們如醉如癡,幾段戲曲唱段還受到了現場戲曲專家的好評,社區居民親切地稱贊老年戲曲表演隊是“夕陽紅戲曲表演隊”。
外公唱戲,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老有所樂”的精神境界。唱戲并養生,其樂無窮,我衷心祝愿外公能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