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55歲的洪女士最近莫名其妙昏倒過兩次,經過醫院檢查,除了血壓偏低(舒張壓50毫米汞柱,收縮壓90毫米汞柱),她的身體沒有其他毛病。為此,醫學專家告誡說,血壓偏低雖然不是病,但是如果平時不注意日常生活的自我調理,一不小心也會禍起蕭墻,讓身體邁進亞健康狀態,引發各種疾病。
為何低血壓者易暈厥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但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壓收縮壓低于100毫米汞柱,那就會形成低血壓。
平時筆者在臨床上多見的血壓偏低者大多為慢性低血壓,如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于20-6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癥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秋兩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而體位性低血壓者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顯的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心悸、頸背部疼痛的癥狀,體位性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如多系統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發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礙、手術后遺癥等;繼發性低血壓是由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低血壓,如風濕性心臟病人。
低血壓可導致機體功能下降
像洪女士這樣的長期血壓偏低者,可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記憶減退,誘發或加重頭暈、昏厥、跌倒,使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另外會導致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郁等情況的發生。據國外專家研究發現,低血壓可能會導致腦梗塞和心臟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者,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幾率很大;另外,長期低血壓也可誘發心肌缺血等情況。
慢生活可預防暈厥
那么,應該如何預防低血壓呢?專家們認為,血壓偏低者如無任何癥狀無需藥物治療,但要注意自我調整生活方式。
首先在飲食調理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要采用平衡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素:二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片面追求身材苗條,節食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足:三是針對伴有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多食用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瘦肉、豬肝、魚、蛋、牛奶、豆制品和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等:四要適當補充鹽分,低血壓的人宜常吃些高鈉、高膽固醇的食物。每日食鹽需攝足10-15克;五要多食用大棗、蓮子、桂圓、桑椹等干果品,有助于增強植物神經系統對血管的調節作用。
其次要堅持體育鍛煉。通過鍛煉可使心臟功能加強,從而使心血管系統能更好地適應機體內外環境的種種變化,使低血壓漸漸好轉。
第三,生活中的自我調理防暈厥很重要。生活起居要有序,避免過勞;在干活、解大便時,不宜久蹲。站立時,勿過猛,宜慢站起,最好手扶墻壁或東西,以防暈倒。夜間起床小便時,尤其是老年人,切忌起床過急,以防暈厥:平常,還應避免使用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如降壓藥、安定藥、血管擴張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