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業資源顧問公司(Military Professional Resources Incorporate,MPRI)是目前美國最大的私營軍事公司,也是與美國官方關系最密切的私人軍事公司。MPRI最大的特色在于公司職員幾乎全部都是退役不久的中高層美軍將軍、軍官和士官(下文簡稱軍士官),對于部隊訓練、準則擬定、教規修訂乃至野外實戰對抗都擁有豐富的經驗。換言之,MPRI有能力把一支新招募的軍隊,從頭訓練成和美軍現設部隊實力相當的百戰精兵,只要能夠獲得MPRI的訓練支援,其實質意義并不亞于獲得美軍的直接協助——
美軍官方代理公司
MPRI最早由8名美軍退役高層軍官合資,于1987年在美國特拉華(Delaware)州注冊成立,公司總部設在弗吉尼亞(Virginia)州的亞歷山大市(Alexandria)。之所以要把公司總部設在亞歷山大市,主要是因為此處距離美國國防部所在地的五角大樓近在咫尺,方便公司職員和五角大樓進行直接聯系。目前MPRI的資料庫內一共擁有12500名以上的美軍退役軍事人員的資料,包含各種專長和兵種,可根據任務需要,機動召集組成軍事顧問團,而且每年都有超過上百名的美軍退役軍士官加入MPRI的候補錄用名單內。
由于MPRI的職員幾乎95%都是美軍退役軍士官,因此公司內部的企業文化與傳承也幾乎完全照搬美軍標準,形同另外一個小型五角大樓。甚至有報道稱,MPRI的將軍密集度比五角大樓還要高。

加入MPRI的美軍退役軍士官綜合素質都很高,其中一半都有實戰經驗,更不乏在軍中進修取得博士學位的高層軍士官。像目前擔任MPRI總裁的卡爾·烏諾退役陸軍上將就是美軍發起“沙漠風暴”作戰時的陸軍參謀長;另外像該公司的國際業務部門也有曾任美軍駐歐陸軍司令和國防情報局(DIA)局長把持,稱其為著便裝的美軍高層單位并不為過。除了高層退役軍官之外,MPRI還吸收了200多名曾是各兵種的一等士官作督導長。由于美軍士官制度健全,因此資深士官對于部隊訓練來說能夠起到重要作用。MPRI就是為了考慮部隊的整體訓練效果,因此不僅有中高層軍官對軍官團施訓,還有資深士官深入基層部隊進行指導,達到整批整訓的最大效果。這比起只訓練基層部隊寥寥幾名所謂“種子教官”的樣板式做法更能夠發揮訓練成效。
MPRI的特色,除了職員身份特殊之外,和美國官方的密切關系也是在私人軍事公司中極為少見的。所謂密切關系,不僅是指MPRI對于美國官方政策的奉令遵行,更重要的是美國官方對于MPRI毫不掩飾的高度公開信任。MPRI不僅非常重視和美國官方的合作關系之外,身為公司職員的資深退役軍士官,也經常和現役軍士官進行私底下的情報交換,這讓MPR[能夠及時獲得第一手軍隊消息。
業務以支援美軍訓練為主
一般而言,私營軍事公司主要以海外業務為主,但MPRI的主要業務卻是支援美軍訓練。MPRI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目標就是支援美軍現役部隊的裝備訓練和陸軍指導課程的教官派遣。過去這些業務皆由美軍現役軍士官負責,但在MPRI成立之后,幾乎都逐漸轉由MPRI負責。五角大樓希望MPRI等私營軍事公司來訓練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國士兵,對其進行軍事策略和戰斗方面的培訓。目前,MPRI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MPRI現在還負責預備軍官團(Reserve Officers’Training Corps,簡稱ROTC)的招募和基礎訓練,目前已經有200多家面向高中和大學的軍官團招募訓練業務改由MPRI負責。
除此之外,MPRI還和美軍教導部(TRADOC)合作,編纂戰時如何與私營軍事公司協同作戰的規范準則,也就是現行的FM100-10-2“戰地私營軍事公司支援”與FM100-21“戰地私營軍事公司協同”規程。這兩份規程,詳細規定了戰時私營軍事公司的支援角色、任務劃分和承包合同簽訂流程,可以說是第一份將私營軍事公司納入美軍作戰體系的規范準則。
“風暴”作戰奠定行業地位
MPRI在成功獲得美軍的大量軍事承包合同之后,也把目標轉向海外市場。1991年,MPRI針對外國軍方開設了“沙漠風暴”作戰的相關講座,隨后又獲得了西方經濟共同體監視團(ECOMOG)的美援車輛保修與駕駛合同。除此之外,MPRI還和美國政府簽訂了一項9億美元、為期五年的合同,負責管理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醫療援助物質/糧食的運送任務。
不過真正讓MPRI異軍突起的契機是在巴爾干半島,當時在美國國務院的默許下,MPRI和克羅地亞簽訂了訓練合同,負責將形同烏合之眾的克羅地亞部隊訓練成一支勁旅。當時克羅地亞部隊嚴重缺乏訓練和裝備,被由前南斯拉夫軍隊組成的塞爾維亞部隊打得潰不成軍,依靠聯合國的停戰監視調停協議,雙方戰事才得以暫時平息。
由于聯合國對巴爾干地區實施武器禁運,加上美國政府不愿背直接干涉之名,因此決定讓MPRI接手克羅地亞部隊的訓練任務。根據合同內容,MPRI將培養克羅地亞國防部的“長期戰略能力”,并且針對克羅地亞部隊進行“民主國家的軍民關系”訓練。從字面上來看,MPRI似乎完全沒有參與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紛爭,但骨子里卻完全是兩碼事。MPRI的真正任務,是要在最短時間內按照北約標準將克羅地亞部隊訓練成一支職業化部隊,讓克羅地亞擁有更強的軍事作戰實力和塞爾維亞對抗,成為巴爾干半島上一支親美的軍事力量。

1995年8月,經過MPRI加強訓練的克羅地亞部隊發起“風暴”作戰,在一個星期之內就成功奪回整個塞爾維亞占領區。這場作戰讓整個巴爾干半島情勢逆轉,塞爾維亞失去了原有的軍事優勢,反遭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聯軍側翼包圍。克羅地亞在作戰結束后取回了96%的領土,還乘勝占領了20%的波斯尼亞城區,波斯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不得不作出讓步,1995年11月,“代頓和平協議”正式簽字。
雖然MPRI和克羅地亞軍方都宣稱“風暴”作戰是由克羅地亞軍方獨立執行的,但許多軍事觀察家都認為,能夠讓克羅地亞部隊從一群散亂的民兵隊伍變成步兵、炮兵嫻熟協同作戰勁旅的關鍵就是MPRI所提供的訓練。從戰術戰法來看,克羅地亞部隊明顯套用了美軍的空地協同作戰準則,和前蘇聯的戰術戰法有天壤之別。
官方色彩濃厚是優勢也是致命傷
MPRI在巴爾干半島的成功帶來了無窮商機,許多和美國關系良好的國家紛紛和其簽訂訓練合同。隨著軍事需求不斷擴展,MPRI所提供的服務,也從單純的部隊訓練發展到軍隊組織再造、后勤保修和準則規程修訂等全方位業務。
由于MPRI的職員幾乎全部都是美軍退役軍士官,因此在公司政策上也幾乎全部以美國官方政策走向為準,而且公司對此也毫不諱言。就任務形態來說,MPRI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戰斗,但卻是教導部隊軍官士兵如何作戰的幕后推手——除非在非常情勢下,MPRI的職員一般都不配備武器,也不直接參與戰斗。他們的主要工作工具就是筆記本電腦中功能強大的Powerpoint演示文檔和其他專業知識教案。公司的軍事專家們認為,知識和訓練在大多數武裝沖突中與火力同等重要。因此,就更高層面上來說,MPRI對于作戰的影響力遠大于像黑水(Blackwater)這類直接參與戰斗的私人軍事公司。
不過MPRI明顯的官方色彩,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私營軍事公司業界,既是優勢也是致命傷。對于許多潛在客戶來說,MPRI等于是官方單位,這表明若沒有美國國務院點頭的話,有錢也請不到。加之MPRI承襲美軍正規部隊作戰思想,對于現今的低烈度非正規作戰并不熟悉,這也會讓不少需要反游擊作戰訓練的國家望而卻步。
編輯/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