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方形或菱形預制破片比球形破片更能擊穿防彈衣嗎?
廣東廣州梁振廣
答:從空氣動力學理論上看,高速(1.5倍聲速以上)時,球形預制破片的空氣阻力是最小的。早期的侵徹彈道和創傷彈道學理論分析認為,預制破片在其他物質中的阻力與在空氣中的阻力應當有相似之處,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在衡量預制破片的穿透能力時,均采用動力學理論,認為球形預制破片的穿透能力最強。
但人們在對各種預制破片進行侵徹彈道的威力試驗中發現,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差距很大,動能相同、質量不同、形狀不同的破片,其侵徹威力差距很明顯。經過對大量實驗數據的比較分析后發現,預制破片的侵徹能力受比動能(比動能是指物體的動能和物體橫截面積的比值)的影響較大。在球形、菱形和方形預制破片的試驗中,球形預制破片的穿透能力比較穩定,菱形次之、方形較差。但在穿透深度上,球形破片比大多數菱形破片淺,也比一部分方形破片要淺。這是由于方形、菱形破片的比動能比球形破片大的緣故,因此,從侵徹能力上講,菱形破片是這三種形狀中最好的。
因此一般來說,如果彈丸在防彈衣很近的地方爆炸時,方形和菱形破片擊穿防彈衣的可能性確實要比球形破片大。
問:武器上的空倉掛機是如何實現的。空倉掛機桿怎么使用?
寧夏吳忠鄭棟
答:空倉掛機指槍支發射完最后一發槍彈后,槍機組件停留在彈倉后方不復位的狀態。其作用為:一是提醒射手彈匣(倉)內已無槍彈,需要重新裝填,二是加快槍膛的冷卻速度。
空倉掛機的結構非常簡單,實現方式上有兩種:一是由空倉掛機桿直接實現。當最后一發槍彈發射完畢后,槍機組件在后坐能量作用下后坐到位,由于彈匣內無彈,托彈板自動將空倉掛機桿抬起,擋住槍機使其停止復進,即處于空倉掛機狀態;二是由空倉掛機桿解脫阻鐵,使阻鐵與扳機分離后,阻鐵上抬阻止槍機組件復進,實現空倉掛機狀態。如果欲使槍機回復到位,只需向下撥動空倉掛機桿即可。
問:手槍和突擊步槍的后坐力大概有多大?
河北唐山張燦
答: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后坐力”這個說法更準確地應稱為后坐能量。
槍械產生后坐的原因來自動量守恒。射擊前,整個槍/彈系統的動量總和為零。槍彈出膛之后,槍彈攜帶有一定的動量,槍身必須有一個反向的動量,這個反向的動量就是后坐能量。
后坐能量的大小與彈丸的質量、初速及槍身的質量有關。如我國的64式手槍的后坐能量大約為13-14焦耳,美國M16A1突擊步槍的后坐力能量約為34-35焦耳。
問:59式9mm手槍是否裝備過部隊?
海南海口 洪偉
答:59式9mm手槍是我國仿照蘇聯馬卡洛夫9mm手槍研制的產品,于1959年定型,命名為59式9mm手槍,1959年曾小批量生產,但沒有裝備部隊。由于原槍是根據蘇聯人的體形和使用習慣設計的,仿制時也沒有結合我軍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部隊試用時的反映不是太好,加之當時中央軍委決定自行研制符合我軍實際情況的新型手槍,這就是后來的64式7.62mm手槍。64式手槍一經設計定型即大批量生產、裝備部隊,因此59式9mm手槍就沒有大批量生產。
編輯/張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