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加共和國獨裁統治者拉斐爾·特魯希略在1940年代末一手締造了多米尼加共和國的軍火工業。那一時期,來自匈牙利的企業家兼武器設計師亞歷山大,科瓦克斯主管的圣·克里斯托巴爾兵工廠,制造和維修了大量來自各種渠道的武器裝備。不管是否獲得了生產許可證,這家工廠先后生產了伯萊塔M38系列沖鋒槍的多種變型產品,仿造了湯姆遜沖鋒槍及0,30英寸口徑和0,50英寸口徑的勃朗寧機槍等,填補了多米尼加武器生產的諸多空白。
圣·克里斯托巴爾兵工廠對多米尼加輕武器行業的貢獻遠不止如此,其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生產了由同樣來自匈牙利的設計師帕爾·基拉伊設計的多米尼加第一款土生土長的輕武器——圣·克里斯托巴爾系列卡賓槍……
開創多米尼加輕武器歷史
的匈牙利人
二十世紀中早期,多米尼加共和國接收了大量的政治難民,其中有來自西班牙的避難者,也有為躲避納粹迫害而流離失所的猶太人,還有大量來自中歐的移民。在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來自匈牙利的技術人員,他們先后進入圣·克里斯托巴爾兵工廠,并擔當起許多當地人無法勝任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亞歷山大·科瓦克斯和帕爾·基拉伊。

帕爾·基拉伊曾經是一名空軍機槍手兼偵察兵,二戰前在瑞士西格公司工作,隨后又到匈牙利達魯維亞武器公司研發部門服務。在那里,他開發了一系列自動步槍及輕機槍。
之后,基拉伊離開匈牙利去了西班牙,他原本打算促使西班牙購買他所發明的武器。西班牙佛朗哥政府對此雖然很感興趣,但最終沒有和他達成任何購買協議。后來,由于西班牙局勢動蕩,他來到了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首都圣多名各。不久之后,基拉伊設計的采用獨特的“基拉伊槍機延遲系統”、融合伯萊塔9mm沖鋒槍特點的原型槍即在圣·克里斯托巴爾兵工廠投產,這就是圣·克里斯托巴爾系列卡賓槍的第一代產品——圣·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
帕爾·基拉伊此后的工作情況現已無法考證,但是在他的設計基礎上制造出來的圣·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已經足以奠定他在多米尼加輕武器發展史上的地位。為了感謝基拉伊的重要貢獻,該槍曾被命名為“基拉伊-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后來,由于該槍主要在拉丁美洲銷售,為了突出“本土品牌”的特色,多米尼加政府在1951年底把基拉伊的名字從槍名中去掉,以兵工廠的名稱命名,武器改稱“圣·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
圣·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后來形成了一個系列,除M1外,還有M2、M3、M62等型號,其中M2產量最大。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圣·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生產數量巨大。距估計,1950~1957年間,該槍以每月大約1000支的速度生產,總產量約有84000支之多。有19000支被多米尼加共和國軍隊使用,其中陸軍12000支,空軍4000支,海軍3000支。其余的65000支被出口至拉丁美洲各國,而其中最重要的客戶就是處于巴蒂斯塔政權統治時期的古巴。因此,圣·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在拉丁美洲算得上是一支“名槍”了。
主要設計特色
基拉伊槍機延遲系統
基拉伊槍機延遲系統實際上與著名的FAMAS步槍的槍機延遲機構類似。它利用位于機頭和機體之間的一個慣性延遲杠桿把槍機后坐的動作延遲一段時間,使膛壓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后坐。其具體方式如下:
擊發時,火藥燃氣推動彈頭向前飛出槍管,同時也通過彈殼底部對槍機組件施加向后的作用力。由于慣性延遲杠桿的底部卡入機匣的凹槽中,所以槍機系統不會立即后坐。當槍機組件稍一后坐,帶動慣性延遲杠桿回轉,其底部逐步脫離機匣的凹槽,回轉的慣性延遲杠桿則推動機體加速后坐,而此時機頭的后坐量則非常小。當慣性延遲杠桿底部完全脫離機匣的凹槽,機頭、機體才一起后坐。這樣就通過慣性延遲杠桿的回轉,使機頭的后坐延遲了一段時間。

雙扳機機構
圣·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采用早期自動武器上常見的雙扳機機構。其雙扳機機構設置在機匣下方,與著名的伯萊塔M38系列沖鋒槍的雙扳機機構設計相同。前一個扳機用于單發,后一個扳機用于連發。為了在觸覺上幫助射手區分兩個扳機的不同,前面的扳機表面是光滑的,后面的扳機表面則加工有橫向條紋,這樣就免于出現扣錯扳機的情況。帶有銘文的扳機護圈由兩個螺釘固定在機匣下方,這種固定方式與毛瑟步槍的扳機護圈固定方式一樣。
各種型號瀏覽
M1卡賓槍
M1卡賓槍是圣·克里斯托巴爾系列卡賓槍的第一代產品,也是多米尼加“土生土長”的第一支步槍,它采用半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以后出現的幾代圣·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雖然外觀和附件的設計不斷改進,但核心部件始終保留了M1卡賓槍的精髓,特別是著名的“基拉伊槍機延遲系統”和“雙扳機機構”一直得以沿承。
M1卡賓槍雖然承載著多米尼加人的驕傲,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該槍的發射機構設計得不夠完善,如果槍彈上膛時,槍身不小心受到磕碰或者猛烈晃動,就會引起槍支走火。該槍投入使用不久,就有大量由于槍支走火而導致士兵腿部受傷的報告反饋到圣·克里斯托巴爾兵工廠,于是工廠方面迅速開展了改進型號的研發工作。

M2卡賓槍
很快,M1卡賓槍就被圣·克里斯托巴爾系列卡賓槍的第二代產品——M2卡賓槍所取代。由于更高的性價比和更好的安全性,M2卡賓槍一經推出即名聲大噪。現在大家所說的圣,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主要指的就是M2卡賓槍。
M2卡賓槍的改進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改進了發射機構的設計,提高了安全性;二是吸收了伯萊塔槍械的設計理念,舍棄了當時流行的可折疊金屬槍托和金屬槍管護筒,以傳統的木制槍托和護手代之。該型槍的下護手較短,上護手包覆在槍管上。前背帶環設在上護手前方,后背帶環設在槍托左側,扣在一個金屬閂上。
該槍管狀機匣由金屬薄片制成,機匣后部是一個底蓋。拋殼窗位于機匣左側前上方,這樣拋出的彈殼大部分都能以一定的角度向斜上方拋出。拉機柄槽位于機匣右側,保險桿設置在機匣左側。
槍機組件由機頭、機體和慣性延遲杠桿組成。復進簧直徑比一般的步槍要大,而且沒有復進簧導桿,只是像當時其他的許多沖鋒槍——如斯登MKII沖鋒槍—那樣,安裝在一個復進簧套管里。
機械瞄具由一個呈鋸齒狀的斜坡形照門和一個帶護罩的準星組成。彈匣座稍向前傾斜,使用7.62×33mm槍彈,彈匣容彈量為30發。槍管采用6條膛線,導程為457mm。
1950年,M2卡賓槍裝備多米尼加軍隊和警察部隊。1954年開始出口到拉丁美洲各國。哥倫比亞的古斯塔夫皮尼拉政府是該槍的第一個國際客戶,購買了1500支。古巴的巴蒂斯塔政權則是該槍最大的客戶。
為了滿足外國客戶的需求,M2卡賓槍還曾經開發了一款只有一個扳機、只能單發發射的變型型號,命名為M2M卡賓槍。

雖然M2卡賓槍是圣·克里斯托巴爾系列卡賓槍中最成功的一款,但它也并不是沒有缺點。該槍的護手包裹在槍管上,連發發射時很容易引起槍管溫度過高。特別是隨著比利時FN FAL步槍的異軍突起,以及大威力槍彈的盛行,M2卡賓槍的銷售受到了很大威脅。為此,基拉伊在1961年對M2卡賓槍進行了改進,改進后命名為M3卡賓槍。
M3卡賓槍
與前兩種槍最大的不同是——M3卡賓槍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配用槍彈由原來的7.62×33mm彈改為7.62×51mm彈。此外,該槍槍身上由金屬槍管護筒取代了傳統的護手,這樣就解決了散熱性不好的問題。該槍還安裝了刺刀座,可以使用比利時FN公司的刺刀。氣體調節器位于槍管下方。另外,該槍彈匣與槍身呈垂直狀態,不像M2卡賓槍那樣是傾斜的。還有少數M3卡賓槍采用管狀金屬折疊槍托取代了木制槍托。
應該說,M3卡賓槍也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隨著總統拉斐爾·特魯希略在1961年遭到暗殺,多米尼加政權更迭。由于新政府對本國生產的武器不感興趣,因此M3卡賓槍沒有被列入多米尼加軍隊的采購名單。由此直接導致了M3卡賓槍的夭折。
M1962(M62)卡賓槍
M1962卡賓槍(也可以稱為M62卡賓槍)是為了打動新的多米尼加政府而設計的。該槍仍采用半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并采用短槍管設計;將雙扳機改為單扳機,只能單發發射;有木制固定槍托和金屬折疊槍托兩種款式可供選擇。
M1962卡賓槍如愿地被多米尼加軍隊采用。該槍在多米尼加軍隊中一直服役到1990年,后來逐漸被更先進的槍械取代,但直到現在仍被當作訓練用槍繼續使用。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