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來自云南的栗軾航同學來信寫道,“我是《輕兵器》的一個超級粉絲,從2004年開始接觸《輕兵器》雜志至今,每期必買,而且經常給雜志社寫信提建議以及向專家提問。”在此,我們向這名發燒友以及所有熱愛《輕兵器》的讀者表示感謝,感謝你們的熱誠支持!軾航同學還告訴我們:“這兩年以來,我寫給雜志社的信少了,但這并不表示我已經不再關注《輕兵器》,而是我已經讀了高中,學習的壓力變大了,我想學到真正的本領,好為中國輕兵器發展作出貢獻”!我們由衷地為他的這種抱負贊嘆!我們的讀者群體中有不少初中、高中生,希望大家都能像軾航同學一樣,處理好學業和業余愛好之間的關系,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欣慰。同時,我們也向他送上真摯的祝愿,盼望他一直沿著自己夢想之旅邁進,旅途中我們會一直與他作伴!
軾航同學還有一個小小的愿望,他想通過“讀編往來”這個平臺結識天下的輕兵器愛好者,并且他還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個QQ群,群號為71120709,歡迎兵器愛好者和業內人員加入。
B 來自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李先生在給我們的來信中寫道,“《輕兵器》最近登載的有關MPRI軍事專業資源顧問公司的報道使我感慨萬分,這些公司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戰斗,但卻在幕后指導士兵如何作戰。他們的主要工具是電腦中的Powerpoint演示文檔,卻在實戰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實踐中,我對此也深有體會。自從去年“3.14拉薩暴亂”以來,藏獨分裂主義者中的極端分子不斷在我省藏區甚至重慶地區進行破壞活動,我省特警受命深入高原地區執行反分裂維穩警務行動。而我們的警務人員從元高原作戰經驗,且尚元自己的隊醫,故上級派我院的醫生隨從特警執行醫療保障工作。但作為一名處于和平時代的醫生,我們更是沒有任何高原戰場醫療救治方面的經驗。好在我平時收藏了不少《輕兵器》雜志,遂立即運本查閱,將所有有關高原作戰與生存的資料,如高原寒區生存與作戰,進軍阿里的真實戰例,外軍防寒服及防寒裝備的現狀及應用,山地擔架轉運傷員時的配合,如何防治凍傷、高原癥、雪盲、戰壕足、低溫癥等進行總結分類,并輸入電腦制作成演示文檔,與特警隊員們共同學習并運用到了高原警務實踐當中,從而極大地減少了警隊的傷病率,并提高了特警的高原戰斗力,降低了非戰斗減員。”
“實踐證明,貴刊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是十分寶貴和實用的,為我省特警隊的高原反分裂維穩警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指導作用。目前我已把貴刊作為核心資料進行珍藏,作為長期的行動指導。在此,感謝貴刊在普及國防知識教育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期望今后能在貴刊上看到更多有關高原作戰技能,以及野戰醫療裝備現狀的文章”。
我們常收到類似的信件,讀者來信稱我們登載的文章內容好,很實用,比如伸縮警棍防衛術、國產9mm警用轉輪手槍裝彈/退殼翻新招以及警棍盾牌術十二式等,簡單操練后就可以掌握,并能學以致用。看到李先生的來信,得知我們雜志的一些相關內容對維穩行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更是感到無比的欣慰。“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的統一”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能為此做點貢獻,我們由衷地高興。今后,我們爭取刊載更多對實戰有利的文章,集社會更多優勢信息資源,為更多戰斗在一線的警務和戰斗人員提供有益的幫助!
C 《輕兵器》的忠實讀者中,有很多是在校就讀的學生,別看他們年齡不大,可個個都是“小軍迷”,有的甚至可以稱得上“小小軍事家”,對武器的構造和性能、武器的歷史與發展都能論道一番。這些“小軍迷”們眼睛都非常亮,閱讀雜志時非常仔細。
這些“小軍迷”們不僅眼力“厲害”,有的還多才多藝,自己繪制槍械的結構圖、外形圖,自己做槍模。在這里,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來自山東省萊西市的趙朔同學的“杰作”,僅憑簡單的繪圖工具,一支支逼真的武器便呈現在紙上。

編輯 張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