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以前從來沒想過,如今因好奇和貪玩,經常翻閱新概念美食書籍和烹調節目,又接觸到大量的食物資訊,看到越來越多的地球狀況,感到當下,思索食素,相當必要。
全球變本加厲變暖的最明顯標志,今年立冬,早上,我溜達狗狗查理回家,熱的急忙把長袖體恤換成短袖體恤,后致電朋友,她講她也短袖著。穿短袖過立冬日,可想而知,我們的地球轉暖程度已多么厲害!
世界著名氣候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警告:只有放棄飼養牛羊動物,全球變暖趨勢才可能緩解。
那么,干脆從少吃肉開始,或者不吃。幸好不是食肉族。但即使好肉,也可怕。我們吃進肚里的牛羊豬,它們在被宰時,會不會因驚嚇而產生毒素,并把毒素留在體內,讓我們吃下去難以消化?還有其剽悍滾壯的原因是否吃下的飼料如同雞飼養一樣有激素在催長?
家畜這么可疑,那么食魚是否高枕無憂?喜歡魚頭湯的我,在市場里,看到魚販的長圓水盆里,一條條不太活躍的河魚,想起家里小魚池換水時要放些大蘇打。魚販為了自己這些魚好賣些,是否也在水盆里放了些什么。想到此,即使很饞,也馬上會停住腳步。
三文魚用細鹽胡椒腌制幾分鐘,然后用橄欖油在平底鍋上兩面煎一下,吃進口,是那么的纏綿美味。可誰知,原是深海里的三文魚,如今也不是條條從深海捕捉來。現在海邊人,把海圍起來,如同河里魚塘一樣,人工養殖海魚。所以即使三文魚好吃,但仍存在隱患,只能對它有距離的喜歡。人就是這樣在享受美食中不知不覺地帶進體內不少毒素。
十多年來,已經養成每天早上,用兩三種當季水果加上時令蔬菜為自己榨一杯蔬果汁;也一直為自己做蔬菜色拉,將生菜、洋蔥、圣女果切碎,將鹽、胡椒、蒜蓉、檸檬汁、蜂蜜、橄欖油攪拌成調料,加上切碎的酸黃瓜,倒在蔬菜色拉上,撒上花生碎粒,百吃不厭。
對素食不了解前,感到食素可能會單調或營養不夠,看了許多專家與身體力行的人的體驗傳授見證,只要充分運用新鮮蔬果,與五谷雜糧均衡搭配,再用豆類和堅果等植物蛋白質替代動物性蛋白,就可以使自己健康生存,并會因不食動物而沒有了罪惡感,隨之也避免了肉類中各種潛伏的毒素,少了生怪毛病的機會。
準備做一份臺灣人推薦的營養早餐:因谷物粗糙的麩皮不易消化,先將糙米、玉米、糙薏仁爆成爆米花,吃時,像吃麥片一樣,將這些爆米花加上豆漿或果汁,用葡萄干、無花果等果脯調出天然甜味,再撒上榛子杏仁干果,加上蘋果、獼猴桃、香蕉等新鮮果粒,入口一定很美味。
再加上一份吐司,上面可以抹上自己做的山楂醬;也可以抹花豆泥,即將花豆浸泡煮熟瀝干,與腰果、熱水、鹽打成泥,將紅黃椒洗凈去籽切丁,加上西芹,抹在全麥吐司上。
想學一下南亞風味的蘑菇雜果飯,如同做西班牙海鮮飯一樣,將泡了八小時的五谷用橄欖油炒熟,途中放蘑菇與時令水果丁進去,蘑菇鮮甜味與酸酸甜甜的水果味組成,味道沖撞卻也和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吃在嘴里,五谷很有嚼頭,水果飄香,味道一定獨特。
再學一道茄汁燉蔬菜,將卷心菜、胡蘿卜、馬鈴薯、西紅柿、西芹切塊。白扁豆浸泡煮熟備用。橄欖油炒香洋蔥、蒜蓉,加入蔬菜及豆,再加上鹽、胡椒、番茄醬、月桂葉,食用時撒上羅勒。
想到有這么多美味天然的素食在等著我,真想馬上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