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張宇
人到老年,歲月的風霜染白了鬢發,或淺或深的皺紋爬上了臉頰,體力、精力都逐漸下降。
人老了,該不該追求靚麗的容貌、健美的身姿?當然該!愛美是人類的天性,老年人也不例外。老年人打扮得年輕,不僅是老年人自尊、自信、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還有利于樹立年輕的心態,煥發青春活力,進而維護身心健康。本期“快樂主張”我們就一起來——
60歲的人,30歲的臉
看一個人的年齡,人們首先會看臉。可俗話說,歲月不饒人。人過中年,無論如何掩飾,臉上漸見增多的皺紋都會泄露年齡的秘密。因為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的皮膚逐漸會變得松弛,繼而出現皺紋,干燥、黯淡無光、色斑等皮膚問題也接踵而至。同時,隨著皮下的彈力纖維和脂肪組織均明顯減少,還會影響皮膚抗損傷、抗感染的能力,皮膚的排泄功能和體溫調節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因此,皮膚健康對一個人的外貌和身體健康都至關重要。
據皮膚科專家介紹,一般來說,按皮膚老化程度歸類,大致可分為4個等級:第1級從25歲左右開始,皮膚會出現輕微的色斑、細紋;第2級在36~50歲,出現早期老年斑及動態紋,如魚尾紋等;第3級是50~65歲,除了上述動態紋之外,許多靜態紋及皮膚色素不均、角化斑等都會出現;第4級是65歲以上,膚色不僅呈蠟黃色,臉部的皺紋也會相當明顯。
雖說皮膚衰老是自然生理過程,不能停止或逆轉,但有效的保養卻能讓衰老的腳步放緩。以下幾招,能讓您在60歲的時候擁有一張30歲的臉。
第一招:防曬——防止皮膚“光老化”
中老年人皮膚老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生理性老化,二是“光老化”。其中,“光老化”最易被人們所忽視。比如許多老年人臉上、手背等外露部位出現皺紋、老年斑,但是身上的皮膚卻細嫩得多,這其實都是陽光侵襲的結果。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一般沒有用防曬霜的習慣,認為那都是年輕女孩的專利。其實,涂防曬霜的主要功能不僅是防曬黑,而且可以避免陽光造成皮下膠原蛋白的損傷、斷裂,形成皺紋。此外,如果身上已經長有老年斑,就更不能被烈日反復曝曬,免得發展為另一種皮膚病“日光性角化病”,這種疾病具有較高的癌變率,是公認的癌前期病變。
除了涂抹防曬霜之外,物理性防曬也需加強,如戴寬邊帽、撐傘、穿長袖深色衣物、戴太陽眼鏡,都能阻隔紫外線。老年人喜歡散步,應選擇早晨和黃昏的時候,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如果在南方,應延至下午4點)陽光最強的時段出門。
第二招:多喝水——保持皮膚的潤澤
除了防曬,補水也很關鍵。
皮膚干燥是許多皮膚問題產生的最直接的導火線,包括引起皮膚粗糙、脫皮、皺紋、色素沉著、瘙癢、皮膚炎癥等。老年人新陳代謝能力減弱,體外水轉成細胞水的能力下降,加上表皮比較脆薄,保水能力差,肌膚松弛老化時,缺水比缺乏營養危害更大。
專家建議,老年人護膚首先要多喝水,可以每天在家榨一些新鮮果蔬汁來喝,既容易吸收又有營養。其次,要選擇滋潤度好的護膚品,尤其是干性皮膚,要常用保濕產品。平時洗完臉,要趁皮膚沒干的時候涂抹保濕霜,才能鎖住皮膚里的水分。
第三招:合理營養——好皮膚的保障
注意生活保健與飲食營養,能讓皮膚自然地呈現美感。首先,足夠的蛋白質是保證皮膚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對皮膚的保健和疾病的預防也是必需的,尤其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米、面、豆類及動物的肝臟和雞蛋等。足量的維生素E能減少面部皮膚細胞的色素沉著,保持皮膚的潤滑,減緩衰老。酒類、咖啡、濃茶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應限制用量。
第四招:清潔——保持毛孔通暢
應經常用溫水、低刺激性沐浴用品擦身或洗澡,不斷清除體表的油脂、塵土、脫落的上皮細胞及汗腺、皮脂腺的排泄物,以防止毛孔及皮脂腺的出口被堵塞而形成癤腫、毛囊炎等。用溫水擦身還可改善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消除疲勞。但要注意,老年人洗澡不可過頻,秋冬季節每周應少于2次,否則反而會造成皮膚干燥。
冷水浴可健身防病,增加皮膚的抵抗力。南于皮膚受到冷水的刺激后血管收縮,繼而增加體表溫度使血管再行擴張,這樣由于皮膚血管的舒張收縮,改善了皮膚的血流,對神經末梢也起到一種良性的刺激,可增進皮膚的彈性,維持皮膚的緊張度,對推遲皮膚的老化也有積極的作用。
第五招:按摩——除皺紋
中老年人隨著皮下組織的萎縮,皮膚變得松弛而出現皺紋。對面部松弛的皮膚進行按摩可維持其緊張度。方法是雙手壓緊面部的皮膚自中心橫向兩側,由前向后均勻地擦拭,做到輕柔而有力,可反復進行,每日數次。
使用防曬霜會造成缺鈣嗎
眾所周知,人體必須在陽光的作用下才能合成活性維生素D,后者是幫助鈣吸收的重要物質。那么,防曬霜阻隔了陽光,是不是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影響鈣吸收呢?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人們日常使用的防曬霜的量沒有那么大,遠不至于讓皮膚與紫外線隔絕。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表示,人體要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只需要每周在陽光下曬兩次,每次30分鐘就足夠。而醫生提醒人們,別忘了許多食物都含有維生素D,比如牛奶、魚、動物肝、蛋黃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人們完全可以從食物中得到充分的維生素D。
誰說老年人不能化妝?
黃阿姨今年64歲,平時喜歡唱歌。她說,人到老年,皺紋就會悄無聲息地爬上額頭,最令人感到無奈的是臉變得蠟黃,眉毛開始脫落,嘴唇也變得干燥無血色。“女兒給我買了一套化妝品,還教我如何化妝,可那些,我只有在上臺表演時才能派上用場。”黃阿姨說,雖然每次看見自己眼角的皺紋以及臉上隱隱約約的老年斑時,都想擦點粉來遮掩,可又擔心遭人取笑。
事實上,不少老人與黃阿姨持同樣的看法。她們平日里都是素面朝天,認為“人老珠黃”再美容化妝會惹人說笑。
其實這樣的想法已經“落伍”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老年人心態已經越來越年輕。越來越多的“婆婆”喜歡“老來俏”,紅的、綠的、花的都敢穿,外出時化淡妝的也越來越多。老年人借助巧妙的化妝來美化自己,展現“黃昏之美”,無形中會增加自己的自信和對晚年生活的熱愛,心態更積極,自然會促進身心健康。
老人化妝有技巧
雖說都是化妝,但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妝容還是有所區別的,最關鍵的一點是老人不適宜化濃妝。比如,老年婦女在化妝時應選用接近自然膚色的粉底,過深或過淺色調的粉底反而會使皺紋更為顯眼。眼影則不可選用油質或帶有閃光的,否則會使眼部油膩無神而顯浮腫;唇膏宜選用顏色柔和的,忌用過于艷麗的色彩,最為經常使用的是帶有顏色的潤唇膏,這種潤唇膏市面上很容易買到,而且價格適中,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另外,在涂唇膏時不宜畫唇線。在修正眉形時,可將眉毛稍稍描一下。老年婦女的裝飾應上下統一而協調,給人莊重高雅之感。在穿衣時,最好將皺紋較多、肌肉松弛的頸部掩飾住,這樣可使面部化妝效果更為明亮。
如何選用皮膚保養品
中老年人的皮膚已經向老化方向發展,自身的新陳代謝已不能維持皮膚的年輕狀態,需要借助外力來補充營養和活化肌膚。專業人士指出,老年人的皮膚特點是松弛而有皺紋,皮下脂肪減少甚至消失,汗腺及皮脂腺萎縮,皮膚干燥、變硬變薄、防御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應該選擇營養性化妝品,比如含有珍珠、人參、蜂蜜等成分的化妝品。
◇維生素類維生素A可防止皮膚干燥、脫屑;維生素c可減弱色素,使皮膚白凈;維生素E能延緩皮膚衰老、舒展皺紋。
◇人參類 人參含有多種維生素、激素和酶,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毛細血管血液循環,刺激神經、活化皮膚,起到滋潤和調理皮膚的作用。
◇蜂乳類 蜂乳中尼克酸含量較高,能較好地防止皮膚變粗糙。另外,蜂乳還含有蛋白質、糖、脂類及多種人體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可滋潤皮膚。
◇花粉類 花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多種元素,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柔軟,增加彈性,減輕面部色素斑及小皺紋。
◇珍珠類 珍珠粉中含有24種微量元素及角質蛋白肽類等多種成分,能參與人體酶的代謝,促進組織再生,起到護膚、抗衰老的效果。
◇水解蛋白類 水解蛋白類物質可與皮膚產生良好的相融性。有利于營養物質滲透到皮膚中,并形成保護膜,使皮膚細嫩光滑,皺紋減少。
◇黃芪類 黃芪含有多種氨基酸,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提高皮膚抗病力,使皮膚滋潤健美。
銀發也是一種美
隨著年齡的增加,白發會不知不覺地爬上您的鬢角。科學研究發現,決定人頭發顏色的重要因素是毛干內含黑色素顆粒的多少。老年人由于毛母色素細胞衰老,活力減低,喪失了分泌黑色素的功能,于是重新長出的頭發內因為缺乏黑色素顆粒而呈白發。 可見,老年人頭發變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想要完全阻止白發的出現或讓白發自然地變黑是不可能的。其實,一頭銀發也是老年人獨有的一種氣質,也是一種美,不必強求白發變黑。
老年人染發更危險
很多老年人為了讓“白發變黑”,頻繁染發。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染發比年輕人更危險。
這是因為老年人染發要從發根染起,染發劑與頭皮緊密接觸,加上老年人染發的時間間隔往往很短,頭部皮膚反復吸收染發劑,如果體質較差,就更容易對身體造成危害。目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都是化學染發劑,其中含有一種叫做對苯二胺的物質,一旦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這些化學物質,就會產生紅斑、丘疹、水泡等癥狀,從而引起過敏。如果長期與這種致癌物質接觸,還可能誘發皮膚癌、白血病、膀胱癌等疾病。
因此,老年人最好不要染發,如果有特殊情況必須要染,一年也不要超過2次。
怎樣防止白發過早出現
須發變白的過程雖然不可逆轉,但有的人卻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就過早出現白發,怎樣阻止這種與年齡不相稱的白發呢?
祖國醫學對白發的成因也早有精辟的論述。古人指出:人體毛發的生長發育與腎氣的盛衰關系密切。隋朝《諸病源候論》中寫到: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發白。所以,自古以來我國在防治白發的原則上是以調理腎功能為主。所選用的胡桃肉、何首烏、大小黑豆、熟地、山萸肉等都是具有補腎、補氣血功效的藥物。市售的中成藥,如女貞子糖漿、首烏片、七寶美髯丹、延年益壽丹等也均有一定烏發作用。
此外,在飲食上可常吃黑米、黑豆、赤豆、青豆、紅菱、黑芝麻、核桃等;蔬菜類常食胡蘿卜、菠菜、紫蘿卜頭、紫甘藍、香菇、黑木耳等;水果類常食大棗、黑棗、柿子、桑椹、紫葡萄等。總之,凡具深色(綠、紅、黃、紫)的食物都含有自然界的植物體與陽光作用而形成的色素,可以補充人體的色素,對頭發色澤的保健有益。
打造挺拔身姿,
老來更有氣質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走路時常常是背著手、駝著背,顫顫巍巍——這種駝背走路的姿勢被稱為“慚愧走姿”,顯出老態龍鐘的樣子。因此,要讓自己看起來年輕,除了皮膚、妝容等方面的改善外,擁有挺拔的身姿也很重要。
保持健美身姿第一步:抬頭、挺胸
大多數人會認為,人老了,駝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北京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趙之心老師認為,多數老年人駝背走是與長時間低頭走路有關。趙之心老師特別提醒老年朋友:練習書法、爬山、扭秧歌等都是老年人追求健康文化的方式,走路的姿勢同樣體現一種健康文化,所以要想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第一件事就是保持正確的走姿:抬頭、挺胸、擺臂,堅決不要縱容自己采取“慚愧走姿”。
矯正駝背7法
抬頭挺胸可以預防駝背,那么已經有輕微駝背的人應該如何矯正呢?臨床上沒有治療駝背的藥物,只有通過體育療法才能矯正過來。矯正的原則是增強背肌的力量,挺伸軀干的長度,擴張胸廓的范圍,注意坐立的姿勢。其具體的方法如下(注意安全):
(1)爬行運動兩手和兩腳尖著地,像嬰兒一樣在地上爬行。距離由短到長,速度由慢到快,直線、轉圈爬都行。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2次,每次10~15分鐘。
(2)打滾運動 躺直,在床上打滾,每日2次,每次5分鐘。為避免頭暈,速度不可太快。
(3)太極拳 太極拳處處要求以腰為軸帶動四肢,使腰部始終保持自然舒適直豎狀態,對駝背有很好的矯正作用。
(4)挺胸轉體 自然站立,兩手叉腰,抬頭挺胸,身體先向左轉,后向右轉,反復做30~40下。做這套動作要盡力挺胸收腹,用力轉動。
(5)持棍轉體 自然站立,兩手持1米長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處,同時挺胸轉體20~30下。
(6)床邊振臂 仰臥,使肩部靠近床邊,頭自然后仰,兩臂伸展下振20~30下。
(7)仰臥拱橋 仰臥,以頭和腳為支撐點,把身體像橋一樣拱起來,停5~10秒鐘落下,如此反復做10~20下。
心態不老,人才年輕
古人說,相由心生。即是說有什么樣的心境,就有什么樣的面相。心態是否年輕,直接決定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進而影響這個人的整體氣質和年齡特征。
倒撥你的“生理年齡”
今年56歲的謝大姐是重慶市一個老年模特隊的骨干。她雖然已年近花甲,但自覺心態比35歲時還年輕。她說,35歲時她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在流水線上坐8小時,一星期只休息一天,收入又低,每天為生活奔忙,根本沒心思沒時間去學習和娛樂。現在不同了,女兒已參加工作,沒有負累,而她也退休了,吃喝不愁,還有大把時間去參加各種活動。
3年前她參加了一個中老年模特隊,經常參加排練和表演,有時還和同伴一起聚餐、旅游,生活十分充實和開心。和退休前相比,她不但身體健康了,體形好了,而且品位也高了,服飾和打扮更時尚得體。和女兒走在一起,不少人都以為她們是姐妹倆。
60歲比35歲感覺還年輕,這在生理上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體現在一個人的心理年齡上,卻并不奇怪。
對“老年”的界定,有生物學和心理學標準之分。人的生理年齡是無法改變的,而人的心理年齡則是可以調整的,甚至可以像時鐘一樣,倒著往回撥,所謂越活越年輕,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么,老年人應當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年齡,進而讓自己的整個身心都顯得更年輕呢?
讓心靈年輕30歲的4個秘訣
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 “感覺是一種主觀的東西,而生活就是一種感覺。人以什么樣的態度感覺它、對待它,它就以什么樣的姿勢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就將充滿陽光。”
“積極”二字是年輕的符號,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才能讓您永葆青春。
“要想好。老做小”
具有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保持樸素純真的感情,對維持老人的健康、延緩其衰老是非常重要的。所謂“老做小”就是老人和孩子站在一個平面上看問題,讓孩子感覺是在和朋友相處,這樣才能達到無代溝的交流,才能潛移默化地接受年輕人朝氣的感染。所以老年人要和晚輩和睦相處,不倚老賣老、以老壓小,樂于接受現在“被領導、被照顧”的地位,拋棄“家長的權威”,一定能讓您感到一身輕松。
活到老,學到老
對于老年人,空虛和無聊是最可能產生的心理。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首先必須具備好奇心和上進心。好奇心是人類追求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動力。對于老年人,啟發好其奇心的有效措施是勤于學習。這對于延緩衰老,尤其是延緩心理衰老很有益處。
老有所用,老有所樂
在生理上,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所以老年人在生理上應該服老、不要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但在精神上卻不能服老、怕老,要老當益壯,老有所用。對于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長而又不很緊張的工作,使精神有所寄托,人生價值得以體現。研究表明,勞動,包括腦力勞動,能鍛煉神經系統,而游手好閑對神經系統有害。培養一些健康有趣的愛好,如書法、繪畫、攝影、集郵、釣魚、跳舞、唱歌等,都能使人覺得老有所樂,老用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