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干燥,容易引發(fā)秋燥,繼而損傷心肺,或致心脾不足、肝腎陰虛、腎陰不足和病后虛弱等,均可導致失眠——這對于原有神經(jīng)衰弱、腦動脈硬化、糖尿病和反復感冒者尤其如此。為此,筆者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就秋季失眠的幾款飲食療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蓮子桂花冰糖湯
原料:蓮子120克,冰糖150克,桂花15克。
制法:蓮子用冷水浸泡漲發(fā)后,再用溫水泡2次,去芯倒入碗中加開水(以浸過蓮子為宜),上屜蒸45分鐘,取出備用;銀耳放入碗中用溫水泡軟,漲發(fā)后除去黃根,洗凈,上屜蒸熟備用;取鍋置于火上,倒入清水適量,加入冰糖、桂花燒開,去凈浮沫,放入銀耳略燙,撈出放人大湯碗中,然后把蒸熟的蓮子瀝除原湯,倒入大湯碗中,把鍋中冰糖汁澆在碗內(nèi)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滋陰潤肺、補脾安神;適用于秋燥損傷心肺所致的失眠、心煩、干咳、咽喉干燥以及食欲不振等輔助治療。
◇豬心蓮參圓肉湯
原料:豬心1個(約250克),蓮子50克,太子參25克,桂圓肉10克,食鹽、味精各少許。
制法:豬心(去脂肪,切片)、蓮子(去芯)、太子參、桂圓肉洗凈,放入沙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用猛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燉3小時(或以蓮子煲軟煲爛為度),加人食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每天2~4次(其中睡前1次),每次150~250毫升。
功效:補心健脾,安心養(yǎng)神。適用于秋季心脾不足,脾虛氣弱所致的失眠、精神不佳、神疲肢倦、心煩心悸以及記憶力下降等的輔助治療。
◇杞子淮山豬腦湯
原料:枸杞子25克,淮山藥50克,豬腦2個(約30克),生姜、生蔥各適量,食鹽少許。
制法:淮山藥、枸杞子、豬腦洗凈備用。把淮山藥、枸杞子放入沙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生姜切片、生蔥切段,放入鍋中,用小火煲30分鐘,放入豬腦,再煲30分鐘,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每天早、午、睡前各1次,每次150~200毫升,連服3~7天。
功效:滋補肝腎、安神益智。適用于糖尿病肝腎陰虛所致的失眠、耳鳴、健忘、頭暈頭痛、五心煩熱、煩躁易怒、腰膝酸軟以及遺精等的輔助治療。
◇紅棗黃芪鮑魚湯
原料:紅棗12枚,黃芪30克,新鮮鮑魚1條,生姜1塊,老母雞半只(約500克),食鹽少許。
制法:鮑魚用清水洗凈;老母雞宰殺去毛、皮、頭、爪和內(nèi)臟,取半只備用;黃芪、紅棗、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凈,紅棗去核,生姜切5片,備用;沙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先用大火燒沸,然后放人上述配料,再用中火燉4小時,加入食鹽少許調(diào)味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每天2~4次,每次150~250毫升。
功效:補肺益氣、滋陰養(yǎng)血;適用于秋燥癥所致的失眠,尤其適用于秋季患失眠癥的糖尿病、低血壓患者。
◇紅棗珧柱雞湯
使用材料:母雞1只(重約1000克),江珧柱(俗稱干貝)30克,紅棗15枚,蓮子120克,生姜4片,花生油、食鹽各適量。
制法:雞剖腹去除內(nèi)臟、脂肪和尾翹,洗凈,瀝干水,切塊;起油鍋,炒香姜片,放入雞塊爆炒片刻,取出備用;江珧柱用水浸軟,紅棗去核、蓮子去心洗凈;把上述材料放入清水鍋中,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燉4小時,加食鹽調(diào)味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健脾補氣,滋陰養(yǎng)血。適用于秋季失眠、病后體虛者,或思慮過度損傷心脾者,或勞累過度損耗精血而致精神萎靡、疲憊無力、納差和消瘦者的輔助治療。
◇蔥白紅棗湯
原料:紅棗20枚,蔥白8株。
制法:把紅棗用水泡發(fā),洗凈后放入鍋中,加水25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鐘后,再加入蔥白,繼續(xù)用小火煮15分鐘即成。
食法:溫服,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祛風散寒,健脾養(yǎng)心。適用于神經(jīng)衰弱所致的失眠、多夢、胸中煩悶等的輔助治療;此外,對于風寒感冒咳嗽也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