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控飛機、芭比娃娃、電動汽車……市面上專門針對孩子的玩具琳瑯滿目,人們也習慣性地把玩玩具當成小孩子的專利。其實,還有一個群體也對玩具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那就是老年人。
老年人也需要玩具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一位老年心理學專家明確表示:老年人其實也需要玩具。數據表明,在我國大陸,老年人平均有近20年的閑暇時間。在此階段,老人的生理機能逐步退化,活動范圍日漸縮小。老人們又不太可能長期進行場地型的鍛煉,但通過玩玩具,可以動手動腦,延緩思維退化,并且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在心理上,賦閑在家的老人多有回歸童真的傾向,像孩子一樣敏感、固執、好奇心強,需要新奇事物的刺激,精神狀態起伏較大。又由于長時間離開工作崗位,社會活動日益減少,尤其是目前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一些老年人晚年獨居,極易產生失落和孤獨感,嚴重的會導致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玩玩具可以彌補老人的心理缺憾。通過玩具的外形、聲音、表情和圖像等形式與老人溝通,促使老人心理積極樂觀,不僅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有助于延年益壽。
實際上,人一老,童心和好奇心反而增多了,此時多接觸玩具,不但可以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還讓大腦得到有效鍛煉,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一些老人生活孤獨,如果能培養起對玩具的興趣,會給生活增加許多“調味劑”。
在國外,老人玩玩具很普遍
就在我們有意無意忽視老年人玩具市場時,其他國家的經驗或許值得我們借鑒。不少國家目前老年人玩具專賣店在已經非常普遍,很多地方的老年人玩具已經占據了玩具市場40%以上。遠的不說,以日本為例,他們的老年人就很注重大腦益智訓練,市場上也盛行能讓老化的大腦重新煥發活力的書籍、玩具等益智產品。
美國一醫學專家幾年前就有研究發現,50歲以前開始玩成人益智玩具的人發生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只有普通人群的32%。另有一些醫學專家發現,一些輕度老年癡呆癥患者玩成人益智玩具,可以減緩甚至阻止病情的發展,少數患者還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恢復。
什么玩具適合老人
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孫鵬鏢主任認為,適合老年人的玩具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活躍思維、重拾童趣、消磨時間、排遣寂寞的玩具。像九連環、華容道、拆解榫卯結構的孔明鎖(又叫魯班鎖)等,需要一定的智慧、相當的時間來“破解難題”;另一類是幫助老年人活動手腕、腰腿,用來強身健體的玩具。如傳統的“鐵彈子”、 “溜溜球”以及新的“體重計量儀”等輕便的體育玩具。
走進商場的玩具柜臺,您會發現更多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兒。比如挑棒、拼圖、七巧板、漢諾塔、疊疊高、漁具、飛鏢,都是老年人鐘情的玩具。還有一種叫做“新思維智慧金字塔”的玩具也很受歡迎。游戲盒里有一副游戲珠子,3本書6冊一共有478道題目,其中平面題目370道,立體金字塔108道。加在一起,一共有2000多種立體組合方式和1987種平面變化玩法。
有這么多的玩具品種,只要您樂于常識,一定會被它們的有趣和奧妙所吸引,您的晚年生活也一定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