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遺恨》是作曲家何占蒙1992年在中阮協奏曲的基礎上改編成箏曲的。
初聽此曲時,便被它氣勢悲壯而不失優美、細膩地旋律所打動。它取材于傳統樂曲《滿江紅》的旋律素材,表現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被奸臣陷害,囚禁在臨安(今杭州)獄中,臨刑前對社稷的安危、家人的掛念,以及對自己精忠報國卻無門可報的無奈而引發的感慨。
要想彈好此曲,除了嫻熟地演奏技巧外,還必需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涵。那么我們來了解一下岳飛的詞《滿江紅》“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闞。”
了解了樂曲的內涵,并且能夠真正把它運用到自己的演奏中去,這并非一件易事。初彈此曲時,自己對樂曲理解還不太透徹,僅僅完成了音符及技巧,每段的含義體會不深,因而處理較為平淡,韻味不足,起伏個大。后來通過一段時期不停地反復練習,反復琢磨,翻閱有關的歷史資料,還聆聽了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風格,自己才慢慢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懂得了用心彈琴,用情彈琴,如何運用在自己的演奏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
此曲的引子部分通過鋼琴的旋律前奏,引出了古箏右手一串強有力地和弦,加上左手刮奏的烘托,讓人感受到了岳飛的憤怒之情。接著搖指的細膩處理,左手的恰當吟柔帶著幾分憂傷和凄涼,逐步把我們引入了主題悲怨、斷腸的音樂使我們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復雜思緒,接著雙手快速掃點技巧的運用,音樂急轉直下,仿佛把
我們帶到了古戰場上那戰馬奔騰、刀兵相見、互相嘶殺的場面,隨后的一段如訴的柔板和較為輕快的中板則表現了岳飛對慈母的眷戀,對昔日與家人團聚的思念之情。然而,美好的回憶總是很短暫的,一段讓演奏者自由想象和發揮的華彩片段后,又把我們帶入了主題,那悲怨、斷腸的音樂再次響起,不禁使人再次感受到主人公精忠報國、今生卻未未了的遺恨心情。
通過彈奏《臨安遺恨》,我深深地體會到彈好一首樂曲特別是這樣一首大手筆的作品,除了演奏者必有的扎實功底外,還需具有一定地發揮創造能力,能準確地理解,表現作品,從而進一步發揮,挖掘作品內涵,增強表現力,通過對樂曲的理解,投入自己的情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才能把一首樂曲彈奏得淋漓盡致,使音樂動人心弦,心曠神怡,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