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lulu 攝影/堂客 化妝/金曉玉 版式設計/張濤
寶寶們最喜歡用小手抓著筆,
胡亂涂鴉了!
怎樣不打擊他的興致
又根據他的天賦
培養他的畫畫才能呢?
“丁丁說他是小畫家,彩色鉛筆一大把。他對別人把口夸,什么東西都會畫。畫只螃蟹四條腿,畫只鴨子尖尖嘴,畫只小兔圓耳朵呀,畫匹大馬沒尾巴,咦!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今做了媽媽的我們,小時候大概都聽過這首有趣的兒歌,當年兒歌的創作者,大概是想要教育孩子們細心觀察、認真作畫吧。不過有時,對于小孩子們來說,把東西畫得貌似不符合大人的邏輯,正是他們創作力旺盛、想象力豐富的一種表現呢!
這種時候大人們應該怎樣做?不是去限制他們,而應該盡量創造條件,讓他們隨興涂抹。要相信每一個寶寶,都是天生的小畫家!
為什么孩子畫里的世界常讓大人詫異?
在女兒比較小的時候,我希望對她完全放開,哪怕她的畫作中明顯有色彩或結構方面的謬誤,比如把天空畫成紅色、人畫成綠色,或者畫的東西比例完全不對都沒有關系。我不會跟她講“這個應該是怎樣的”,相反我會去問:“你的理由是什么呢?”比如家里有一把方的椅子,但是女兒喜歡畫成圓的,因為她覺得“圓的坐起來舒服啊”;那么天空為什么畫成紅的呢?因為“紅色的天空看起來比較漂亮嘛”。
等孩子到了6歲左右,對很多東西的概念明確清晰了,他們的畫作中自然就不太會再出現一些超乎想象的東西,什么三條胳膊的人之類的。這時就是孩子們練習塑形能力和繪畫基本功的時候了。
作為家長,可以指導孩子的畫作中比如線頭沒有接起來這一類的錯誤,孩子會愿意改正。但如果家長說:“寶寶你畫的建筑物比例不合適”,那么寶寶有可能聽不懂你在說什么。何況并不是成人覺得畫錯了就一定真的畫錯了,寶寶自有寶寶們的一套邏輯,有的時候他們把人物畫得一腳長一腳短并不是他們不懂得雙腿應該一樣長,有可能他們只是想表示那個人物在走路。
家長們不要去過多限制寶寶,不要給他們制定太多條條框框,哪怕畫得再稚拙,哪怕構圖不舒服,也是他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歸納和想象。如果你過多教他們,那么你的寶寶就會只學到模仿的能力,那么你實際上就是將訓練孩子歸納總結和轉換能力的寶貴機會白白放棄了。
幾歲能看出來寶寶是否具有繪畫天賦?
寶寶的繪畫天賦會有1歲甚至更早就呈現出來。家長可以拿筆和紙給寶寶,部分寶寶會是喜歡在紙上涂涂抹抹。我女兒語兒不到1歲時就樂意花很長時間,趴在地上把一張很大的紙畫滿圓圈和線條。雖然在大人眼里那些不過是圓圈和線條,可是在寶寶的想象中那就是一幅很漂亮的畫作,長的線條可能是爸爸,稍短的線條可能是媽媽,最短的線條則是她自己,寶寶會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想象。等年齡稍微大一點,有些寶寶會特別有興趣翻閱漂亮的圖畫書,那么此時家長就應該提供更多各類圖畫書給寶寶,最好是不同形式的,比如寶寶喜歡馬,家長可以給他/她看一看簡筆畫的馬,看一看照片上的馬,看一看徐悲鴻國畫上的馬,看一看雕塑作品的馬,等等。
語兒和其他小朋友有點不一樣,大部分孩子在她這個年紀會比較喜歡涂色游戲,而語兒則喜歡線條,喜歡畫創作性的畫,她的講述能力和編故事的能力都挺強的,她的“大作”常常是“系列劇”,就是在編故事的同時把一系列畫畫出來,每張畫都有情節,而且互相連貫,她會在畫里想象自己在一個漂亮的寢室里,或者畫自己出門碰上童話故事中的角色。生活中語兒還會用畫來記日記呢,比如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參加叔叔阿姨的聚餐,回家后她會畫出一天的經歷——餐桌上有一個小朋友是她,手里拿著一雙最長最長的筷子。哈哈。
引導寶寶、提升他們的繪畫天賦可是門學問。大多數寶寶不管有沒有將來成為大畫家的資質,到了3歲左右,都會有一個喜歡畫畫的階段,如果你希望他/她將這種喜愛持之以恒下去,那么你可以買些兒童簡筆畫的畫書,讓他仿照著畫。這時候的畫書選擇應該是線條比較簡單、色彩比較鮮艷的,這樣寶寶就比較容易模仿。想指望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用自己的小腦袋將構造復雜的真實物品轉化成他們可以畫出來的形象,那可是比較困難喔。不過如果他們愿意嘗試,那也是很好的事情,即使畫得不像,家長也要鼓勵。
等寶寶掌握了兒童簡筆畫的畫法,家長可以拿些構造比較簡單的物品讓他/她畫,一開始寶寶畫東西常見比例不正確的情況,沒關系,多畫幾幅可能就會有所改善。這么小的寶寶是弄不懂透視或和比例尺的,等他們到小學二三年級后,對數字和體積有了一定的概念,對透視的感覺會變得敏銳起來,這時候再做關于透視的指導會比較有效。
如何培養寶寶的繪畫天賦?
家長應該注意觀察自己的寶寶對繪畫藝術的哪一方面比較敏感?線條?色彩?還是其他?
如果你的寶寶是屬于對色彩比較敏感型,可以嘗試多讓寶寶做些色彩方面訓練和練習,比如填色游戲,可以讓他/她嘗試同一造型的不同色彩搭配,看看會有什么效果。比如同一個小娃娃,今天給“他”穿藍色的衣服,明天心情好了,又可以試試給“他”穿紅色的衣服,或者自己繪出有花紋的衣服之類。在這方面對寶寶多做引導,嘗試多樣化的色彩組合,逐漸增加他/她對色彩的感知和認識,感覺不同的色彩所傳遞出的不同的信息。比如咖啡色和棕色,雖然看起來很接近,但帶給人的感覺卻可以相去天淵。這種訓練也可以防止寶寶對色彩產生強烈的偏執,將來都僅會使用某幾種甚至某一兩種色彩。
也有的寶寶造型能力比較強,語兒就屬于這一類。我對她的計劃是逐步鍛煉她的造型能力,現在會找一些簡筆畫給她畫,或者我幫她把生活當中的物品畫成比較簡略的形式,讓她照著畫。等到她超過5歲后,就規定每天至少繪畫一張有固定造型的東西,由她自己獨立完成。比如畫小動物,或人的職業。經過這種鍛煉,3~6個月后,她應該就掌握了自己將物品“轉換”成為兒童簡筆畫作上的形象的能力,到那時,再對她逐步進行成人繪畫領域的有關訓練。
寶寶應該選擇什么畫材好?
寶寶開始學畫時,用的畫材往往部是老師規定的那些:比如鉛筆、彩色鉛筆、油畫棒等。不過家長應該盡量讓寶寶多多嘗試各種不同的畫材,讓他們感受到不同畫材所帶來的不同質地。比如同為綠色,用油畫顏料畫和用水粉顏色畫會有很大的色彩和質感的差異;甚至同樣都是水粉顏色中的綠色,加入不同的水量,色彩和質感也不盡相同。
我們現在這一代父母的寶寶,會非常早地接觸到電腦,是好事也是壞事,像語兒就早嘗試過在電腦上繪畫了。但即使有這樣的方便,家長也不要讓寶寶完全不接觸傳統畫材。各式各樣使用的傳統畫材繪畫方式比電腦繪畫更可感可觸,能使寶寶對繪畫有更好的感性認識,即使把手弄臟,把衣服弄臟,這些也都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歷程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