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俊杰:
1966年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畢業于新加坡南陽藝術學校。師從父親呂堯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江蘇省人文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雕塑陶瓷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江南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高級工藝美術師。
微秘之神——游歷呂俊杰
樊曉光
微秘之神,指的是紫砂作品中,那些線條與輪廓輕微、神秘的變化,那些曲線美麗的交錯、纏繞,在其中隱藏著神靈。“意”是紫砂的靈魂,所謂功在壺外,其實功無處不在。一把紫砂壺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這不單純是片斷的堆積或重疊,而是循環往復的流動,是思維的縱深。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其作品《命運交叉的城堡》中做了一個有趣且意義深遠的嘗試:用一副塔羅牌以棋盤的形式擺成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將這七十八張牌賦予身份,講述了一個個糾纏、縈繞的故事,以此預示命運的錯綜復雜以及對于偶然性的思考。卡爾維諾的作品像一面蜘蛛網,縱橫交錯。像迷宮,是一再重復的找尋一迷失一再找尋一再迷失的過程,是點與線的藝術。與此不同,在呂俊杰的紫砂壺作品中,看到的滿眼是弧形、曲線,然而對于命運的講述卻更加的圓潤,更加不可捉摸,看似簡單實則深遠。
呂俊杰出生在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父親呂堯臣是紫砂界的一代宗師。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環境,也就注定要面對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超越,獨樹一幟、青出于藍。命運是無法選擇的,但卻可以改變,一個小小的偶然或許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呂俊杰并沒有坐享父親打下的江山,墨守成規,相反,他選擇了另一條路,融會貫通中西方的藝術,集眾家之長,創立自己的風格。
作者只要拿作品說話,其余都不重要。呂俊杰作品的魅力也就是其人的魅力,作品中揭示的命運也就是其作者的命運,細讀他的作品能夠漸漸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呂俊杰。
《菩提》
就從《菩提》作為旅途的開始,想象生命起源于一朵荷花之中。這朵荷花圓潤優雅,雍容高貴,其中孕育了一個靈魂。周敦頤的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用文字對于荷花最美的表述,張大千用畫筆來描繪荷花的精神,呂俊杰憑這把紫砂壺帶來了新的思考。整把壺渾然天成,娓娓道來一個古老的傳說,慢慢走向歷史的湖畔,洗盡鉛華。壺鈕那一小花苞仿佛給出了答案,然而欲說還休。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某些細微的感情破繭而出,羽化成蝶。
《啟航》
揚帆遠航是富有詩意的。開始新的生活,找尋新的感情,這一切無不令人著迷。揚帆遠航是需要勇氣的,而冥冥之中,命運卻在為旅人指引著方向。寬厚的提梁如蒼穹一般揭示著旅途的終點,在悠悠船身上架構出了整個世界,蒼茫而浩瀚。獨特的“呂氏絞泥”包含了人世間所有的情感,此刻,語言變得蒼白無力,也許只有用心體會才能領略其中的意境。如一支小船,游歷于時間的長河之上,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演奏出一曲絕響,“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壺把的曲線與絞泥的波紋帶出了整體的意境,“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山高水長又豈能表達伯牙與子期的友情?人的一生雖然短暫,然而短暫卻可以創造出永恒。就好像面對此壺,美景盡收眼底,當閉上雙眼,耳畔突然想起了美妙的琴聲。
《秋色》
色彩絢麗,仿佛秋色正濃,多么美的時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然而往事盡在壺中,就好像樹木的年輪記錄著滄海變成桑田。秋天象征豐收的喜悅,細品此壺竟漸漸帶出了一絲悲涼。只不過悲涼并不消極,就像月亮的意象,上弦月走向滿月,月滿自虧,但是依然會再次回到上弦月。那古老的童話,象征了人生的軌跡,一切命運的暗示盡在其中。秋色撩人,秋色醉人。
《陰陽太極壺》
來到了旅途的終點,時間似乎變得猶如棉絮,所有的線條也逐漸匯聚成了一個圓。對錯成敗已無所謂,棱角早巳磨沒又何來爭斗之心。旅途中的風景已是過眼云煙,一切都將歸零,而就在這么一剎那,新的生命出現了。周而復始,萬法歸宗。
金煜(書畫鑒賞家、中國民間國寶專隸評審委員會委員):
生長在太湖一隅的呂俊杰,秉性清奇,天賦與勤奮使他總帶著一種卓而不群的氣質。他承繼父親呂堯臣大師的紫砂藝術,追求著五色泥的夢想。他深知功夫在壺外,又能將書法、繪畫、武術之妙巧溶于紫砂泥中。壺上那些收放有度的線條,似乎能找到太湖水的柔韌與激蕩,那些絞泥的紫氣中飄過的彩虹,靜逸簡素之神韻,古意盎然之雅趣,總能在“提梁”與“渡水”,“菩提”與“太極”中尋覓端倪。愿這位紫砂使者,將這些刻滿華夏元素的深情,浸潤天南地北。
張謐詮(著名油畫家、首都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
南山腳下聽澗水 妙手合出月漫天
望野(著名文物鑒定家、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專家)
俊杰的名字便透著出類撥萃,其父呂堯臣乃壺藝泰斗,一代宗師,陳傳席稱其開百年一代新風,呂俊杰自幼耳濡目染,聰穎過人,加之勤奮刻苦心領神會,在緩緩歲月行進中,自然而然地接過其父衣缽,并精益求精,將其發揚光大,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