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盛唐,我們能輕而易舉想起的,恐怕只有百世帝范唐太宗、一代女皇武則天和風流天子唐玄宗了??墒?,在巔峰之間的歷史又是怎樣一副面貌呢?
本書講的正是從武則天鐵血統治結束到唐玄宗開元盛世到來這八九年的歷史。毫無疑問,這是綿長近三百年的唐朝歷史上的一段波谷,但也是盛世華章到來之前的一段充滿陰謀、鮮血與希望的前奏。極其不同尋常的是,這段上層統治飄搖動蕩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女性在政壇上閃亮登場、盡展娉婷的紅妝時代。
武則天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她的統治也找不出什么“女權主義”的元素,可是,她的成功顛覆了時人心目中只有男人才能當皇帝的傳統觀念,也刺激了一批宮廷女性的政治野心。榜樣就是力量。在她的帶動下,那些曾經在她身邊生活過、目睹了她驚人成功的女性,都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楷模,如飛蛾撲火一般,前仆后繼地追逐著最高權力。在這些宮廷女性中,有四個人最為著名。哪四個呢?武則天的兒媳韋皇后,武則天的孫女安樂公主,武則天賞識提拔的才女上官婉兒,還有,武則天的親生女兒太平公主。
韋皇后是武則天的三兒子唐中宗李顯的皇后,此人在歷史上以淫蕩和狠毒著稱。根據現存史書記載,她不僅在丈夫活著的時候就不守婦道,包養男寵,還喪心病狂,為了能早日當皇帝,不惜痛下殺手,毒死自己的丈夫。再看安樂公主,對她的描述之詞可真不少。她是唐朝歷史上最美麗的公主,號稱“光艷動天下”;她也是唐朝最得寵的公主,她還是唐朝最有野心的公主,居然大膽提出要當“皇太女”,以后要接班當皇帝;她也是唐朝最狠毒的公主,史書說她竟然和母親合謀毒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唐中宗李顯。再說上官婉兒,她和武則天本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卻又深得武則天的賞識信任;更傳奇的是,她為皇帝起草詔書,號稱“女中宰相”,風光無限,最后卻又機關算盡,抱著自己起草的詔書悲慘地死去。當然,更傳奇的還是太平公主。她有一個皇帝父親(唐高宗)、一個皇帝母親(武則天)和三個皇帝哥哥(孝敬皇帝李弘、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但是,她最大的理想還是自己當皇帝。她參與推翻了一個皇帝(武則天),擁立了兩個皇帝(唐中宗、唐睿宗),可最后還是逃脫不了悲劇命運,死于曾與自己同仇敵愾的皇帝(唐玄宗)之手。這些充滿傳奇的女性,盡管出身不同,性格各異,但是她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無視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和婦女不得參政的禁令,公開追逐那些被視為禁臠的政治權力。遍觀中國歷史,從來沒有哪個時期有如此多的女性同時投身于激烈復雜的政治角逐,所以說它又是一個前無古人、充滿魅力的紅妝時代。
但是,這些給歷史增添濃重華彩的宮廷貴婦,無論是想當女皇帝的,還是想當女宰相的,最后都一一失敗了。在這些人之中,最后一個結束自己夢想的就是太平公主。對于這樣的結局,我們可能會充滿好奇和疑問。按理說,在這各色的女人中,太平公主和武則天應該是最為接近的了,她出身貴于其母,容貌、性格酷似其母,才智、能力不遜其母,為什么武則天能夠度盡劫波,最終榮登大寶,盡享九五之尊,而太平公主雖然一度叱咤風云,最終卻只能是以三尺白綾結束性命?同樣是政治女性,為什么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有如恒星,始終煥發著奪目的光芒,而太平公主卻像一顆流星劃破夜空,雖然一度光華璀璨,卻又轉瞬即逝?太平公主死后,唐朝歷史上的紅妝時代也隨之結束,但是,李唐王朝卻進入最為繁榮富貴的開元盛世,這究竟意味著這些女性的個人失敗,還是意味著時代的必然選擇?
正是縈繞在太平公主身上這些徘徊不去的疑問,和歷史上所有的翻云覆雨、無數個才子佳人一起,構筑了我們的歷史,也構筑了我們的心靈。盡管褒貶不一,我們卻都得承認:這真是一個令人駐足神往又令人扼腕嘆息的紅妝時代。
(摘編自《蒙曼說唐:亂世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