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著作中,經常出現“禱”字。他且承認“丘也禱”。我好奇:他不是“敬鬼神而遠之嗎”?向誰禱?禱什么?他是曠古公認的智慧人,會信鬼神嗎?
禱告這動作很奇怪,閉目低頭,雙手互握,虔敬默愿,一副無助的樣子。人遇困難時,總是立刻想辦法解決,或是進,或是退,或是奔走后門,或是呼朋引類,非得擺平為止。竟然不作任何行動,做出如此無助動作,豈非窩囊?孔夫子一定從這動作中,獲得某種啟示,才會樂此不疲。不管有否宗教信仰,光是這個謙卑自抑動作,就是智慧。上通于冥冥中的神秘力量,心靈得平靜,靈魂得凈化,是人類得異于禽獸的重要原因。聰明和愚笨,亦在此分界。
環境突變,愚人忙于趨吉避兇,在恐懼和貪婪中頭腦發熱,往往作出錯誤決定。聰明人則借禱告,安定煩擾心緒,看清形勢處境,知所進退。不是不動,而是先禱后動,勝過先動后悔?這是次序問題。
自認為聰明的人都不喜歡禱告,不想用那動作來示弱。更不相信向空氣說話會有效果,他們壓根兒不相信上帝,他們只信自己。都是在人的辦法用盡,正所謂人窮才呼天,那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而竟然從中出現神跡。驕傲的人能信上帝,本身就是神跡。
我經常默默禱告,那是從百般挫折后學會的。脾氣亦因此從暴躁轉變成溫和。靜觀萬物,常有所得,所以明白孔夫子禱告的原因,亦嘗到其中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