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藝人來說,私德是基礎,藝德是飯碗,公德是形象。
作為媒體,我們都是些“問題偏執狂”:那些“問題事件”、“問題人物”,總是讓我們像打了雞血似的,印堂發亮,干勁倍增;而沒有問題則往往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那不僅會讓大家寂寞,更有可能讓我們沒有飯吃。
近日媒體紛紛報道“廣電總局封殺問題藝人,黃維德成被開刀第一人”,當事人自然出來否認,但看來不是空穴來風;而發生在6月底的周杰“車禍門”,更是讓這位聲名不佳的藝人一路挨轟,幾至崩潰,細數他此前的系列“行狀”,在“問題藝人”的隊伍里,也應該算一號吧。
歸納起來,“問題藝人”大概有以下特征:第一,他們大都是一些介于二三線之間的半紅不黑的藝人。沒有一定知名度沒人關注,但再想往上紅也很難了。第二,他們所犯的過錯基本上都屬于道德范疇,但足以讓人對其人品和作風有相當負面的判斷;第三,他們都是累犯,而非一次性過失。有些藝人也有過與媒體沖突、打架、交通肇事等不良事件,但媒體和公眾基本上都原諒了他們。
“問題藝人”的問題大體又可分出私德、藝德、公德三個方面,羅列一下有:
1、與情色相關的,如劈腿、嫖娼、始亂終棄、潛規則等。這些都是狗仔的最愛,八卦的頭條,但也別玩得太大了,如那位陳冠希先生,不僅一路風流快活,還拍照留念,誰料想不小心上了網,激起民憤,自此一蹶不振。
2、與人品相關的,如自私自大、寡情薄義、不講誠信等。如某位臺灣女星被傳說謊成性,心機甚深,前一陣婚變鬧得沸沸揚揚,負面的報道也就一發而不可收。
3、與工作相關的,這可就多了,如耍大牌,不守時,不守約;隨心所欲,唯我獨尊,據傳某位大牌喜歡打麻將,劇組的一切工作時間都得跟著他的作息時間走;再有如搶戲、不敬業,演員指揮導演,欺負合作同行等等,這樣的事情在娛樂圈幾乎天天都有發生。
4、與公德相關的,如蔑視媒體、怠慢粉絲、舉止無禮、打架滋事等。周杰此次的“車禍門”就是這樣一個違法悖德、逃避責任的典型事件。
對藝人來說,私德是基礎,藝德是飯碗,公德是形象。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問題藝人”的出現并不奇怪,但其對社會及自身的惡劣影響卻值得每個藝人警醒。
娛樂圈是個浮躁的名利場,又是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不少人上完了學就在所謂的“藝術圈”里混,慢慢地已不知道真實的世界是如何運轉,其它各行各業又有多少不凡的人物和創造值得尊重,往往小有所成便頭大如斗,不可一世。這些年風氣不好了,圈內圈外都呼吁“演戲先做人”,但由于缺乏核心價值的支撐,這種“做人”有時候又演變成了一種純技巧性的生存策略,變成了“做人如演戲”;許多人求神拜佛,但說白了和神也只有一炷香的交情而已……說到底,人不能太愛自己,愛自己過了頭,刺痛他人的荊棘就會變成傷害自己的利器,周杰先生就是個例子。
對于那些所謂的“問題藝人”,我們也希望公眾和同行能給他們機會;但如果個別人仍不知悔改,那就告訴他: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了!
E-mail:liuhaiyang9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