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川,華語歌壇舉足輕重的音樂人及眾多當紅歌星的幕后推手,93年之前純粹從事音樂的幕后創作,93年之后開始在唱片公司擔任要職,參與歌手的整體策劃及包裝。1993年——1996年擔任臺灣藝能動音唱片藝人產品暨音樂總監;1997年——1998年擔任臺灣華納音樂藝人產品暨音樂總監,負責藝人生涯規劃及音樂、視覺產品;1999年——2001年擔任臺灣新力音樂國語事業處總經理,負責經營臺灣Sony Music旗下olumbia、Epic品牌及所屬藝人。

2002年之后陳耀川把發展重心放在內地,2002年——2004年擔任中國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華語音樂總經理,負責Sony品牌中國區華語音樂經營推廣;2005年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品牌“傳時文化”,2006年至今擔任上騰娛樂總經理,主要負責參加《我型我秀》比賽出來的選手的打造。
作為音樂人的陳耀川有太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劉德華的《忘情水》、《中國人》、梅艷芳的《女人花》、林志炫的《單身情歌》、張信哲的《信仰》等,成為唱片公司管理者后,也成功打造了李玟、王力宏、張信哲等人,現在作為“型秀家族”的掌舵者,他把薛之謙、王嘯坤、俞思遠等選手成功推出道,作為中國內地王牌選秀節目《我型我秀》的策劃者之一的陳耀川,對“選秀”及“選秀”之后的造星策略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中國選秀熱潮已過
星庫:現在的“選秀”比賽似乎比前幾年少了很多,影響也不如之前了,你怎么看待“選秀”今后的發展?
陳耀川:我覺得中國的選秀熱潮已經過去了,其實選秀要成功主要有三個要件,第一是選手要好,有各種不同類型的選手出現,不一定唱得多好,但是一定要有特色;第二就是要全民參與,跟觀眾有互動性;第三就是評委要專業,這畢竟是個專業的歌唱比賽,但是現在這三個要件都越來越差,選了這么多年,各種選手也選的差不多了,觀眾已經沒有新鮮感了,再加上國家政策的一些限制,全民互動性就差了,并且現在的評委也都在配合節目炒作,不再注重專業性了,選手比賽之后的發展也沒有跟上,人們對于選秀熱情自然就降低了。
星庫:現在很多年輕人把“選秀”當做成名的快捷途徑,你覺得呢?
陳耀川:這是肯定的,“選秀”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曝光率,這對于成名絕對是最好的宣傳,對于音樂來說,難的不是打造多好的作品,而是難在推廣上,沒有多少的宣傳,并且內地為音樂提供的平臺太小了,不能像港臺那樣買下一個時段打歌,所以在歌曲宣傳上以前有個春晚,現在就是選秀了,一炮而紅的基本上都是通過這兩種途徑出來的。但是并不是參加完比賽就能成名的,他們只是給與可能的機會,但是重要的是要放平心態,比賽積累的人氣只是起步非常小的基礎,比賽之后要補充的東西還有很多。
星庫:你對歐美、港臺等地的選秀有了解嗎?這些選秀跟我們的選秀有什么區別?在造星上面有什么可以學習到的經驗或教訓?
陳耀川:歐美的選秀節目跟選手之后的打造都是同一公司在做,所以在開始之前他們就做好了規劃,是個一系列的工程,可是內地的選秀節目跟接這些選手的公司是分開的,所以在銜接上肯定不如國外,這個是客觀因素影響的,并且國外的選秀更注重專業,他們雖然也有一些比較個性的選手,但是他們的音樂專業還是比較強的,很多選手都是被格萊美獎認可的,臺灣的選秀比較成功的就是《超級星光大道》,但是選手也就是第一屆比較有影響力,之后就不好說了,它的頻率太高了,很多選手市場沒辦法消化。
“選秀”的身份不要急于擺脫
星庫:當時做《我型我秀》這個選秀節目中,造星是不是它的一個重要目的?你在當評審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老板,所以你在對選手選擇時是不是會有一些特別的標準?會從市場考慮?
陳耀川:當初這個節目主要策劃者是許智偉,我們主要是要做一個專業的選秀比賽,當然冠軍要幫他們推出唱片,還有在比賽中就注意一些可能的選手,會考慮把他們打造成什么樣。在挑選這些選手時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個是他們本身的樣子要有觀眾緣,不一定很帥很漂亮,但要招人喜歡,再有就是要有音樂為主的認識,就是從專業上考量,最后就是要有特色、有個性,這也是最重要的,但是前面兩個條件是基礎。
星庫:很多“選秀”出來的歌手會特別在意自己的“選秀”身份,你在打造這些人時會怎么做?會刻意回避這種身份嗎?
陳耀川:我們型秀出來的應該還好,他們對《我型我秀》都是很有感情的,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稱呼,我經常告訴我們型秀家族的孩子們,不要太急于擺脫“選秀”的身份,“選秀”是你脫不掉的印跡,你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影響超過它。
星庫:是不是就像明星子女在演藝圈的發展,像謝霆鋒那樣,剛開始都說他是謝賢的兒子,但是現在別人都說謝賢是謝霆鋒的老爸。
陳耀川:對,既然你走上這條路比別人快了很多,自然就要承擔這種壓力或者別人的看法,但是只要你堅持夠久,不斷地有作品出來,用自己的成績去慢慢證明,別人自然會看到你作為個體的存在,這個最好不要強求,欲速則不達。
星庫:都說打鐵要趁熱,但是很多選手參加完比賽后,等了很久都不一定能出唱片,作為公司領導者,你對那一批選手的整體規劃是什么?
陳耀川:公平地說,這是因為一些客觀因素不能不這么做,如果我們把六強、八強簽進來,但是每年只能做兩三個,其他的可能就要等了,但是如果我們不把這些有可能發展的簽到自己公司,那通過我們選秀這個平臺出來的被其他公司簽走,就等于是為自己培養競爭對手,對我們要包裝推出的歌手也有影響,畢竟市場就這么大,不是都能消化得了的。為了大局著想,我們只能這么做,可能那些沒出來的會覺得委屈,但是在先做誰后做誰公司也是有考量的啊,因為你熱度本來就不如別人,當然沒辦法跟別人爭了,不過對于沒出唱片的我們也不是完全不管,我們會安排他們先做一些其它活動,多學習一些東西充實自己,做好準備。
那些“選秀”的成功案例
星庫:其實你可以說是很成功的打造了王嘯坤、薛之謙、俞思遠等型秀選手,當時他們在參加比賽的時候是什么吸引住了你?
陳耀川:這三個人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類型,薛之謙當時在表演上已經很成熟了,他非常知道自己在舞臺上的長處,他外表很洋氣,這是在內地的新一代歌手里沒有的氣質,后來聽他的歌還不錯,創作還很有中國風,這種反差很吸引人,還有他本身的生活環境影響整個人看起來很有氣質,所以我當時就想他可以被打造成內地還沒有的創作型優質偶像。
俞思遠是我們很早就鎖定了的,他很像五月天的阿信,他的樂隊也非常成熟,在表演上幫助他很多,所以在他剛冒出頭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注意到他了;而王嘯坤就是另外一種狀況了,他的東西可能不太成熟,但是很有味道,并且因為他的家庭是軍人家庭,所以他的性格特別桀驁不馴,后來在做唱片的時候會有一些妥協,但是也算是比較中肯的呈現了他的狀態。
星庫:在那么多選秀歌手中,到目前為止你覺得最成功的是誰?為什么?你覺得現在誰的發展空間最大?
陳耀川:最成功的是張靚穎,因為她有很好的作品出來,像《畫心》等傳唱度很高的作品,她的音樂很有質感,所以現在很少有人再說她是“超女”,因為她的個人特色已經超過了“超女”的影響,當然李宇春的人氣跟音樂都不差,但是遺憾的是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現在看誰的發展空間大還不好說,關鍵還是看有沒有好作品,就型秀家族來看,俞思遠還有很多機會,現在花兒的解散對他們來說是個機遇;薛之謙也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像《認真的雪》、《黃色楓葉》等,很多歌迷喜歡他是因為這些作品;還有嘯坤,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上騰,但我依然特別愛他,我很期待他的音樂,這次他新專輯我也聽了,很好玩,他還有很多可能,如果環境能夠允許,他堅持一兩年出一個東西,過十年后再看他絕對是最牛的。
星庫:現在有一些選秀歌手已經開始考慮往音樂外發展,像李宇春也開始出演電影,你對你旗下的藝人有這方面的規劃嗎?會考慮像影視劇那樣的發展嗎?
陳耀川:我們主要還是以音樂為主,演戲還是做為承接“好男兒”的東方之星做的比較多,當然我們會因人而異的打造,像薛之謙很有偶像氣質,所以會考慮讓他出演偶像劇,但是要為他量身打造,明年想做一部以音樂為背景的影視劇,他會出演跟自己相近的角色,在考慮偶像劇的時候我們會特別小心,因為現在粗制濫造的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成“山寨”了,哈哈……,今年下半年我們也打算幫他辦一場音樂舞臺劇,既有表演也能呈現他的音樂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