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鎮偉導演、編劇的我國首部科幻喜劇電影《機器俠》于8月20日全國公映,雖然有點姍姍來遲,但觀眾朋友還是很買賬,在這個惡搞電影扎堆的暑期跟隨機器人變形了一把。此次《機器俠》延續了劉鎮偉系列電影里的愛情主題,繼續影片《出水芙蓉》里追求一生一世的愛情,講述了一段人類與機器人之間一秒鐘的愛情。

不論是做導演還是編劇,劉鎮偉把他的愛情哲學用無厘頭+搞怪的手法拼貼成一系列的喜劇,最終透過大銀幕走進觀眾的生活。他把自己的電影比作鏡子,折射著人的善與惡,讓你笑到臉抽筋的同時淚如雨下。盡管劉鎮偉說《大話西游》里那段“一萬年”的臺詞是嘲笑王家衛的,這看似無心插柳的初衷卻終究成為了經典。很多人,就連劉鎮偉的太太也好奇他從哪來的那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創意,劉鎮偉說他也難以解答,或許這就是創作的悟性和靈感。
“現在變形金剛不是孫悟空嗎?我要告訴中國所有的觀眾:他們是拿了我們的東西去變,不是我們拿了他們的東西來變,我是模仿我自己國家的東西,不是模仿他。”
記者:你拍科幻片最初的創意是什么?

劉鎮偉:最初的創意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夢想,外國人已經有很多的科幻題材和科幻人物,包括“蜘蛛俠”、“蝙蝠俠”,但是我們中國還沒有自己的科幻人物,我是想創作一個機器人。當時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是2000年,我在新聞里面看到一個美國的科幻電影,我一直在想我們中國人應該也有一個科幻人物,我就想到“機器俠”,但是故事還沒有想通,直到兩年前我想通了。第一:它的外形是不應該像“變形金剛”和日本的大鐵人一樣,應該有很東方很中國的造型;第二:機器人它東方的文化是什么?兩年前我想通了是打功夫,因為我看到的日本的鐵人、變形金剛,它們都沒有中國功夫在里面,所以我就把這個東西放到我的《機器俠》里。
記者:《機器俠》在拍攝過程中有借鑒西方科幻片的元素嗎?
劉鎮偉:其實特技部分在我以前的電影里是比較少去借助的,這個戲就比較多一點。但是我覺得這個題材其實是來自中國人的而不是來自外國人的。很久以前我們已經有一個《西游記》,有一個孫悟空72變,現在變形金剛不是孫悟空嗎?我要告訴中國所有的觀眾:他們是拿了我們的東西去變,不是我們拿了他們的東西來變,我是模仿我自己國家的東西,不是模仿它。孫悟空72變比它變得更多,它才變幾個造型而已,我們有72變。
記者:《機器俠》歸根結底是在講一個愛情故事。
劉鎮偉:《機器俠》在講一個一秒鐘的愛情,但是這個一秒鐘的愛情是很可惜的,因為我是延續了我《出水芙蓉》的愛情故事。《出水芙蓉》是講一個女孩子在尋找一生一世很堅定的愛情,她希望能找到一個男人愛她一生一世。到了《機器俠》的時候就是在告訴這個一生一世的愛情其實是一秒鐘的愛情,就是一個男孩子碰到一個女孩子,或者一個女孩子碰到一個男孩子,他/她是第一秒鐘的時候愛上她/他的。其實愛情是盲目的,不可能在一秒鐘了解人的全部,但是那一秒鐘你是很容易愛上他的,之后可能會分手或者什么的,但是那第一秒鐘是很重要的。其實一生一世就是很多個一秒鐘組成的,所以這一秒很重要,下一秒也很重要,因此每個人應該珍視身邊的人每一秒,那才是一生一世。

當時我拍《出水芙蓉》的時候講了這個故事,我本來以為《出水芙蓉》會先見觀眾的,但是現在糟糕了,《機器俠》先出來了。(笑)
記者:這樣會不會感覺有點斷層?
劉鎮偉:不知道,就像我拍《大話西游》,我拍完整個故事后我就知道我要拍一個《情癲大圣》的故事,當時拍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知道至尊寶這個人是一個小我的愛,他是有執著地尋求結果,他有肯定他的愛情是誰,這是一個小我的、一般人的愛。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大愛,就是唐三藏,他愛全世界,他把自己貢獻出來,但是他不能愛一個女人哦,不能有一個世人的愛哦,這是一個大愛。
“我是一個老頑童,我從來沒有要求我的電影是經典,包括那段‘一萬年’的臺詞,我根本就是拿來笑王家衛的。”
記者:你認為怎樣使一部喜劇電影變得經久不衰呢?
劉鎮偉:我不知道。劉鎮偉從來沒有想過去拍一部經典電影,我不是這么偉大的人,我是一個老頑童,我只是做一些我喜歡的事情。有很多人喜歡我的電影我就很高興,我從來沒有要求是經典,包括那段“一萬年”的臺詞,當時我寫出來也沒有想過變成了很多人喜歡的對白,我根本就是拿來笑王家衛的,我是一個老頑童嘛。他電影里的感情世界老是壓抑的,《阿飛正傳》、《重慶森林》一直到《2046》都是壓抑的,我就受不了,我覺得你愛一個人就主動告訴他,如果他拒絕,沒問題,反正你說出你心里邊的東西,你是一個很真的人。
記者:但你跟王家衛應該也屬于互相欣賞吧?
劉鎮偉:對,我欣賞他我才會笑他,如果我不欣賞我不會笑,你看我笑他,笑吳宇森,笑周星馳,他們都是我欣賞的人。
記者:那王家衛看到你笑他有說要改變一點嗎?
劉鎮偉:他沒有說,但是我老看到他在電影里面回應我的問題,我在拍《都市情緣》之后他在拍《重慶森林》,他的父子情跟我的父子情很不同(笑),他從來不跟我說,但是他總在電影里面回應我的答案。
我是老頑童,我絕對是老頑童,我到現在都覺得我還沒有成熟,沒有長大過。雖然我年紀不小了,但是我現在看電視看所有的運動員,打NBA的,包括劉翔我都覺得他們比我大,像一個大哥哥一樣,我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劉翔很厲害很厲害,但是我已經53歲了,他們還是我的小弟弟啊,但是我還是覺得他們比我大。
記者:這次拍戲有什么感觸?
劉鎮偉:這一次拍《機器俠》,我的感觸挺大的,我從來沒有跟《變形金剛》比較,我只是把中國的特技往前推一步,如果我們不往前走一步,美國人就在特效這方面把我們越拋越遠。我們是比不過他們,我心里面是知道的,但是有一個東西我相信,五年前劉翔拿了金牌,在這之前,中國已經投資了很多人力、物力、時間、金錢去訓練他出來,這幾十年的無名英雄沒有人過問,每一個人都看到劉翔。我不介意劉鎮偉做沒有人過問的人,我希望很多年后出現一個導演叫“劉翔”,他拍特技是全世界最好的,就跟我看劉翔五年前拿金牌時他是全世界跨欄最快的人一樣,我會很高興。
我是想做這個事情,我相信我們的資金和技術沒有達到美國的《變形金剛》水平,但是我絕對不承認我的創意比他差,我的《機器俠》是打功夫的,你的沒有打,如果你給我看到《變形金剛》一年后打功夫,那我就非常牛啊,你就是學我們啦。
“導演不是靈魂,劇本才是靈魂。導演是一個大廚,把電影弄得很好吃給觀眾。”
記者:你平常喜歡看漫畫、動畫片嗎?
劉鎮偉:不喜歡,我是非常精神分裂、非常低科技的人,到現在我都不懂手機怎么發短信,但是我現在在拍最高科技的特技電影,所以我是精神分裂的。我相信電影里面有十多個劉鎮偉,我有很多的紫霞、青霞。
記者:聽說你會把劇本畫成漫畫給演員?
劉鎮偉:對,全部變成一個連環圖,這么多年我拍的幾十部戲全部都做。在《機器俠》這部戲里面有一天我差點放棄畫,我非常累,我在辦公室里早上八點開始工作,一直坐到晚上十一點,一直在畫,每一部戲我要畫一千多個圖畫,畫到第三天我想放棄,我真的不想畫了,我很累,我已經畫了幾十部戲的連環圖,但是我還是告訴自己一句話,“如果我這次放棄我就打破了我自己的風格,我應該堅持。”所以我堅持完成它。
記者:你做編劇用“技安”這個筆名的寓意是什么呢?
劉鎮偉:老頑童,我就不甘心做一個人。我當時的想法是一部賣座的電影不一定是品牌才賣座,當然品牌也是很重要,很有名的演員很賣座,很有名的導演也很賣座,但是我要證實一個事情:不出我的名字不找大明星,單是我一個劇本能不能賣?其實我是告訴所有電影人劇本是最重要的。你不要小看劇本,它是靈魂,導演不是靈魂劇本才是靈魂,導演是一個大廚,把它弄得很好吃給觀眾。
記者:你對《機器俠》的票房有什么期待?
劉鎮偉:每一個導演都希望票房越高越好,但是我的標準就是不要虧本,那我就有一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