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廣泛使用的ERP系統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提出了ERPⅡ系統,通過對ERPⅡ系統功能的解釋,及ERPⅡ系統與ERP系統的優劣對比,來使大家全面了解在和諧性、快速化、智能化等方面更勝一籌ERPⅡ系統,ERPⅡ將成為取代ERP的適應于我國現代化企業的高級管理系統。
[關鍵詞] ERPⅡERP系統企業管理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企業已意識到使用最新式的現代化管理武器來提高自身競爭力。ERP系統將計劃、生產、銷售和客戶有機的集成起來,從而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的效益,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采用了ERP系統。到2002年,全球已有39%的大型企業和60%的中小型企業建立了ERP系統。然而在實踐中卻看到,我國ERP的實施成功率只能保持在10%~20%左右,局部應用成功的為30%~40%,約有50%的企業是失敗的。之所以傳統ERP在我國現代企業沒有運用成功,從ERP技術本身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第一,ERP是源于制造業,它的運作模式還不適合于金融業、服務業、通信業等行業。第二, ERP實施模式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無法適應企業跨越組織邊界、跨越地域的協同需要,對市場反應速度慢。第三,隨虛擬企業的出現,一個企業可能在多個供應鏈上擔任著不同的角色,因而流程也會改變。而傳統的ERP系統大多數還不能動態地滿足企業流程變化地需要,無法滿足企業圍繞客戶進行商業運作、滿足企業個性化地需求。
通過以上問題可看出ERP管理系統與我國現代管理運作模式方面的和諧性存在較大問題。那么如何構建一套適合于企業發展的和諧的企業管理軟件呢?
二、什么是和諧的ERPⅡ管理系統
“和諧”的系統是指系統內各子系統內部諸要素自身、各子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各子系統在橫向的空間意義上的協調和均衡,即不同事物內在與外在關系的協調。
ERPⅡ是指基于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管理思想的基礎上,技術與管理理念有了很多新的拓展,使其應用范圍更廣,動態性更強,與企業和諧性更強。國際權威組織GartnerGrouP把這類“新產品”稱為ERPⅡ,實現了整個供應鏈的相互協同合作。ERPⅡ定義的是一種新的商業戰略,它主要由一組行業專業化的應用組成,除了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和ERP等幾個主要管理系統外,各個實體之間的相互協同的應用也包含在里面,通過建立和優化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流程、協作運營和財務運作流程,從而將客戶和股東價值優化。
三、ERPⅡ的特點與ERP對比
ERPⅡ的定義強調未來的企業注重深度行業專業分工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而不僅僅是企業業務過程管理。ERPⅡ從作用和功能上說已經遠遠超過傳統的ERP,傳統ERP 注重通用的制造、分銷和財務部分,而ERPⅡ擴展到那些針對特定行業或行業段業務;傳統ERP即注重資源優化和業務處理,而ERPⅡ更注重利用企業間協作運營的資源信息,并且不僅僅是電子商務模式的銷售和采購; ERPⅡ的領域已經擴展到非制造業,并且從注重企業內部流程管理發展到外部聯結。與單調的ERP系統結構不同,ERPⅡ系統結構是面向Web和面向集成設計的,同時是開放的、組件化的。與ERP系統將所有數據存儲在企業內部不同,ERPⅡ面向分布在整個商業社區的業務數據進行處理。
ERPⅡ系統的特點及優勢:
1.管理思想先進性與適應性更勝一籌。ERPⅡ在繼承當前ERP管理思想的基礎上,吸納最新的先進管理思想或模式,如敏捷制造與敏捷虛擬企業組織管理模式、供應鏈環境下的精良生產管理模式、基于電子商務的企業協同作業管理模式、跨企業的協同項目管理模式等,并將其管理思想與ERP業務處理模型結合。
2.面向企業商務過程的功能可擴展性。ERPⅡ面向企業的商務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相關過程與資源的管理,其業務領域與功能不斷擴充。ERPⅡ除了具有傳統的制造、財務、分銷等功能外,還將不斷吸納新的功能,如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電子商務、協同作業、制造執行系統MES、決策支持系統DSS、數據倉庫與聯機分析處理OLAP、辦公自動化OA等等,從而構成了功能強大的集成化企業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
3.基于工作流的管理過程性。隨著系統業務領域與功能的不斷擴充,系統業務將十分龐大和繁雜,加強業務處理過程的管理非常必要。ERPⅡ將以工作流引擎作為業務處理的核心機制,引入PDM(產品數據管理)管理模式,使各種信息、產品不同設計階段的數據和文檔組織在統一的環境中其成為集成的、基于規則的、自動和連貫的ERP工作管理程序,保證企業內外部物流、信息流、價值流與責任流的有機集成。并進一步加強了企業管理系統與CAD,CAPP,CAM系統的集成,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系統集成度和整體效率。
4.管理智能性。隨著ERP系統從管理執行層向管理決策層的滲透,未來ERP將通過集成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聯機分析處理0認P、商務智能、決策支持等加強其對企業知識的管理功能,把企業高層領導從規模龐大、“事無巨細”的數據中解脫出來,構成集綜合查詢、報表和OLAP為一體的智能決策信息系統,幫助企業家進行宏觀決策和經營策略。
5.經營生產計劃與控制的及時性。為了改進MRPll/ERP的“重計劃,輕控制”的弱點,ERPⅡ將通過對IRP(Intelligent Resource Planning智能資源計劃)管理技術的引入進一步加強“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集成功能,并實現經營生產計劃與控制的有機結合。ERPⅡ可以自主地根據動態多變的市場競爭,設置企業目標,制定最優計劃,并監控計劃快速自動執行。ERPⅡ打破了以前那些所有“面向事務處理”的管理模式。它可使管理人員按照既定的目標去尋找一種最佳的方案并迅速執行。這樣就可緊緊跟蹤、甚至超前于市場的需求變化,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隨之改變原有的計劃,并以最快的速度執行這些變化。此外,ERPⅡ還將解決以前無法解決的“協同”制造以及“約束資源”等問題。增強企業管理系統的應變能力和現場管理能力。
6.系統可量身定制性。ERPⅡ引入了動態企業建模技術DEM (Dynamic EnterpriseModule)滿足了企業不斷增長的動態過程調整的需求而提出的,可支持企業的管理結構與流程靈活地緊跟瞬息萬變的市場發展和不斷改變,有助于動態實現企業重整程。ERPⅡ針對各類典型行業的專業化系統實現了規模可變(scalable),并能夠做到“可剪裁、可配置、可重構”,為用戶企業“量身定制”。針對企業組織或過程重組和業務處理調整的需求,ERPⅡ系統也可做到動態可重構,迅速適應企業的變化。
7.基于快速實施工具的系統可實施性。ERF的實施周期對于ERP系統應用成功率影響甚大,支持ERP應用的快速實施應是未來ERP系統的重要特征。未來ERP系統需要集成一系列ERP 實施輔助工具,其中包括企業診斷方法及工具、企業建模方法及建模工具、基于企業建模的ERP 快速實施與數據分析輔助工具、ERP系統快速配置及動態重構輔助工具、各類企業參考模型、ERP報表自動生成器、ERP系統界面、面向客戶的個性化系統定制工具等,為企業管理咨詢與診斷、ERP快速應用實施提供技術支撐。
四、總結
ERPⅡ系統將成為取代ERP的適應于我國現代化企業的高級管理系統,在實現和諧性、快速化、智能化等方面更勝一籌,他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不可或缺的高級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王漢新朱智清高俊山:企業實施ERP的風險[J],經濟論壇,2004(5)
[2]金淀: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