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分析物流成本特點的基礎上,指出從供應鏈角度來審視企業物流成本可以優化供應鏈關系,提高競爭能力。
[關鍵詞] 物流成本供應鏈競爭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全球化進程的逐漸加快,企業經營環境和運作模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80%以上的企業經營的產品需要在全國甚至世界市場上銷售。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企業物流活動的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相應的費用支出也不斷增加。中國倉儲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45.3%的企業感到面臨物流成本過高的壓力。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把物流成本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領域,重視對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并把目光從原來簡單的成本消減轉到綜合物流成本的降低上,以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一市場變化使得從供應鏈的角度研究物流成本成為必要。
一、物流成本的內涵及特點
物流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與物流活動有關的各種費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涉及原材料供應、產品生產、市場開發、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包括了從需求預測、場地選擇、采購、運輸、倉儲及庫存管理、客戶服務乃至逆向物流等供應鏈所有環節。
從物流成本的構成內容來看,企業物流成本具有以下特點:
1.物流成本的分散性。企業的物流總成本分布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物流活動之中。由于物流活動是一系列運輸和倉儲狀態的轉換過程,使得物流成本既分布在企業內部的不同職能部門,又分布在企業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間,物流管理運作的這種跨邊界性的特點進一步增加了物流成本測算的難度。
2.物流成本的隱含性。在傳統上,物流成本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項目,與物流活動有關的成本費用常常被分解到企業的產品成本(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期間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中,我們很難看到物流成本費用真實的全貌并對企業發生的各項物流成本做出明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
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特征,即改變系統中任何一個要素,會影響其他要素的改變。要使系統中任何一個要素增益,必將對系統中其他要素產生減損的作用。這種現象在物流各功能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功能成本的削減會使另一種功能的成本增多。因此,在進行物流成本費用籌劃時就必須考慮整體的最佳成本費用,試圖降低物流活動中的某些特定成本對于整個系統而言并不是最優的,這可能會導致更高的總成本。
二、從供應鏈角度審視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上述分析可知,企業的物流成本具有隱含性和效益背反的性質。同時,企業的物流活動與包括原材料供應商、生產企業、產品分銷商、服務商和客戶等眾多個經營主體有關,物流成本不僅發生在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而且還發生在企業與各相關主體相互之間的關系界面上,因此,必須從各經營主體相互聯系的角度來考察物流成本。而供應鏈管理的作用就在于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業務協調戰略,整合供應采購、生產制造、分銷配送和服務等作業環節,在實現對顧客需求即時響應的同時,實現最少的庫存和最低的整體運作成本。
可以從以下方面認識供應鏈的角度考察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1.全面準確把握企業的物流成本。目前,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企業在采購、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和物品的實體與價值變化有關的費用,表現為企業會計核算資料中的一些與物流活動相關的費用記錄。如果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考察物流成本,則除了在本企業內發生的上述成本項目外,還要考慮包括原材料供應商、產品分銷商、服務商和客戶等眾多個經營主體為了和本企業共同完成經營對象的實體與價值變化而發生的有關支出,包括時間、資源,以及與可持續經營相關的要素投入,例如,外部形象與信譽,與外部客戶的良好關系等。這就使得企業的物流成本資料更準確,更全面,把握企業物流成本的全貌。
2.優化供應鏈伙伴的關系。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評價物流成本,不是僅僅以實際消耗情況作為評價的依據,而是在整個供應鏈范圍內進行成本的測算、分析和控制。這樣就可以將發生的成本費用追溯到產品、顧客或渠道,從而準確地反映各種產品、顧客或渠道對企業發展的貢獻,從而優選產品、顧客或渠道,建立良好有效的供應鏈關系體系。
3.合理分攤費用和效益。分工協作的現代生產使得一些活動的實施成本和效益在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的配比是不均等的。比如產品的包裝和條形碼的制作的投資主要由供應鏈上游企業承擔,這些企業雖然也能從中得到一定的收益,但這些收益與供應鏈下游企業的所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下游企業卻沒有或很少進行這方面的投資。再比如,信息共享可以給整條供應鏈上所有企業帶來效益,但由于信息主要來源于下游企業,下游企業就要耗費一定的人力、時間和資金,投入一定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來采集、傳輸和處理信息,而上游企業則不需要進行太多的相關投資就可以得到同樣的收益。鑒于此,一些企業一般不愿意進行供應鏈活動的變革,這將會使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受到損失。因此,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出發來評價物流成本,通過追溯成本的資源消耗和責任人,以及各參與方的收益,為成本和收益在渠道成員之間的合理分攤提供依據。
4.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和供應鏈的競爭力。由于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性質,單個環節、單一企業物流成本的降低并不意味著供應鏈物流活動的高效率。企業要有效地縮短商品周轉時間,僅僅本企業的物流效率化是不夠的,它需要企業站在系統的角度,關注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成本水平,通過協調與供應商、分銷商、運輸業者以及顧客等相關主體之間的關系,實現對各相關企業物流作業鏈的無縫管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馮耕中等:企業物流成本計算與評價[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宋華:物流成本與供應鏈績效管理[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3]Martin Christopher,John Gattorna.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and value-based pricing[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5
[4]宿曉:供應鏈成本優化模型的構建[J].財會月刊,2008
[5]宋則常亮:中國物流成本前沿問題考察報告[J].財貿經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