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我國高校擴招使得高校基礎設施供應緊張,而單靠政府資金或高校自身投入無法彌補基礎設施供需缺口,故有必要引進外來資金。BOT模式能夠解決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中融資困難、風險大和管理落后等問題,成為促進高校后勤設施建設和健康運行的有力保證。
[關鍵詞] BOT高校后勤基礎設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高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適應這種需求,各大高校從1999年開始擴招。2000年,我國普通本專科在校大學生為556萬人,2005年達到1562萬人,5年間擴招了1006萬。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到2010年普通本專科將達2000萬人,將再擴招438萬人。高校擴招除了要解決師資隊伍等問題,必須加強后勤設施投入。而我國高校后勤設施缺口太大,單靠政府投入和高校積累無法解決。故學校擴建資金主要來自銀行,而銀行貸款卻易引發高校債務危機。2007年全國高校進入償債高峰期,公辦高校貸款規模高達2500億,幾乎所有高校都有負債,個別高校瀕臨破產,如2007年3月吉林大學公開表明已欠債30億,向學校師生征集解決財務困難的建議,造成了惡劣影響。應盡快改革現有高校后勤設施投資經營模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BOT投融資模式可作為推進高校后勤設施建設的選擇。
一、BOT投融資模式簡介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即建設一經營一轉讓,主要是利用私營資金,由政府授予特許權,修建基礎設施(如公路、橋梁、隧道、電廠等),項目建成后允許投資者經營一定期限(通常10以上)。在此期間,投資者通過向設施使用者收取服務費來回收成本并取得回報,期滿后將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這種模式解決了政府資金短缺,使公眾獲利,也能使投資者獲得投資機會,有雙贏效果。
二、高校中適合采用BOT模式的項目
由于BOT項目屬商業運作,因此,高校的教學設施(指教學用的教學樓)、行政設施(主要是指滿足辦公需求的行政辦公樓)和教輔設施(如實驗室、圖書館、教學設備等)等回報率低甚至為零,回收期長的非經營性項目不適合采用。BOT主要適合可開展經營性服務的后勤服務設施和校辦產業,如學生宿舍、食堂、浴室、校內賓館、醫院、體育場、游泳館、活動中心、計算機房、鍋爐房以及科技企業等,這些項目本身風險小,建設周期不長,利潤雖不高,但有穩定的回報,且建成后它的利用率越高回報會越高,因此可采用BOT建設。而這些設施在采用BOT時也有差別。從表可看出BOT主要運于學生食堂、宿舍和浴池。在其他方面其適用性則較弱。
其他:醫院、計算機房、鍋爐房等
資料來源:社會科學學報,2003
三、高校后勤設施建設實施BOT項目可能出現的問題
1.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規。BOT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專門的法律法規體系,使BOT項目在具體實施中缺乏法律依據。目前主要參照《合同法》、《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操作。由于缺乏科學規范的操作細則,這使得BOT項目合作雙方隨意性增大,加大了雙方溝通成本。
2.缺乏從事項目管理的專業人員。BOT作為一種新型的項目組織管理方法,在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研究、規劃、招標、合同談判、項目實施、經營管理、收益計算與分配、業主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協調等方面缺乏人才。且BOT項目融資綜合性很強,涉及金融、投資、工程、法律、管理等多學科。這就要求項目操作人員不僅是某方面的行家,還須通曉其他專業知識。
3.學校和投資者的目標取向存在差異。投資者作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主體,投資目的主要為獲取收益;而高校還具有保持學校穩定的政治責任,在學生的教育培養上有特殊要求;同時,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高,許多學生來自貧困地區,學費、生活費的支付還有困難。故在項目經營和管理上,學校和投資者的目標取向存在差異,易引發矛盾。
4.政策與執行存在矛盾。BOT項目的移交是以承包商按協議規定的年限收回投資和一定的利潤為前提,而收回投資和獲得利潤又以宿舍的入住率為保證。若國家調整招生政策,壓縮招生規模,不能保證足夠入住率,將勢必影響協議的執行和資產的移交。
四、推動高校后勤BOT經營的建議
1.完善立法加強監督。應盡快制定有關BOT的法規、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將BOT方式的運用納入規范化軌道。依照相關法律、法規, 規范投資者行為,明確企業、政府及公民分擔后勤投資的義務和法律責任,維護各行為主體利益。
2.做好人才培訓和專業知識普及工作。要明確一個機構對BOT項目進行管理,做好BOT項目融資專門人才培訓和專業知識普及工作。這項工作可以由政府主管部門聯合或委托相關院校和研究機構培養,并由政府人事或勞動職業部門考核。
3.積極探索體系建設。在管理模式上,可以考慮自營,通過對項目的托管、承包、租賃等多種方式進行管理,尋找一條符合企業和高校發展的經營模式。BOT項目合同期較長,合同中不但要明確甲乙雙方在項目建設期間的權利義務,還要明確甲乙雙方在項目完成后使用期間的權利和義務。
4.鼓勵試點總結經驗。BOT是新興的投資方式,需進行高校試點。采用BOT模式的高校應具備一定管理水平,譬如西北工業大學后勤集團2007年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審核,審核專家組認為該集團按照ISO9001∶2000標準的要求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具有達到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持續改進的能力,不妨作為高校BOT試點。
參考文獻:
[1]鮑田原:積極推進高校后勤改革.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07,(2)
[2]張欣:BOT模式與我國基礎建設.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