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的執行力作為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和領導者職能的核心部分,能夠使企業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是企業提升業績、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因此,本文對企業執行力影響因素進行剖析,闡述企業執行力要素模型,從而提出提高企業執行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 執行力 因素 模型 提升策略
一、企業執行力的涵義
企業執行力是企業組織和個人貫徹落實企業決策的能力。霍尼韋爾公司總裁拉里·博西迪等人在被稱為企業執行力研究領域的“圣經”《執行》一書中指出:執行有三個核心流程——戰略、人員、運營,將這三大流程有機結合是執行的根本。兩位作者同時還強調:執行文化是有效執行的關鍵。
二、企業執行力要素模型
本文從企業運行機制的角度,將影響企業執行力的因素分為七個方面,并建立了企業執行力要素模型(如下圖)。
1.領導者是影響企業執行過程的最關鍵因素,在執行中起決定性作用。執行力是領導意志的體現,有效的執行是需要領導者親力親為的系統工程。一名執行型的領導者應當將企業的各個環節結合起來。領導者決定了整個團隊執行力的強弱,執行力的實施就是通過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和示范來推動的。
2.執行力文化是實施執行的平臺,執行力文化源于運營并作用于運營。有效執行的最終目的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執行力文化。這種執行力文化以企業的動態互動的組織結構為基礎,而這種組織模式體現出來的價值觀,就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組織執行力的效果和作用正是執行力文化的最終體現。
3.有效的制度規范是執行系統的中樞神經。要保持與提高企業的執行力,企業就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不是通過個人的自我約束,因為后者有太多的隨意性與不確定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用制度來規范執行力的標準、達到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狀態的目的,用制度統一員工與組織的執行力。
4.合理的組織結構是執行力的實施基礎。合理的組織結構可以使企業中各個部門運轉通暢,有效地協調人員之間的合作。組織的分工程度、管理的幅度、協作方式、組織內部控制關系等,都應充分考慮到企業戰略的需要,服從于戰略目標的實現。
5.可執行的戰略規劃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戰略是企業發展的雷達,它是以未來為基點、為尋求和維持持久競爭優勢而做出的事關全局的重大策劃和謀略。企業執行力的發揮必須以明確的戰略目標為基礎。
6.工作計劃系統是確保執行能力的基本因素。企業戰略規劃后,企業的運行便有了方向。在方向的指導下,對目標的分解就是把共同目標分解為企業目標、部門目標和員工目標,這可以體現出目標的層級關系,使目標有系統、有層次,讓執行更具有“可操作性”。
7.信息溝通系統是執行過程實施的保證。信息溝通系統包括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及企業與外部環境的信息溝通。完善的信息溝通系統保證組織內外進行充分的溝通,從而使企業獲得執行過程所需要的充足的信息,保證了企業執行過程的準確實施。
三、應用要素模型來提升企業執行力的有效策略
第一,培育領導者的執行力。領導者可分為高層、中層、基層領導者,對于三個層次的領導者,分別采取以下策略:
1.打造高層執行力。(1)選擇合適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選對人意味著企業領導者成功了一大半。正如GE前CEO杰克﹒韋爾奇所說,“管得少,就是管得好”,而其中管得少又管得好的關鍵就是用人。(2)強化自身的執行能力。企業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高層管理者的知識和技能層面上,更重要的是高層管理者必須具備執行能力。(3)培養部屬的執行力。最高執行者在自己具備執行能力的同時,而且還應訓練一批執行人才。(4)溝通推進執行。高層管理者應通過告訴下屬其工作目標、對他的期望從而啟發下屬認識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使下屬產生動力努力去做好,從而提高團隊的執行力。
2.塑造中層執行力。中層管理者是一個特殊的層次。他們既是一個管理者,又是一個具體的執行人。中層領導者必須強化自身以下能力:(1)領悟能力。理解高層領導者的戰略目標,并以此為目標把握工作的方向。(2)指揮能力。為使部屬按共同的方向執行制定的計劃,中層領導者應當做好工作分配、使下級明確目標等,最終提升企的執行力。(3)協調能力。中層領導者的協調不僅包括內部上下級、部門與部門間的協調,也包括與外部客戶、關系單位等的利益協調,任何一方協調不好都會影響執行計劃的實施。(4)監控能力。監控就是追蹤考核,確保目標的達到、計劃的落實。但是,監控若是操之過急或是力度不足,都會產生反作用。
3.營造基層執行力。(1)抓好現場執行工作。企業的主要活動都是在現場完成的,企業執行力的強弱在現場能夠很清楚地展現出來。(2)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基層執行者來說,他們應該循循善誘,耐心細致地指導員工完成任務。(3)把握現場管理的細節。基層管理執行者應當深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指導與控制員工的活動,從而為員工提供恰當的工作方法。
第二,培育執行力文化。1.講求速度:崇尚行動,雷厲風行,允許小的失誤;2.團隊協作:溝通直接,拒絕繁瑣,各司其職,分工合作;3.責任導向:提倡“領導問責”,出了問題要找出其原因并分清主要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信心;4.績效導向:拒絕不干事和無作為,關注結果,賞罰分明;5.繼承文化:對企業中優秀的傳統、規章及成果要注重繼承,繼承基礎上的革新才會事半功倍;6.用人文化:以人為本,任人唯賢,量才而用,實行崗位競聘,挖掘人的潛力,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拉里·博西迪拉姆·查蘭編著劉祥亞譯: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