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艾倫輻射帶和星系環境輻射
由于暴露于范艾倫輻射帶和星系環境輻射中,宇航員無法幸存于太空之旅。騙局論者暗示,一次代號為Starfish Prime的實驗是一次試圖中斷范艾倫輻射帶的失敗嘗試。
疑問:月球的高度在范艾倫輻射帶的10倍之上。太空飛船在短短30分鐘內通過范艾倫輻射帶,它的鋁制船體能使宇航員免于電離輻射。但是,即使是范艾倫輻射帶的發現者詹姆斯·范·艾倫博士,也反駁稱在“阿波羅”任務中宇航員所受的輻射程度太過危險。機組人員攜帶的放射量測定器顯示,宇航員所受到的輻射,相當于生活在海面3年所受到的環境輻射之和。
解答:輻射實際上能證明宇航員登陸了月球。伊雷娜·施耐德報告稱,9次離開地球軌道的“阿波羅”任務中,36位宇航員中有33位患有早期白內障,且已被證明是由于太空之旅中宇宙射線輻射引發。然而,僅有24位宇航員離開了地球軌道。至少39位前宇航員已患有白內障。其中36位參與強輻射的任務,如“阿波羅”登月任務。
膠卷受到輻射
疑問:任務中所攜帶的攝像機膠卷受到輻射的影響,可能會引起影片模糊。
解答:金屬容器中存放的膠卷能避免輻射引起的影片模糊。此外,無人月球探測器如繞月人造衛星和“月球3”號攜帶的膠卷并沒有因此而模糊。
月余表溫度與膠卷
疑問:月球表面在白天非常炙熱,相機膠卷可能熔化。
解答:在大氣中,不直接接觸就無法有效地將月球表面熱量加至設備(如攝像機)上。在真空中,僅有放射物仍能傳熱。徹底了解輻射傳熱的物理學知識,并正確使用無源光涂膜和油漆就足以控制攝像機中的膠卷溫度。登月艙的溫度也能采用類似金色涂料加以控制。另外,正午時月球表面并沒有變得非常炎熱,而且“阿波羅”登月行動都發生在月球日出之后不久。長時間停留的時候,宇航員并沒有注意到隨著太陽繼續上升及表面溫度的升高,而造成的太空服冷卻負荷的增加,因為被動和主動的制冷系統很簡單地就對付了增加的冷卻負荷。膠卷沒有置于直接的陽光照射下,因此不會變得過熱。
此外,所有登月行動都發生在月球白晝期間。月球上的1天大約是地球上的29天,因此1個月球日(黎明到黃昏)持續近15天。因此當宇航員著陸月球表面的時候,沒有日出或日落,大多數登月任務都是在1個月球日的前幾個地球日完成。
太陽耀斑的爆發
疑問:“阿波羅16”號飛船的機組人員在飛向月球時本不能幸免于太陽耀斑的爆發,“他們本應被烤干了”。
解答:如此巨大的太陽耀斑發生在“阿波羅16”號飛船飛行過程中。1972年8月,出現強大的太陽耀斑,具體發生在“阿波羅16”號飛船返回地球之后、“阿波羅17”號飛船飛向月球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