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生命現象,人們總認為它神秘莫測。即使是關心者,也往往因那些蛋白質、肽鏈、核糖核酸、基因、遺傳密碼等等復雜的結構和深奧的功能所苦惱。
誠然,生命現象本身是十分復雜的,因此構成了生命科學的高深。但是,對它直接做元素問題來探討,那么它將變得簡單多了。
新學科的誕生
生物是從低等進化為高等的,今日的復雜生物就是由億萬年前的簡單物質發展而來的。元素稱得上是生物的基礎,它們在生物的生長、發展、衰弱、死亡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磷,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它的某些化合物是人體內部的能源“供應站”。所有的食物在人體經代謝一氧化反應之后,所釋放的能量除一部分以熱能形式失散于體內之外,其余大部分則被同時發生的吸熱反應所利用,并儲存于某些特殊的化合物中。這個現象,與我們將電能儲于蓄電池的過程十分相似。研究發現,這種蓄電池般的特殊化合物,竟然全是有機磷化物,以三磷酸腺苷為代表,遍及人體各部位。以后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再由有機磷化物氧化供應。
又如鎂離子,它能激活人體中的許多酶,一旦人體內的鎂離子濃度過低,蛋白質的合成就會出差錯或中斷。某些地區食道癌發病率高,很可能就是那里的土壤缺少鎂離子的緣故。即使是植物,它的葉綠素中也含有大量的鎂離子,進行光合作用離不開它。為此,人們稱鎂離子為太陽能的最好轉換器。
被譽稱為“生命火花”的鋅,它包含在許多蛋白質之中,也是大多數酶的必要組分,能激活腸磷酸酶及肝、腎過氧化氫酶,又是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元素。心臟病、肝脾腫大、性腺功能減退和癌癥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與鋅在人體中的含量不正常有關。體內缺鋅的兒童,常表現出食欲不振、味覺不靈敏、身高和體重都差。甚至在眼睛里也含有高達4%的鋅,看來它對視覺必有特殊的效用,可惜至今尚未明確。
此外,人們了解到鈷是維生素B12的一個必需的組分:維生素B12由細菌生成,且為哺乳動物生長所必需。人體內缺乏鈷,腸道細菌便無法合成維生素B12了。其次,有些酶催化反應,也需要維生素B12作為酶的輔因子,例如參與核糖核酸的合成。而核糖核酸與神經纖維的功能有關,因此缺鈷時就會引起神經退化。醫生們認為,它很有希望成為治療某些神經系統疾病的基礎元素。鈷還能防止脂肪在肝中積累。根據研究,青光眼急性發作時,血中鈷含量往往會減少,而采用“鈷食”療法能使患者的眼壓很快恢復正常。
從以上的事實可以看出,生物體內的元素含量雖少,但它們的作用和功能確實對生命現象有巨大的影響,成為生命科學所不能忽視的一個方面。近年來,這方面的研究,已逐漸形成了一門嶄新的學科。因為人們通常都把鐵、銅、鋅、錳、鈷、鉬和鉻等金屬元素的離子及它們所合成的絡合物(它們的結合沒有像化合物那么緊密,而像是聯絡在一起的物質),列為無機化學的研究范疇。所以這一門研究生物體內無機物與生命現象的嶄新學科,被稱為生物無機化學。
犀利的武器
生物無機化學一般從研究小分子(例如鉀、鈉、鈣、鎂等離子)對生物體的作用入手。
例如蛋白質,它是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生物體各種組成部分的自我更新或新陳代謝,歸根結底是通過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來實現的,而這些化學反應幾乎又都是在一類特殊的蛋白質——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的。至于酶,鎂、鋅、錳、銅等金屬元素是它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酶作為催化劑,其催化效率高得驚人。例如同樣是使過氧化氫分解成為氧氣和水,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化工廠中常用的無機催化劑高出1000萬倍!其實,這還不算突出的,某些酶的催化效率,甚至比催化相同化學反應的非生物體催化劑高10萬億倍!換句話說,在相同的條件下,用普通催化劑催化需要1年甚至100萬年才能完成的化學反應,用酶催化則只要1秒就成了。
只要我們真正弄清金屬元素和酶的結構、關系,十分有希望人工合成出高催化效率的酶,使化學工業發生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這方面工作,在固氮制肥料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成績。
不僅如此,如果進一步根據遺傳工程學,把固氮基因轉移到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根系的細菌中去,就能使它們獲得大豆那樣的固氮能力,為作物提供氮肥。還有人設想,把固氮基因干脆轉移到動物甚至人體的腸道細菌的細胞中去,以實現由腸道細菌利用所固定的氨態氮來制造氨基酸、蛋白質等,達到部分自造營養,減少食量的目的。這并非是天方夜譚,因為白蟻和船蛆就早已具備了這種功能,它們的腸內都有固氮細菌,所以能靠含氮量很低的食物生活。人的腸內也可能有固氮細菌,只是固氮量很少罷了。這方面的設想,現在已有人在蠶絲生產上做努力。如果最終能把產生絲蛋白的基因引入細菌細胞中,使它具備合成絲蛋白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在發酵罐中生產蠶絲,大大縮短生產周期,并使整個生產實現工業化。
當前,由于環境受到污染,造成了我們生活環境的惡化,某些化學元素進入人體引起的危害,也是大家熟知的事實。例如汞,它是水俁病的根源;鎘積聚在。腎臟、動脈和肝中,則會干擾某些需鋅的生物酶的作用。現在,通過生物無機化學的研究,科學家已經找出其中的原因。原來,由于鎘和鋅的化學性質相似,而鎘對某些腎組織比鋅有更大的親和作用,因此它能不可逆地取代鋅,從而改變了依靠鋅的一切生物化學反應,最終引起尿蛋白癥、糖尿病、水腫甚至癌癥等病癥。此外,像鍺中毒,主要是因為它會引起水平衡失調,積存在脾中就會縮短壽命。所以,研究化學元素的作用,將有助于防治因環境污染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生物無機化學的研究表明,食鹽在人體內的作用主要由鈉離子實現,它能調節血液的酸堿度,使其維持恒定,以適合于細胞的新陳代謝。最近,關于食鹽的研究更有驚人的發現,利用食鹽可以選擇嬰兒的性別。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圣心醫院和巴黎皮埃爾·瑪麗·居里研究所,分別取得了選擇成功率達80%以上的成績,但在他們的報告中,他們所采用的辦法卻出奇的簡單。其基本原則是,欲生男孩,未來的母親在懷孕前應多吃一些咸食物,以增加體內的鈉和鉀的含量;欲生女兒的,就多吃乳酪、牛奶、雞蛋、未發酵的干酪、甜黃油以及含鈣和鎂豐富的食物。這些研究者認為,這些食譜能對卵巢產生化學影響,卵巢又將影響到卵子對精子的選擇,從而組合成男或女的染色體,最終孕育成男嬰或女嬰。
根據一些研究報告,食譜法還可用來避免某些遺傳病。例如血友病,它只遺傳給男孩而不遺傳給女孩。某對可能生下血友病嬰兒的夫婦,在醫生指導下照食譜飲食,最后產下了一個女孩,因此避免了將血友病遺傳給后代。
生物無機化學在探索生命現象中所初步顯示出來的非凡作用,已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它的前景未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