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點評
吳聲
凡客誠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事務總監
北京電子商務協會顧問《網商十年》專題最讓人感慨的不是英雄輩出,而是如凡客誠品創始人、 CEO陳年所說:形勢比人強。人們應該都記得瀛海威,如果再堅持一年半載,會不會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但歷史沒有如果,現在為人所熟知的是新浪、搜狐、騰訊、網易、盛大。談電子商務,同樣滄海桑田?,F在有幾個人記得美商網呢? 8848的高度貌似是個偉大的愿景,但事情的正確未必代表結果的理想。正確的事情必須在正確的時間由正確的人去做,這是一條簡單之極的商業箴言,要理解并付諸實踐卻不容易。陳年做電子商務幾乎十年,從卓越網、我有網到 VANCL,真正成就他的到底是什么?也許,陳年和我們見證的這個十年,是技術、市場、理念、文化綜合提升的十年,也是個人、行業與大時代共同成長的十年。
回顧中國的網商十年,無論是市場培育、消費者教育,還是行業環境的發展,乃至政策體系的配套完善,都是正常合理的。第三方快遞逐步規范,物流體系越來越發達,支付體系越來越成熟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些配套支撐,還會不會有現在蔚為壯觀的 B2B或B2C。
市場比我們任何一個人的聰明之處在于它會自動尋找可能的機會,并把機會變成現實。網絡時代,人們對快捷便利的要求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要求,因此電子商務成為市場的爆發點自然在情理之中。而金融危機更是進一步放大了網購逆勢飄紅的效應。所以,卓越、當當之于圖書音像,京東商城之于 3C、數碼, VANCL之于襯衫、 T恤,紅孩子之于母嬰,淘寶之于無所不賣,阿里巴巴之于中小企業等這些“網商”的價值在存續。電子商務是不是剛性需求,這是問題嗎?被繁榮,當繁榮,這是趨勢,也是結論。
當然,所有的網商都要面對可持續盈利的問題,這種基于價值創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把問題交給第二個十年。
上期封面回顧
“網商”十年
改變中國的新商業力量
電子商務是不是剛性需求?十年前并不是。但在今天,正逐漸是。
在中國,上億人與電子商務、與“網貨”息息相關;幾千萬人與“網商”利害相連。在市場經濟成熟的美國,各行業前三大公司掌握著絕大多數的市場和資源,基本上所有的電子商務都是為這些大公司服務的。與美國不同,中國 99%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與中小企業共同成長,這就是電子商務獲得成功的民意土壤。
電子商務不僅改變著中國采購業、零售業市場的生態,也在逐步改變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安蛔鲭娮由虅?, 5年后你會后悔! ”在首屆網商交易會上,馬云如是說。與其說是鼓勵,似乎警醒與威脅的意味更大。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中國式的營銷,阿里巴巴集團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即便是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承認阿里巴巴是中國電子商務的代言。發展十年以來,他們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之路。阿里巴巴以中小企業為基礎,鏟平了阻礙行業發展的三座大山——用戶、配送、支付,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淘寶網、阿里巴巴網、支付寶,這三大體系不僅成就了阿里巴巴,還成就了中國電子商務生態圈,成為這個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電子商務已經從模仿到摸索、從摸索到創新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在這個領域,中國人第一次獨創了一種為國際所認可、并且可以和 Google、Amazon、Yahoo、eBay相比肩的商業模式。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電子商務的未來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