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網總裁 張向東
企業、政府在互聯網的投資每年花掉都是幾百億,花掉的錢積累成了某種東西,我們把它抽象成一種“互聯網資產”。這種東西對于企業來說是每天都產生經濟效益的,或者是給企業帶來營收,或者是加強他的客戶關系,或者是提升內部的效率。從經濟學來說,這些投資所積累起來的東西已經變成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把它提升到一個高度。
能夠把“互聯網資產”提升到一個高度,整個社會都會對“互聯網資產”有一個更重視的態度,同時企業也會更愿意在里面增加投入。最終企業會受益,整個社會會受益。因為互聯網代表著經濟效益,是一種高新技術的代表,更廣泛地使用互聯網意味著國家會更加有競爭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 王建翔
互聯網資產的保護意義非常重大。
首先國民要提高對“互聯網資產”保護的意識和價值的認識;第二,要完善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第三,加大我們對“互聯網資產”的宣傳和保護;第四,加強培訓。不僅是互聯網本身的知識,對“互聯網資產”保護的認識培訓,包括互聯網的升級、應用開發方面也要加強培訓,更快地拓展、擴大互聯網的資產。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黃澄清
到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跟能源、交通一樣重要的生產要素。政府號召要把低附加值的資源消耗型的制造業向高科技的服務業去轉型,無疑互聯網是一個催化劑。在互聯網這么重要的一個大背景下,我們對互聯網的認知,或者對它的重視有沒有它實際作用那么高,是被低估了。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專家 教授 姜旭平
希望企業能夠重視網絡資產的建設,加大網絡營銷的投入,而且特別要強調一點,這種投入、保護和優化的核心不在于它的技術投入多少錢,而在于他把技術和主營業務結合起來,如果能夠結合得好的話,可能這個資產就會得到很大的弘揚和發揮。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伙人 洪衛
我覺得尤其在現在的經濟背景之下,應該有憂患意識。一家企業假如要被別人所認識,它必須走到資本市場,比如我要到美國去上市,到其他地方上市,讓風險投資家認識一個營銷模式,這是一個突破點。這時我們要做什么?風險投資人要做一個調查,除了財務調查以外,還做信息安全技術的專業人士的調查,這里頭就會涉及到互聯網資產保護,它的意義何在?
反過來講,當你收購了一家可能很有潛值的企業,收購完了,你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做信息系統和網絡的保護,你的收購是不是非常成功?或者你收購之后發現它可能隱含著很大的風險。這是我對“互聯網資產”保護方案的理解——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