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本市場的繁榮使其很快就要面臨下一步的選擇了。
與“更快,更高,更強”相反,由英特爾主導提出的“上網本”概念原本就是逆潮流的。但卻很巧妙的迎合了市場需求,目前的市場開局也正應證著這個觀點。
上網本的本質是把部分個人電腦的應用剝離出微型計算機平臺整合成獨立的產品。個人電腦的普及必然帶來一個“去平臺化”的數碼產品市場,在這個市場里,平臺退居幕后,用戶關心的是應用功能的實現和服務。上網本正是這樣一個市場的寵兒。
上世紀中期,IBM在創造個人電腦概念后也催生了臺式電腦、膝上電腦和掌上電腦的概念以及產品的成熟。那時候,電腦還是一個用于管理、創作和編輯的平臺型設備。而“上網本熱”則正式宣告了一個IT應用的消費時代的到來。這得益于電腦硬件價格的下降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在上網本和3G一起剛剛掀起一輪新的數碼商業熱潮時,我們已經可以開始展望下一步的未來了。
光明的前途
上網本把個人電腦的平臺屬性剝離,把相對集中相關的應用整合在一起。這種產品思路上的突破帶來了市場積極的回應。根據IDC提供的數據和預測,2D09年中國上網本銷量將超過190萬臺,達到筆記本市場銷量的12%;計世資訊則稱,該規模為202萬臺,和2008年相比同比增長高達124.4%。2008年,中國市場上網本銷售量為90萬臺。
除此之外,上網本的利潤也高得驚人。據業內人士介紹,接近100%的利潤正是各廠商沖破英特爾12寸屏幕底線的根本動力。
對比一下其他移動網絡終端設備的市場軌跡,無論是智能手機、PDA還是早期的掌上電腦(palmtop),都因為價格和高技術門檻導致了市場供給的有限。而相對于臺式個人電腦的性能,移動設備的優勢也不明顯,也使市場需求大打折扣。上網本的發展過程,與這些并不一樣。有趣的是,上個世紀末興起的臺式電腦攢機市場倒是給上網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參照系。
事實上,上網本的熱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上網”或者“3G”的概念。而是大量3000元以下的筆記本電腦進入市場,對收入層次不高的用戶來說,意義很大。早在兩年前,“1999元的神舟筆記本”就給這樣的產品策略提供了分析樣本。
對于上網本的另一大重要元索——3G模塊的置人,也有一個參照系:中電飛華。
中電飛華是由國家電網公司控股的虛擬ISP,采用的技術是用電網線路傳輸網絡信號。中電飛華以完善的電網線路為優勢,通過購買原網通和電信的帶寬資源運營互聯網接人。中電飛華在老式房屋住戶和租房用戶中的市場占有率很高,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低廉的資費和不用安裝電話或重新布線的便捷。對于3G上網模塊,目前可以更便捷地讓用戶接入互聯網,且性價比更好。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賣點。要知道,大多數人的大部分上網時間,還是端端正正坐在桌子前的,不過即使是這樣,3G無線上網還是給了他們更舒服的解決方案,一如之前家用無線路由器的熱銷。
正因為如此,無論是“上網本”概念還是“3G無線上網”概念,都因市場需求而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另一方面,由于組裝上網本的技術門檻低、利潤高,“山寨”廠商會充分地介入,市場供給將不成問題。
借鑒攢機市場后來的發展狀況,上網本會不端地拓展筆記本電腦用戶的市場劃分,在二三線市場中大有作為,并且普及筆記本電腦和互聯網應用,而且其高額利潤空間會逐漸被壓縮到合理水平。這樣會連帶著周邊很多產業的繁榮,這是“上網本熱”對整個產業最大的意義所在。
品牌的格局之變
2009年4月15日,中國移動聯合長城、宏基、聯想等PC廠商在京召開了中國移動G3筆記本上市發布會,正式公布了其未來的3G上網本戰略。而中國移動與各大Pc廠商聯合推出的集成TD模塊的3G上網本也在此次發布會上正式亮相。
事實上,在這個新聞發布會之前已經有大量的品牌上網本投放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然,同樣取得優異成績的還有那些作坊式企業生產的所謂“山寨上網本”。
山寨上網本的問題是大廠商難以回避的問題,誠然在質量和功能上品牌產品顯然完勝。但消費產品市場從來都不是技術先進一定能取勝的。
面對這個問題,國內某電腦生產商銷售主管告訴記者:“上網本的市場規模足夠大,這塊蛋糕大家都有份,都能吃飽。”這可能代表了很多品牌上網本廠商對“山寨”的看法。但即便是這樣,品牌上網本還是要面臨和山寨上網本的市場競爭。而在這場競爭中,市場定位不清晰以及核心競爭力不明顯的問題仍然尷尬地存在著。
移動內部資深專家尚斌在博客上撰文表示,G3上網本的目標客戶群分四類:高校學生,初、高中學生;商務人士,行業客戶;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年輕進城務工人員;農村特定群體。這個幾乎概括了整個個人電腦用戶群的分類方法非但沒有指出G3上網本的競爭優勢,而且對于后兩類人群,顯然會更親睞于山寨上網本的廉價和方便的銷售渠道。
這樣一種觀點反映出品牌上網本在這個并不高端的市場上所感受到的困擾。幸運的是有運營商的合作,給了他們在這一領域堅持下去的動力。但以往新興市場的“圈地運動”和帶有對抗性的市場競爭,在上網本這個領域目前幾乎沒有出現。這不得不說是因為山寨上網本的強大活力。
與此同時,市場還有攪局者介入。NVIDIA一位高管曾向記者表示,要“還上網本強勁的圖形圖像游戲功能”。NVIDIA想利用自己卓越的圖形數據處理平臺打造下一代的上網本,在輕薄便攜的基礎上實現高性能的娛樂和數據管理功能。
上網本市場剛剛繁榮起來,就要迎來第一次格局的調整。而這種品牌的尷尬,很可能是這次格局變化的重點。
未來:加法還是減法
上網本的產品定位其實是居于智能手機和經濟型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探討這樣一個產品誕生是因為給智能手機做加法還是給經濟型筆記本電腦做減法意義已經不大。但不妨想一想,未來上網本這個產品,會在目前產品的基礎上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按照前面所提到的NVIDIA的思路,上網本需要做加法,在現有的網絡終端平臺上添加更強大的影音娛樂處理能力,并把這些與互聯網應用結合起來。但其實上網本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就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目前“上網”為核心的功能不完全筆記本電腦這樣一個定位范圍不斷下探筆記本電腦的價格底線。
這樣,在未來上網本市場中,會分化出兩條產品線,一種定位與現在的上網本相同,功能簡單,組裝容易,市場供應量大;另一種則位于上網本和經濟型筆記本電腦之間,主打互聯網影音娛樂。兩種產品的相似之處在于都是功能不完全的消費型筆記本電腦,但是功能偏向不同,所以對配置和電腦構架的要求也不同。
后者的市場需求在于,當互聯網增值應用足夠繁榮時,能以很低價格購置一臺專用來享受互聯網娛樂應用的終端設備。這對用戶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對于準備配置雙電腦的中高收入人群來說,一臺工作一臺娛樂,節約成本物盡其用,何樂而不為?
這樣的分化也解決了大廠商對于山寨上網本沖擊市場的困擾。移動互聯網娛樂終端對兼容性和散熱等等性能優化的要求很高,相對來說生產門檻提高了。大廠商能夠從容地發揮自己在設計技術和工業制造上的優勢。而山寨上網本以發達的貿易渠道和低廉的價格把筆記本電腦和互聯網普及到各個角落。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除此之外,可以想象:傳統的功能全面的中高端筆記本電腦將越來越具備臺式機替代品的地位,將個人臺式電腦市場占領;而攢機市場會轉而向工作站發展;如同前幾年個人電腦市場逐步淘汰CRT顯示器一樣,普通性能的組裝臺式電腦很可能被淘汰。整個個人電腦業務的格局會因上網本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的蝴蝶效應而顛覆并重組。對于更上游的硬件廠商來說,需要面對的挑戰和需要抓住的機遇還有很多。
對于未來這一切的構想,有賴于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增值服務的產業升級。而歸根到底,還看運營商。
運營直的勝到
事實上,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在上網本這個市場上,最終的勝利者始終是運營商。
包括中國移動G3上網本體系在內的運營商策略,意圖都在于通過推廣廉價個人電腦以推動移動網絡的使用。而機緣巧合,上網本在以廉價筆記本電腦的身份挖掘之前個人筆記本電腦潛在用戶時,這種運營商樂意看到的繁榮毫不費力地到來了。那么,當目前的潛在用戶所剩無幾時,最好的結果莫過于那時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體系已經全面而規范地建立起來了。這樣,目前的上網本用戶將來就是移動互聯網ARPu值的貢獻者。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商業模式。
但如果那個時候,大家發現移動上網也不過如此,甚至只把3G上網卡作為家用網絡接人的一種替代方式。情況又會如何呢?
這大概是運營商唯一要面對的瓶頸了。互聯網,無論是固態還是移動的,其商業價值在于附加于平臺之上的增值服務。中國的cP和SP過去十幾年的風風雨雨給上網本的下一步策略以預示和警醒。如何建立起完整的,圍繞運營商的,滿足用戶需求的增值服務體系,至始至終是運營商到達成功的坎坷的最后一公里。
除此之外,一馬平川。
毫無疑問,在執行推廣上網本的策略中,各運營商都能在低風險下獲得大收益。這是因為市場低層次的需求長期沒被滿足。這項繁榮還會持續很久,在廉價筆記本這個市場接近飽和前,運營商不妨直接把眼光放到下一個階段,提前做好布局和準備,為最后一公里作好萬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