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典型銥金筆內襯桿結構案例,從尺寸、結構、裝配方式等方面對銥金筆內襯桿進行論述。分析現有銥金筆內襯桿結構存在的優、劣勢,從材料、結構的可延伸性、裝配成本等方面綜合思考,設計出旋轉合筆式內襯桿結構,以及旋轉式內襯桿結構在銥金筆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對于銥金筆產品設計的創新具有一定實際意義。
[關鍵詞] 銥金筆 內襯桿 產品設計
一、內襯桿結構設計簡介與存在的工藝問題
內襯桿按部件可分為:(1)筆套內襯桿。(2)筆桿內襯桿
1.筆套內襯桿
筆套內襯桿可分為兩種方式:一.膠配方式 二.緊配方式
(1)膠配方式 。內襯桿與外桿套采用膠配安裝,具體內襯桿做法,如圖1所示:
①段的長度略小于套口圈的總長度,定位以套口圈做定位,定位方法采用a與b的臺階卡在套口圈的內邊緣,a段含有內螺紋,主要用于旋轉合筆式使用;
②段位主要的膠配段,是將外筆套與筆套內襯桿膠配牢固,主要作用一是防止裝配完成后的筆套內襯桿與外筆套之間發生轉動,二是增加上套的整體受力面,防止因為只有套口圈與外筆套膠配受力、在插拔的過程中發生脫膠;
③段是筆套的外飾部件如頂帽、頂圈、筆夾等與筆套、筆套內襯桿裝配的部分,其長度取決于外筆套頂飾部件的總長度;b與c得臺階應低于外筆套的上端,c段在理論上可采用外螺紋或塑料件內翻邊兩種裝配模式。外螺紋的裝配方式主要是與金屬裝飾部件螺紋互配,其優點是可以節省內在定位塊零件,裝配裝成可以擺脫對膠水的依賴,缺點是螺紋互配固定點受力較大,且上套部分的總長也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長度,不利于后期的延伸開發,裝配過程中過于依賴膠水,容易產生脫膠現象影響產品質量。塑料件內翻邊的裝配模式,如圖2所示:
(2)緊配方式。內襯桿與外套采用螺紋緊配方式安裝,即內襯桿上設有卡點①與筆項上卡點互配。在頂帽與筆套結合處設有定位塊零件,定位塊設有內螺紋,將定位塊與筆套緊固膠牢,內襯桿②處與定位塊采取螺紋緊配。內襯桿與外套采用螺紋緊配方式安裝,具體做法,如圖3所示:
此種結構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內襯結構方式,其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模具通用性強、成本低,缺點在于:1.當鎖點設計不合理時,很容易產生上下桿套離縫現象。2.在反復插拔過程中,由于受力點集中在卡位上,筆項上的卡口很容易在插拔過程中將襯套帶出,造成襯套脫落現象。
2.筆桿內襯桿
筆桿內襯桿的裝配方式比較簡單,如圖4所示:
(1)段端口內壁設計有螺紋,既可以設計襯桿是與襯桿互配,也可以在無襯桿時直接與中接螺絲或全連體筆項外螺紋互配;
(2)段設計有外螺紋,主要是與尾帽等尾部裝飾件的內螺紋互配,筆桿內襯桿在設計時應著重考慮兩個方面:①筆桿的長度 筆桿的長度決定了筆桿內襯桿a段的長度。設計時a段的長度小于筆桿長度,約1mm左右 ②尾部裝飾件的總長度 尾部裝飾件的總長度決定了筆桿內襯桿b段的長度 b段的長度從裝配意義上講不適于過長,b段過長導致尾部等部件互配繁瑣,但是b段又要具備一定的長度,方便裝飾圈等部件的裝配,筆桿內襯桿a段的造型決定了外套筆桿的造型,但是假如采用襯桿互配的做法即可做出標準化的內襯桿,即襯桿做同心度和長度定位,內襯桿的造型不影響外套筆桿的造型。
綜上所述是兩種常見的筆套內襯桿結構。在使用塑料內襯桿時,上套部分的長度基本確定,頂帽、筆套、套口圈之間的比例分割可以變化,塑料內襯桿在設計之初就應考慮到使用的出水系統的種類、合筆方式以及表面工藝。這三個方面決定了筆套內襯桿的粗細、模具的設計難度等因素。
二、旋轉合筆式內襯桿結構設計
1.銥金筆內襯桿存在的工藝問題,解決方法探討
通過以上對銥金筆內襯桿結構存在問題的分析,設計該螺紋旋轉式內襯套結構。該設計襯套插拔式可以在筆套內襯桿的內部設計出螺紋,使襯套直接與筆套內襯桿螺紋配合,螺紋旋轉式可以在筆套內襯桿下端口處設計出粗牙螺紋,使之與筆桿螺紋互配;如圖5,圖6所示(另見附件1)
(1)段端口外壁設計有螺紋,與頂帽內壁上、頂帽飾圈的螺紋互配。此處為筆套與內襯桿接合的主要受力部分。
(2)段是與外套接觸的裝配段,起著支撐外套的輔助作用,b段的長度小于筆桿長度,約1mm左右。其優勢在于:①內襯桿的造型不影響外套。外套在形態設計時,受其結構影響不大,具有較大的延伸空間;②可裝配較多的裝飾圈,即滿足外觀美學形態需要,有利于設計工作者更好的發揮創意,做出美觀的造型,延展空間較大,且在后期的投產過程中不存在增大裝配成本的隱患。
(3)段,一個作用是作為外露的裝飾圈存在,另一個作用即是作為外套部件的定位卡點,作為外套與飾圈的定位卡點,與a處共同將筆套與襯套固定。
這樣裝配的好處首先是省去了上膠水的過程、無論在出貨和裝配的過程都大大簡化,其次是整體的受力比較安全,這種裝配方式使得后期的質量不存在脫膠的隱患,最后是使用這種裝配方式可以節省內在定位塊這個零件,降低零件成本,簡化裝配步驟。
安裝流程為:①.套口飾圈,在a處將套口飾圈滑入c處;②.筆套,順次將筆套從a處裝入;③頂帽飾圈,再將頂帽飾圈從a處裝入;④頂帽,將頂帽內壁螺紋與a處外壁螺紋互配并固定⑤頂片,在頂帽端口裝入頂片。
內襯桿結構設計與內襯套設計同理
a段作為襯桿與下桿的定位卡點。為此內襯結構的主要受力點
b段外壁設有螺紋,與尾帽、尾帽飾圈內壁螺紋相配合,尾帽飾圈外壁上設有螺紋,在反插時與內襯c處內螺紋配合。a段長度小于筆桿長度,約1mm左右。
安裝流程為:①.筆桿,將筆桿從b處滑入a處;②.尾帽飾圈,順次裝入尾帽飾圈;③尾帽,將尾帽內壁螺紋與b處外壁螺紋互配并固定。
三、結語
該設計解決了生產操作中的一些實際性問題:
1.裝配一體化,針對我國目前制筆行業生產現狀,統一操作步驟,簡化了裝配過程,進而降低裝配成本。提高裝配效率。
2.節省內在定位塊這個零件,降低零件成本,減少采購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率。
3.避免了在生產過程中,以及銷售到客戶手中,出現的脫膠、襯桿脫落等質量問題。
4.解決了傳統螺紋內襯桿結構對整體筆桿造型的影響,使筆的整體造型更加豐富、有利于整體美學設計的可延展性。
5.有利于成品檢驗部門及時發現結構問題,并進行即時修理、返工。
參考文獻:
中國制筆協會.自來水筆制作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