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專業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實現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標,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要結合專業特點、職業文化,通過課堂教學、實訓實習、日常活動管理等各個環節,加強專業文化建設。
[關鍵詞] 商務英語專業 專業文化 職業文化
一、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現代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決定了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應遵循職業崗位能力為本位的原則,強調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發展。然而,企業對人才的渴求,校企人才的供需錯位,暴露出我們目前教育的癥結:專業知識教育多于專業素質教育;專業技能教育強于專業觀念教育;注重校園教育共性,忽視教育與職業的銜接;注重培養能力,輕視塑造精神。
高職教育具有較為明顯的職業定向性和針對性,每一個專業都明確地指向一個或多個職業崗位,這就要求不同專業根據職業崗位情況,確定其具體的知識、能力結構和職業素質要求,將專業培養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個性化,凸顯市場性,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崗位競爭能力。在專業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觀念的轉變、心理上的轉變、行為的轉變,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人生重大角色轉變,培養職業能力,樹立職業價值觀,為相關行業培養出合格的準職業人。因此,在高職教育中建設與行業對應的專業文化,也就成了實現育人目標的必然。
二、影響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文化構成的因素
1.職業文化因素
專業文化是師生圍繞某個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而共同遵守的核心價值觀和共同的價值取向。它包含了師生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乃至對專業教育的認知,對專業中每個人的行為形成潛移默化的指導與規范。專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與行為準則都應來自相應的職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建設專業文化重要的借鑒內容,對應用型高等教育來說,行業用人標準影響著專業育人標準,從這點上看,專業文化建設必須吸收行業文化的精髓。構建專業文化不能脫離企業文化。因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高素質” 職業人才意味著首先應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精神和態度;再者為基于專業能力的職業能力。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板塊由知識與能力兩部分構成:英語語言知識及其運用能力;涉及商務職業崗位的知識和能力。具體地說,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具備熟練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并系統掌握國際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其崗位職業能力主要包括:
(1)較強的英語聽、說和一定英語商務文件的閱讀、寫作能力;
(2)與不同文化國家客戶溝通、交流、合作能力;
(3)外貿實務操作能力如網絡營銷、電子商務平臺操作、客戶開發能力;外貿流程操作能力;
(4)信息檢索能力、辦公軟件操作和網絡、電腦維護能力;
(5)高度的責任感、踏實敬業、細心負責、誠實守信,奮進向上和終身學習等;
(6)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創造能力、就業和創業能力等。
2.專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因素
學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專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因素。分析高職學生群體的特點,關注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因素是教育的出發點,建立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正確認知,調動學生在學習、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潛力,為學生創造成為優秀職業人的條件和基礎。
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有其自己獨有的特點,學習積極性不高、自覺性不強、學習目標模糊等問題,在強調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主調下,讓學生在語言和商務教、學過程中感受,感悟,培養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新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并挖掘學生的多元智能,突出學生個性、克服惰性,揚其長補其短,培養學習和工作的恒心和毅力,養成踏實、細致的作風。
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文化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根據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充分考慮專業特色、職業文化和主體因素的情況下,充分重視職業精神的鍛造,建設商務英語專業文化,并貫穿于各個環節中,培養合格的職業人才。
1.課堂教學環節
涉外商務活動實際上就是在特定的文化和語言背景下所進行的跨文化交際活動,商務文化涉及英漢兩種語言、中西兩種文化,導入跨文化理念,使學生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傳統的差異, 提升商務文化素養,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商務禮儀方面的知識,提高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重視語言應用的得體性,從而獲得跨文化的敏感性,消除文化隔閡,促進商務文化理解和交流。商務文化素質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商務活動成敗。同時,商務英語人才除了熟練掌握外語專業知識以外,還需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應用自如。
2.實踐教學環節
合作學習是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而項目教學法亦是職教領域備受推崇的教學法。項目是合作學習的最好載體,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最佳策略。實訓是高職教育的關鍵環節,在實訓環節中采用小組團隊合作學習策略實施,小組成員的異質性,使每一個成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努力都不可或缺,共同完成項目任務。團隊合作學習策略在實訓環節中的廣泛實施,使學生在職業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自主學習能力、 溝通能力、團隊精神等技能也得到培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崗位職業能力,并為學生嘗試新的行為方式的留下了實踐空間。
例如,設計“商務英語交際”項目實習時,將班級依據行業劃分為若干小組,模擬組建公司,模擬招聘、參加展會、公司和產品介紹、營銷推廣、接洽客戶、商務信函往來、商務談判、簽訂合同等一整套商務活動;設計“外貿流程和單證操作實習”項目時,利用商務實訓軟件和網絡資源,將班級依據進口商、出口商、貨代、檢驗檢疫部門、海關、保險公司、船方、銀行等角色,完成案例中商務英語信函和業務單證的擬定、擅自及組合操作,學生在合作時,對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心中有數,在“項目”合作中學會合作,傾聽、質疑、評價,欣賞,不僅拓寬了思路,也培養了學生互相學習、主動合作、相互欣賞、理解寬容的良好習慣和心態,使學生的綜合技能在項目實施中得到強化和提升。
3.專業教育中植入管理理念
專業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最大特點與競爭力在于是否符合社會與市場的需求,是否能盡快上崗。因而學生快速理解并接受企業文化,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情緒與效率,最終決定其社會競爭力。專業文化構建和企業文化的融合,為培養既具備英語交際能力又具備涉外業務辦理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在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抓好細致思想教育。注重加強責任意識,學會做人,認真做事, 培養學生“眼中有活,心中想事,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將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貫穿于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習慣和作風。例如,樹立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理念,培養學生獨立理性選擇價值目標的能力;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適應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展的能力。再如,運用企業管理法則加強商英專業優良學風班級建設,營造良好的團結、和諧的學習工作環境,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在其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諧的集體給人奮進向上的濃厚學習氛圍,便于目標達成。
4.校園文化生活
如果說課堂和實踐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實現了方法論的問題,那么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就是將課堂和實踐中學會的方法和被灌輸的管理理念進行實踐的舞臺。有方法、有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和多元智能得到充分地發揮。社團是大學生個人社會化的重要平臺,結合專業特色,通過組織英語文化圈、翻譯協會、戲劇社等社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社團,參與管理,建立良好的組織運營理念,學會經營,學會管理,為將來就業打下基礎。
寢室文化已逐漸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一種縮影,反映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對寢室衛生、氛圍、文化等多方面的評比和星級文明寢室建設,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形成養成教育,幫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和諧中共處,創造了一個優良的學習氛圍。
5.師生專業文化團隊共建
專業文化建設需要介紹、 影響、強化的學習途徑,借助組織和人際影響力進行語言、行為、環境方面的傳播,使專業文化不斷得到強化。專業教師在專業文化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對學生最具影響力的群體,是專業文化的建設者、傳播者。他們的治學態度、敬業精神、專業氣質, 良好人格魅力和團隊氛圍都能幫助學生樹立專業理想、專業信念、專業追求。通過教育的各個環節在商務英語專業中不斷倡導和強化專業文化理念:
(1)“事無巨細,關注細節”——培養學生認真、嚴謹、踏實、敬業的學習和工作作風;
(2)“沒有借口,不找借口”——培養學生的敢于擔當的責任心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學會在工作中探索大量解決問題的技巧;培養良好品德和集體主義精神,提升團隊執行力。
專業文化的建設中,需要不斷進行引導、糾偏,幫助學生形成專業文化所需要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在職業崗位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
[3]徐小貞:中國高職英語專業教育理論研究,2006
[4]朱發仁 傅新民:高職院校職業本位的專業文化建設初探, 職業教育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