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贏得票房,防守贏得冠軍”是球場上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過拋開勝負,球迷會更喜歡那些在得分上更有建樹的球員。畢竟劍拔弩張的進攻要遠比固若金湯的防守更具有觀賞性,要不人們怎么會銘記表演時刻的湖人,會喜歡嗜血的公牛,而像擁有壞小子軍團的活塞則不太受球迷的喜愛。那些在球場上視得分如探囊取物的英雄總是在不同的時代挑戰著我們的神經,也是他們一代代的前赴后繼推動了這項運動的發展,下面就來看一下NBA的10大得分機器:
1、張伯倫
巨人注定是孤獨的,而張伯倫更是如此。他的孤獨不是來源于他終身未婚,只身一人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而是因為生活中的一切一切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
韋斯特曾經說過“在我們的那個年代,想要防住張伯倫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就連他一生的敵人拉塞爾也無法做到。里德在回憶第一次和張伯倫交手時曾說:“我干的已經不錯了,我只讓他得了56分。”和他生在同一個年代是一種悲哀,貝勒場均達到37分時仍然無法拿到得分王,只因為有張伯倫。
作為史上最強的得分機器,張伯倫留下了太多后人難以趕超的記錄,除了耳熟能洋的單場100分外,張伯倫還曾在一個賽季駭人的砍下場均50+,職業生涯有118場50+,新秀賽季就能場均砍下37.6分的他連續7年問鼎聯盟的得分王。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職業生涯晚期的他沒能延續之前的勢頭,到退役時平均得分下降到30.1分,位列歷史第二不得不說是他的一大遺憾。
2、喬丹
張伯倫的逆天數據記錄了他的孤獨,而喬丹則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他的統治。若論單場的得分,喬丹的69分在歷史長河中并不太耀眼,可是若論持續的得分能力以及得分的穩定性,沒有人可以和飛人媲美,當被問及單場的100分和職業生涯10次的得分王哪個更難以被超越時,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了后者。正是這種常年的穩定讓喬丹能夠在歷史平均得分中戰勝張伯倫。
有人曾經問過喬丹,你是怎么做到常年得分維持在30分以上,喬丹的回答十分的幽默:“只要每節得8分以上就可以。”特別是步入職業生涯后期的喬丹很難看到年輕時勁爆的表演,他的得分趨于穩定,在球隊需要他的時候他總能適時的站出來。
3、賈巴爾
在一個賽季彪得高分不算什么,歷史中有太多人完成過這樣的事情;在10個賽季中都保持著聯盟前十的進攻火力,那么你基本上就快進人名人堂了;在20個賽季中部能保持這樣的效率(等一下有幾個球員能奮戰聯盟20年呢),那么我們只能用恐怖來形容了。賈巴爾的職業生涯有4個賽季的得分達到30+,15個賽季的得分達到20+,當然這么長的職業生涯讓擁有NBA歷史上最多的得分,令后人鞭長莫及。
4、科比
有人或許會為科比沒能進八三甲而鳴冤,實際上科比只有3個賽季的得分比較瘋狂,和前面的三位相比,科比缺少一項歷史第一的存在。張伯倫擁有無數常人難以企及的記錄,喬丹擁有10次的得分王經歷并且歷史平均得分排名第一,賈巴爾在20年的職業生涯中拿到了史上最多的得分。科比雖然擁有單場的81分、連續4場的50+等,不過和前輩相比還有差距。
5、貝勒
貝勒的運動戰得分能力極強,14年的職業生涯中場均27分不是每個人都敢想的。聯盟中所有公認的防守專家都對他無計可施,他的進攻欲望相當強烈,除非沒有出手機會否則他很少傳球,同時,他還是一個籃板怪獸,場均13.5個籃板,這個數字對于中鋒都實數不易,更何況個小前鋒呢。在那個沒有三分線的時代,貝勒曾經單場砍下71分,不過生不逢時的他一輩子也沒能拿到得分王,更不要說總冠軍了。
6、韋斯特
NBA的標志就是以他的形象而設立的,他是那個年代最為出色的后衛,他曾經11次入選當時的最佳陣容一隊,他在關鍵時刻的投籃更是讓人稱道,被人們叫做關鍵先生。
韋斯特是所有球員中唯一一個以輸家的身份拿到總決賽MVP,他的表現打動了評委。韋斯特的一生都在與凱爾特人斗爭,而綠衫軍也讓他和貝勒的組合多年無功而返,直到張伯倫的到來讓湖人有了戰勝他們的實力,那個夢幻般的賽季中湖人拿到了歷史最佳的33連勝,并最終問鼎冠軍,那也是韋斯特唯一的一個總冠軍。
7、艾弗森
艾弗森目前已經獲得了4次得分王的稱號,僅次于張伯倫和喬丹,不過和前面的兩位相比,艾弗森的所得更加的不易。張伯倫依靠自己強壯的身體和超長的臂展(據說達到了2米35)在那個時代橫行,喬丹依靠著自己出色的彈跳和嫻熟的技巧讓無數人飲恨。而艾弗森所擁有的只有1米83的身高和略顯瘦削的身體,因而他的故事更具勵志意義。艾弗森馳騁賽場靠的是無人匹敵的速度和超人的意志,這讓他完成了逆天的表演。他不僅是最矮的得分王,還是最矮的全名賽MVP,常規賽MVP,在球場上他無須仰視任何人,他的精神高度讓所有人自慚形穢。
8、奧尼爾
要不是羅賓遜最后飽受爭議的刷分行為,奧胖可以拿到3次得分王。從進入聯盟的第一天他就展現了超強的破壞力,新秀賽季他場均可以有23.4分的表現,到了他的第三個賽季就上漲到29+。作為一名籃下的統治者,奧尼爾縱橫籃壇的利器就是他的力量,再加上日漸成熟的小勾手和靈活的轉身讓他在21世紀初完成了自己的霸業。特別是在99-00賽季,奧胖各方面達到了職業生涯的頂峰,那一年他不僅以29.7分成為得分王,還和鄧肯分享了全名星賽MVP,拿到了常規賽MVP和最后的總決賽MVP。
有很多專家曾經說過像奧胖這樣用身體打球的球員,當身體衰老時就會出現大幅的下滑,可是奧胖在37歲的高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粉碎了質疑者的聲音。上賽季澳胖場均可以砍下17.8分8.4個籃板1.4次封蓋。罰球命中率和投籃命中率都達到了識業生涯的新高。憑借著他1月份返老還童的表現,他重新回到了全明星陣容,隨后又在與猛龍的比賽中25投20中,罰球8罰5中砍下45分11籃板2助攻3搶斷1封蓋,要知道胖子上一次得到40分還是2004年的事了,而他上一次得分超過45,則還要追溯到2003年3月22日,時隔6年,奧尼爾能在一支打快攻的球隊中完成自我超越,這不能不說是一次奇跡。
事實上胖子的瘋狂還不止這樣,在與聯盟領頭羊湖人的比賽中,奧尼爾得到33分7個籃板6次助攻,太陽也頂住壓力避免了本賽季被湖人橫掃。連續兩場得分達到30+,胖子上一次達到這樣的成就還要追溯到2004年5月7日。同時奧尼爾也成為聯盟歷史上第四位年齡超過35歲仍然能連續兩場得分達到或者超過33分的球員,前三位分別是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和阿萊克斯-英格力什。
9、格文
看到現在馬刺這種依靠團隊,以防守起家的風格時,你或許不會想到在圣安東尼奧的歷史上還有一位得分狂人。格文的體格并不強壯,但是他在空中的變化讓人防不勝防,除了三分偏弱,格文的進攻幾乎沒有死角。他的標志性跳投以及上籃動作讓其成為很多人的偶像,他職業生涯命中率達到了51%,場均貢獻26.2分。
當然格文最讓人稱道的還是單節的33分,當掘金隊的大衛桑普森在與活塞隊的比賽中砍下73分的時候,他在得分榜上取得了不小的領先,這就意味著如果冰人格文想要問鼎78年的得分王他就要拿下58分。為了讓格文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馬刺的戰術布置格外簡單就是將球傳給格文,這位冷面的得分手第一節就砍下了20分,半個小時之后人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格文的得分如同機關槍一樣掃射著所有的對手,單節的33分讓他半場就砍下了53分。當大衛湯普森半場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他唯一的反應就是關掉了收音機,在那場比賽冰人最終拿到了63分,完成了一次驚天的壯舉同時讓自己登上了得分王的寶座。
10、馬龍
在馬龍的職業生涯中什么都不缺,唯獨少了那一枚金燦燦的戒指,也讓這位兢兢業業奮戰了19個賽季的他多了些許的遺憾。人們總是說鄧肯穩定高效,馬龍何嘗不是,在數據上鄧肯還遠遠不能和這位前輩相提并論。
馬龍除了新秀賽季和最后的個賽季,每年的得分都可以達到20+,從他第二個賽季以后直到99年那個縮水賽季,他的場均得分就沒有低于過25分。郵差曾連續11個賽季總得分超過2000分,排在NBA歷史第一位。這也讓馬龍在退役時得分僅次于賈巴爾位列NBA歷史的第二。
在1990年1月27日,卡爾-馬龍在與雄鹿的比賽中,砍下職業生涯最高分61分。此外,卡爾-馬龍還是NBA歷史上罰球次數,以及罰中次數最多的球員。作為一名內線馬龍的身高并不占優勢,但是他用自己強壯的身體和出色的投籃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再加上斯托克頓精準的傳球讓這位鐵漢如虎添翼,讓他成了最讓人敬畏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