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樂典》說:“蚩尤率魑魅與黃帝戰于涿鹿,帝令吹角作龍呤以御之。”這里的“帝”可能指黃帝,也可能指天帝(九天玄女)。“吹角作龍呤”就是用號角吹出龍呤一樣的聲音。那么,為什么模仿“龍呤”就可以抵御蚩尤呢?為什么蚩尤就這么害怕“龍呤”之聲呢?首先我們須知道“龍”是什么?筆者研究認為,中國上古之龍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真正的生物之龍,日本大阪市浪速區瑞龍寺所藏龍標本很有說服力,加上商代以及新石器時代的一些龍的雕像等都說明,在遠古時代地球上可能真的存在這種奇特的生物。二是飛碟,從大量古籍資料看,古人可能因其“自然觀念”而賦予飛碟以“龍”的自然稱謂。如《仙海經·海內東經》曰:“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說郛》引《奚囊橘柚》曰:“軒轅游于陰浦,有物焉,龍身人頭,鼓腹而遨游。問于常伯,伯曰:‘此雷神也。有道則見。見必大雷雨而拔木,君亟歸乎!’須臾雨大至,雷電交作,陰浦之木盡拔。”這類資料所說的“龍身人頭”很可能是指飛碟及其中的乘員,“大雷雨而拔木”也是一些飛碟案例中所見的現象。《說文》曰:“夔,神也,如龍,一足。”這顯然是《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所講的飛碟夔。《說文解字》解龍字曰:“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潛淵。”《管子·水地篇》曰:“龍,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則化如蠶躅,欲大則藏于天下,欲上則凌于云氣,欲下則隱于深淵。”這些解釋顯然都是兩種龍在傳說過程中被合二為一了。尤其應當注意的是:甲骨文龍風二字寫為 (龍)、 (鳳),上方都有 字的簡化體 ,以標志其隸屬上帝,說明遠古的龍鳳都可能是外星人帶到地球來的一種奇特生物。同時上古也把飛碟稱之為“鳳”,如《世說新語·西風本紀》日:“棄乃巨神之胄……世人稱后稷,為西周先人。一日,涉山林,傳稼穡,路遇清潭,百果被覆,棄捧而啜之,頓覺心馳神往,血脈賁張。然有風西來,啁啾不已,烈日穿云,風呼地動。棄道:神物也!遂令匠人仿之。”試問:這種“烈日穿云。風呼地動”的“神物”不是飛碟是什么?還有那“被五色而游”的“神”不是閃耀各色光芒的飛碟是什么?所以,“帝令吹角作龍呤以御之”其實就是用號角模仿飛碟的聲音從而使“尤不能飛”!這個蚩尤也很奇怪,它聽不得飛碟的聲音,一聽到飛碟的聲音就靜止不能動彈,這理當是外星人有意的設計!
蚩尤之死
尤其是古籍中關于蚩尤之死的記載,更把蚩尤是機器人這一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如《路史·蚩尤傳》曰:“黃帝轉戰,執蚩尤于中冀,而殊之,愛謂之解。”注意這里的“殊”、“解”二字,袁珂解曰:“殊:斷絕、分離。”而“解”無疑就是“分解”、“拆散”的意思。“殊之,爰謂之解”就是說把蚩尤這個機器人拆散成了零部件。《皇覽·冢墓記》曰:“傳言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所謂“身體異處”、“別葬之”。都是說黃帝把蚩尤拆散成了零部件,并且還把這些零部件“別葬之”,即埋在不同的地方。這很可能說明蚩尤這種具有極高科技含量的外星機器人還有自動組裝的功能,所以才“別葬之”。
《皇覽·冢墓記》曰:“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亙天,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陽鉅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冢等。”傳說下來的蚩尤墳僅兩處,一處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叫“蚩尤冢”,另一處在山陽鉅野縣,叫“肩髀冢”。“肩髀冢”顯然是說這里埋的是蚩尤的“肩膀”和“大腿”(髀)部分。由此推知,那么“蚩尤冢”就理當是埋的其頭部和軀干。《皇覽》又說“蚩尤冢”常有“有赤氣出亙天,如匹絳帛”,即說“蚩尤冢”中常有紅色光束發向天空,并經久不散,就像掛在空中的綢緞一樣,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蚩尤旗”。這顯然是這種機器人身軀中的能量在向外發光,說不定還具有召喚其主人來修復自己的作用。《晉書·天文志》曰:“蚩尤旗,類彗而后曲,象旗,主所見之,天下有兵。”《夢溪筆談》曰:“解州鹽澤,鹵色正赤,俚俗謂之‘蚩尤血’。”這些應當都是后人的附會之說。
《云笈七箋·軒轅本紀》曰:“黃帝殺蚩尤,于黎山之丘,擲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為楓木之林。”郭璞解日:“黃帝得蚩尤,械而殺之,已摘其械,化而為樹也。”《山海經-大荒南經》曰:“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注意這里“械”字的反復出現,“械”者“機械”、“器械”也,這也同樣明顯指示了蚩尤的“機器”性質。
《龍魚河圖》曰:“蚩尤沒后,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由此可知。蚩尤在上古時代具有多么巨大的、無人能勝的強大威力,當天下復擾亂時,黃帝掛出蚩尤的圖畫,天下人以為蚩尤沒死,于是萬國皆來臣服于黃帝。這再次充分證明蚩尤“華夏第一戰神”之至高地位。
蚩尤集團
在上古時代,蚩尤并不是一個,而是一個機器人集團。如《太平御覽》曰:“蚩尤兄弟八十一人。”《述異記》曰:“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須知,在古籍中對某部族有具體人數統計的,只有蚩尤部族。之所以有如此固定不變的人數,即是因為這是一個沒有生殖繁衍能力的機器人集團。
中國有句老話叫“圣人無父,感天而生”,例如三皇五帝等都是其母感天而生的,都投有父親,都是天帝用特殊方式創生的“天子”。而蚩尤更異,它們連母親都沒有,而是從羊水河中鏗鏗鏘鏘地走出來的。如《初學記》引《歸藏·啟噬》曰:“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試想在上古時代的某一天,野民們突然看見從羊水河中走出七八十個怪物,那景象是多么的奇特!在甲骨文中,帝字分上帝榮和下帝 ,上帝重指帝來自天上。下帝重指帝居于水(尤其是大海)。卜辭多用下帝,說明先民尊崇下帝。蚩尤以及前述《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講的“夔”都是屬于下帝的范疇。還有出自雷澤“鼓其腹而雷”的“雷神”、《拾遺記》講的“乘螺舟沉行海底”與秦始皇會晤的巨人族“宛渠之民”也都屬于下帝的范疇,就連黃帝得到的可以操縱蚩尤的“符”(遙控器)也是玄龜從水中送出來的(玄龜可能是飛碟,旁證限篇不述)。
在中國古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件,叫做“絕地天通”。而“絕地天通”的主要內容,就是“禁絕蚩尤下凡”。如《尚書·呂刑》曰:“上帝監民,罔有饕香德,刑發聞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令重黎絕地天通。”這里說的“苗民”就是蚩尤,“遏絕苗民,無世在下”就是從此禁絕蚩尤,令它永世不得再下凡人間。由此亦可見地球上的人類今后是永遠再無一睹蚩尤尊容的福分了。
《韓非子·十過》曰:“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駕象車而六蚊龍,畢方并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瀝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騰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可見蚩尤最早是天帝派遣下來輔助黃帝的屬臣。后來這種機器人突然暴虐起來,作兵伐黃帝,于是“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莊子·盜跖》)。
《黃氏逸書考》輯《遁甲開山圖》曰:“蚩尤者,炎帝之后。”《路史·蚩尤傳》曰:“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這里所說的蚩尤當非指機器人集團,而是指后世崇拜蚩尤并以“蚩尤”為部族名號的上古民族,并且他們是炎帝之裔。
古人不知蚩尤為高智能機器人是因為他們不具備高科技知識,今人不知蚩尤為機器人是因為今天的歷史學家羞于運用“外星文明假設”來驗證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