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皮”有大用不能隨便去
一般人將角質層視為沒用的“死皮”。專家提醒,千萬不要小看這層“死皮”,它是人體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首先,它對光有吸收能力,日曬時,大部分紫外線被角質層吸收,保護皮膚基底層細胞不受損傷,人為過頻地“去死皮”,紫外線將長驅直入,對皮膚造成極大傷害。
其次,角質層對微生物有屏障作用,一般直徑200納米的細菌,及直徑約為細菌二分之一的病毒,正常情況下,無法進入皮膚內,角質層有效地防止了皮膚疾病的發生。
此外,角質層中的角質細胞的胞漿、胞膜及其細胞內隙物對化學物質有屏障作用。正常皮膚表面呈弱酸性,有一定中和酸、堿的能力,始終使皮膚維持在良好健康的狀態。
最后一點,也是體現角質層價值的一點,就是角質層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和水分流失。一般成年人每天約從皮膚表面失去水分240~480毫升,如將角質層去掉,那么每天丟失的水分將增加10倍以上。所以“去死皮”后,皮膚會感到十分干燥就是這個道理。
幻想自己年輕能長壽
美國一項針對老年人研究發現,盡管身體機能逐漸衰老,但老年人自我感覺要比實際年齡年輕10歲。對1516名70歲以上老人進行評估,幾乎所有老人都得出上述結論。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心理學家史密斯說:“男性尤其明顯,他們更易‘人老心不老’”。
研究發現,老人是否感覺自己年輕,和健康狀況有關。一些健康老年人表示,雖然年齡越來越大,但自我感覺愈發年輕。而健康狀況不佳的老人,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差距不大。史密斯說:“在年齡和健康狀況一樣的情況下,覺得自己年輕的人更易長壽。”
而老年女性一般認為,自己看上去比同齡男性年輕4歲。出現這種性別差一是女性比男性更注意外表;二是男性去世平均年齡比女性小幾歲,年紀越大,身體狀態越沒有女性好。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王大華提醒,保持年輕心態可通過多種途徑,積極樂觀生活態度至關重要。此外,還應從增強身體鍛煉、增加社會交往等多方面調整心態。
住繁華地段易得高血壓
公路交通是城市噪音主要來源。美國《環境衛生》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住在繁華街道會對血壓帶來威脅——車輛發出的發動機轟鳴聲、喇叭尖叫聲及刺耳的剎車聲,都會使血壓升高。這是瑞典隆德大學醫院研究小組分析2.8萬份調查問卷后得出的結論。
問卷涉及瑞典南斯堪尼亞省居民的居住條件及生活環境,目的是了解居住區交通噪音對居民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住在交通噪音超過60分貝繁華街區的人群中,年輕人和中年人更可能罹患高血壓,時間一長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且噪音分貝越高,高血壓發病率也隨之攀升。然而,在60—80歲的老年人群中,高分貝環境噪音似乎與高血壓發病關聯不大。研究負責人西奧·波丁總結說,噪音不止對血壓有影響,而且還存在年齡差異。
用手代枕?誘發青光眼
很多學生因為中午不能回家,大多趴在教室的課桌上,頭枕著手臂休息。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表示,以手代枕午睡有三大危害:
危害一:趴在胳膊上睡覺,多處神經受壓迫,睡時往往心中焦慮、睡不踏實。
危害二:趴著睡覺,眼球受壓迫,午睡后會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長時間這樣,會造成眼壓過高,使視力受到損害,久而久之會使眼球脹大、眼軸增長,形成高度近視,還增加青光眼的發病率。對已出現輕微近視癥患者、近視患者或戴隱形眼鏡的學生危害更大。
危害三:趴著睡覺,長期壓迫手臂和臉部,會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兩臂、臉部發麻甚至酸痛。如不加注意,時間長了會演變成局部性神經麻痹或使臉部變形。
酩酊大醉會使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酩酊大醉帶來的不僅是酒醒后的頭痛,還有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美國科研人員檢測了實驗鼠在短時間內飲下大量酒精后其免疫系統所受影響。結果發現,酒精會抑制名為“TLR4”蛋白質的作用,而這種蛋白質是許多有免疫作用細胞因子的“信號員”,這些細胞因子被激活后會引發炎癥等免疫反應,以幫助機體對抗細菌和病毒等。實驗顯示,這些“信號員”在人醉酒后不能好好“站崗”,即便在醉酒24小時后,一些細胞因子仍然不能被激活。
研究人員因此提醒,大醉一場至少會帶來24小時的免疫功能低下期,經常醉酒的人要警惕感染各種疾病的風險。
千萬別邊看電視邊打瞌睡
有些中老年人有種電視依賴的習慣,常常看著電視打瞌睡,其實,這除了身體處于過度疲勞的原因外,也可能是大腦缺氧導致。尤其是一些體型偏胖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狀的中老年人,本身大腦耗氧量就多,鼻咽部脂肪堆積,如果看電視時長時間不活動,很容易出現腦供氧不足。
此外,在電視機不關閉情況下入睡,大腦無法進入深度睡眠,血壓和心跳不平穩,如果遇到突然聲響而驚醒,更容易出現頭暈、耳鳴甚至是面色蒼白等表現,需要平穩一段時間才能逐漸恢復。
因此,保證充足有效的睡眠,最好在睡前將電視機關掉,創造一個安寧的睡眠環境。
赴宴前應喝點粥
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會白白浪費,也不利于胃腸健康。這里的高蛋白食物指的是肉類和魚類。身體需要能量時,因為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不得不分解蛋白質。空腹吃魚、肉容易過量,動物蛋白質攝入過多,會造成人體酸堿平衡失調,會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病的風險,還會加快鈣元素流失,引發骨質疏松癥。
營養學家提醒,赴宴前應先吃點含碳水化合物食品,如一小碗雜糧粥,一點蕎麥粉等能避免油膩食物傷胃。用餐中間食用一些含淀粉的菜肴也是一個好辦法,如蒸甘薯、甜玉米、馬鈴薯等燉菜。主食最好能避免各種酥香小點、炒飯、油炸小點心等,因為這些食物油脂含量過高,纖維含量極低,起不到平衡營養素和保護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