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MX-350 MK Ⅱ在增強了功率的情況下,依舊保持MK的“快、狠、準”特點。
經歷重組后的MK推出了不少新產品,但部分MK的鐵桿粉絲以對新MK產品品質有所懷疑,偶爾聽到“新不如舊”的傳言。因此常接到不少朋友詢問,到底現在的MK產品如何?為了證實這些傳言的真偽,我特意請MK代理米樂提供新款MX-350 MK Ⅱ,和我的舊款MX-350在同樣的環境、設置下進行PK。
Push Pull雙推挽技術
MX-350低音炮采用MK專利Push Pull雙單元推挽技術,這個技術原理如下
將兩個超低音單元裝置在一個經過精密計算尺寸的箱體里,兩個單元一正反的對著外面,兩個單元在箱體內以相反的行徑進行動作,當裝置于前面的單元往內動作時,位于底端的另一個單元正面也同時往內動作,這時藉由箱體內聚集的強大壓力,會馬上將兩顆超低音單體迅速的歸位并且立即針對下一個訊號來動作。而這兩個單元的相位剛好是一正一反,換言之他們雖然是兩顆單元但是卻是同時達到一個單元的運動路徑。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消除只采用一個單元時,震盆擺動移位所造成的非線性失真,因為震盆來回震動不會固定在一條相同的路徑上,這就會引發解析力不夠,以及動態不足的現象,這就是MX超低音箱快速迅猛的秘訣。
平衡推挽式雙驅動單元
MX-350所使用的單元技術成熟,歷經無數的考驗,你所熟悉的星戰前傳系列電影與泰坦尼克號等十幾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電影的超低頻就是由這顆單元所創造。現在采用特別定制的雙12寸驅動單元提供了極高的輸出能力以及極佳的清晰度,備極低的相位誤差,能連續承受超高動態與音壓。為了降低失真和改善分析力,MX-350 MK Ⅱ低音驅動單元使用了一體化切割的磁鐵,不對稱的音圈安裝和極線性的磁電設計。
全密閉式音箱設計
MK所有的低音炮都采用全密閉式箱體設計,杜絕超低音嗡鳴聲與不平滑的超低音曲線。普遍的超低音設計都是在音箱箱體上打一個孔或是內部裝上導管,為的是能增加低頻量感,這種超低音可以放的很大聲,并且標示著極大的功率,但是這樣的設計會導致動態反應速度不足,產生您所熟悉的超頻混濁感,與失去控制的聲音,聽起來非常不舒服。這一些開孔式超低音會在某一頻率產生氣流嗡鳴聲,這是氣流由箱體內部透過開口孔擠壓出來的氣流聲,這會導致不愉悅的聽感,并且讓超低音變的具方向性,您會一直感覺超低音是由某一個方向傳來,無法產生3D空間感。此外,MX-350配備兩組低通濾波器,達到36dB/Octave,能產生具無方向性的超低音頻,不論將MK超低音炮擺在任何位置,都能產生最精確的中間結像定位。
不使用Servo EQ伺服電路
MK自1972年發明主動式超低音炮以來,累積超過30年的超低音單元技術,致力于超低失真單體的設計,并且結合密閉式箱體與超低失真擴大機的研發。MK于1980年舍棄了Servo伺服線路,其原因為:Servo伺服線路就是在超低音單元后面裝置個小型感應器,這個感應器會偵測單元的運動狀況,然后將這個信號傳送回內建的功放與當初外部的輸入信號相比對,如果發現單元所產生的信號與當初的原始信號有誤差,就會將這個誤差部分的信號鎖定,并且把誤差信號的相位倒轉,然后把這個相位倒轉的信號加到當初的原始輸入信號上面,理論上把失真部分的信號抵消掉。實際上,音樂訊號一直在改變,高低起伏,忽強忽弱,變化的很迅速,當Servo送出一個修正訊號時,原始音樂訊號已經改變,導致修正訊號被加到新的音樂錄音上。
BASH數字功放模組
新款MX-350使用了400W的BASH數字功放模組,比原來的功率提升了50W,帶來更強勁的功率輸出。BASH(混合式橋接功率轉換)功率放大技術帶來優于D類和AB類放大類型的全新的工作模式,相對D類數字放大模式有著更干凈的聲音和極高的清晰度,BASH巧妙的控制了電磁干擾問題并進步加以消除。相比D類放大,MX-350 MK Ⅱ使用的BASH數字調節程序有著極高的效能和最小的電磁干擾可以保證聲音品質的原貌。BASH為MX-350 MK Ⅱ提供了強大的功率輸出和難以置信的動態范圍。
PK前言
對我來說,外觀并不重要,關鍵是聲音品質到底如何?所以不管新款外觀還是里面怎樣變,只要聲音能保持住MK的特點,對我來說都無所謂,“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都說低音炮的比較很難,不同調試、不同環境和位置能帶來千差萬別的效果,因此即使我在外頭聽了好幾回MX-350 MK Ⅱ,但始終不敢妄下定論,到底新舊款有沒有差異?一定要在同一個環境,新舊兩款產品做AB比較才能出比較嚴謹的結論。為了公平的比較兩顆低音炮,我選擇了同一個位置(炮位),就是圖片左手邊MX-350的位置(分開左右擺放拍照是為了好看),同樣的設置(炮和功放),并且系統是根據MX-350做優化調試的,這樣一聽就很容易找到與MX-350 MK Ⅱ的差異。
外觀PK
看完介紹,馬上開始PK,首先看看新舊兩款低音炮外觀的差異。
正面(左MX-350、右MX-350 MK Ⅱ)
正面來看,箱體結構沒有大的調整。MX-350的油漆偏向亞光型,有一種粗糙的質感;新款MX-350 MK Ⅱ漆面變得更光滑。兩者正面最大差異,也最受爭議的就是單元上面的小字,老款MX-350除了有MK商標外,還有寫著“DISCoVER DEEP BASS”和“MILLER&KREISEL SOL NDCORPORATION”,而新款就取消了。
背面(左MX-350、右MX-350 MK Ⅱ)
背面就比較容易看出差異了。新款MX-350 MK Ⅱ使用了BASH數字功放模組。效率更高,不但功率有所增加,還大大降低了熱量,原來大大的散熱片已經沒有了。由于我的這款MX-350比較早,不但沒有平衡輸入/輸出接口,連電源開關也沒有。
控制面板差異
新款MX-350 MK Ⅱ的按鈕位置做了調整,但功能并沒有減少或增加,最大的不同就是上面提到的平衡接口和電源開關。
客觀數據PK
為了更科學理性的比較兩顆低音炮的差異,我使用了XTZR00M ANALYZER進行數據采集,方便和聽感做印證。
低頻頻率、時間和聲壓二維瀑布圖
這是一組能反映出低頻頻率、時間和聲壓的二維瀑布圖,能方便我們分析16Hz-250Hz區間內,哪個頻段有更強的聲壓和混響時間等。
可以看到兩顆炮的能量表現趨勢非常一致,聽感上就是風格非常一致,只是MX-350 MK Ⅱ的聲壓能量更大(紅色區間越多能量越強),看來新的BASH功放多出的50w功率是真的,同樣設置下有更大的能量聲壓輸出。
RTA實時分析圖
RTA能實時分析16Hz-20KHz頻段聲壓的差異,由T測量的時候加入了主聲道,所以圖表是全頻段的數據,但我們的重點還是看16Hz-250Hz這段,看看兩顆低音炮的差異。
為了更好的比較,我把兩顆低音炮的數據疊加在一起,綠色細線的是MX-350 MK Ⅱ。
通過數據比較,發現兩款MX-350的數據走向大體一致,新款MX-350具有更強的能量。不過使用中也發現一些很實在的問題,絕大多數用戶的視聽室不是一個完美的視聽空間,不可能有完美的頻率響應曲線,會有不同程度的駐波產生,如果MK能在往后的新款Mx上面增加PEQ功能,就能打掉個突出的峰值,帶來更均衡的頻率響應,更多的低頻細節。
音質PK
音響最終還是要通過聽感來驗證,光看數據是不會有答案的。
《2004原音精選》SACD
首先還是我熟悉的《2004原音精選》SACD。在2.1道模式下,第一首《AGroovy Kind of Love》的定音鼓,MX-350 MK Ⅱ更鏗鏘有力,規模宏大,量感也更足,不過稍顯突出。MX-350就顯得秀氣精致一些,彈跳感更強,不過氣勢和規模有所不及。之所以有這種差異,主要是系統之前是用MX-350做基準較聲的,所以在協調性和融入性MX-350 MK Ⅱ更佳,但并不代表不好,只要稍作更改,就能把350Ⅱ更好的融入系統之中。
《導火線》BD
《導火線》有大量的拳打腳蹋音響,最能體驗MK低音炮“快、狠、準”的特點。還是最后一段經典的甄子丹和鄒兆龍之間的對打,對炮的速度、爆發力和層次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這三點做不到位,聽起來就不夠過癮。
MX-350:在調試到位的MK系統上面,MX-350+S150的效果估計聽過的朋友太多了,也不需要我多加描述,這段就是最能體現MK“快、狠、準”的特點。大聲壓下,打胸口和掃褲腳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MX-350 MK Ⅱ:一出來,規模感宏大了,拳腳的“暗力”更足,更有澎湃的打擊力度,和客觀數據吻臺。而MK的“快、狠、準”強項并沒有丟掉,在這段,低頻依然很爽,沒有悶的問題,這是廣大MK粉絲最關心的事情吧。唯一不足的地方,還是沒有根據MX-350 MK Ⅱ做優化,在部分頻段能量感過于突出,混響時間稍長,雖然打擊感會更強,不過層次和清晰度略有下降。如果根據MX-350 MK Ⅱ的特點進行均衡調試。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總的來說,新的MX-350 MK Ⅱ在這段依舊很能“抽”,聽起來還是很爽快、很過癮。
《功夫熊貓》BD
幾個月前,我剛好去香港出差。碰巧米樂在做MX-350 MK Ⅱ的演示會,順便去聽了一場。對演示會播放的《功夫熊貓》太郎越獄一段印象非常深刻,主持RICKY說“那幾下心跳聲下潛更雄壯有力。炮的余量更充沛……”就是太郎抓著下墜的巖石往上飆的幾下心跳聲。現在新舊兩款炮比較下來。確實如RICKY說盲,新款那幾下心跳聲更加逼人,下潛、彈性和厚度更佳,也更松容,掃褲腳的幅度更強。
以往大家對Mx低音炮的評價是重質不重量,喜歡量感的朋友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現在新MX350隨著功率的提升,炮的下潛和能量的增加,底盤更穩重了。
結論
混網絡的時間越長,越不能輕易相信網絡流傳的言論。不是說這些言論絕對錯誤,而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比較方法,很容易出現千變萬化的結論。因此,只有自己動手,在更公正的環境下,才能給MK用家一個答案。都說新不如舊,到底新款的MK MX-350 MK Ⅱ是否真的不如老款的MX-350?不是。新款MX-350依舊勁抽。
后記
做完新老產品的PK測試,我再次挑戰自己的調試能力,玩2P(雙MX-350)。有這篇文章,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一直想在家里玩雙MX-350,不知道效果會如何7新舊兩款產品是否合拍?這下我可以放心了。2P到底有多爽,這里就不多費筆墨了,效果是1+1≥2,我實現了一直追求的“掃毛孔”終極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