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對西班牙父子,他們關系異常緊張。最后,男孩選擇離家出走。父親心急如焚地尋找他。
遍尋不著之際,父親在巴德里的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兒子名叫帕科,這在西班牙是個很普通的名字。尋人啟事上寫著:
“親愛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馬德里日報社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愛你。”
隔天中午,報社門口來了800多個等待寬恕的“帕科”們。
世上有無數的人在等待別人的寬恕。寬恕的受益人不只是被寬恕者,還有那些寬恕他們的人。寬恕是一座讓我們遠離痛苦、心碎、絕望、憤怒和傷害的橋。在橋的一端,平靜、喜悅、祥和正等著迎接我們。
母親身患重病,彌留之際,她安慰兒女和丈夫:“別帶鮮花到我的墳上。因為我不會在那兒,當我舍棄這個身體后,我會遠離,你們的爸爸也留不住我。”子女和她吻別時,她微笑著說:“我們早上見。”
第二天早上,她死了。子女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母親寫的一首詩,題目是《遺產》——
“當我死去,把我留下的給孩子們,如果你必須哭,為走在你身旁的弟兄哭泣,把你的手臂環住任何人,像環住我一樣。”
“我想留給你一些東西,比文字和聲音更好的東西,在我認識和我所愛的人身上看見我的存在。”
“如果沒有我,你活不下去,那么讓我,活在你的眼里、心里和善行里。”
(人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