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全中國沒有哪個城市像北京一樣,到處流竄著文藝情結,到處彌漫著文人騷客。
和相距50厘米的李宗盛、蔡健雅face to face閑聊音樂;在電影吧里和導演們規劃你的16mm夢想;
窩在某個情調的書吧,享受只屬于你的書架……北京的文藝生活決不僅僅只停留在各大演出場所,那些青澀、原創、私有味兒極濃的小規模地標才是更多文藝愛好者的群居之地。
聽好了,是私人的文藝生活,只屬于你,而非其他。什么,你還不知道這些地方,那你必須跟著我們這期“私享會”,嗅一嗅北京最新的文藝味道。
旮旯閱讀,騷客新地標
這里的圖書有自己的氣質,網絡暢銷書很難立足;這里長期有愛書人的沙龍聚會,甚至有專人為你做閱讀指導;這里不會吝惜你只看不買,他們只怕自己的書沒人閱讀……
雨楓書館:只看女人書
國內第一家女性閱讀館,專為20~45歲女人設計,只有三種書可以上架:女人寫的書,女人看的書,寫給女人的書。書店很安靜,經常只有一個閱讀分子。家園式的窗臺,紫色的布藝沙發,潔白色的大片書柜,淡黃色的干花讓人并不孤單,好像在自己花園里看書一樣。

閱讀地標:海淀區成府路69號,清華大學南門西側200米
讀易洞:免費悅讀書房
在讀易洞閱讀是免費的。你不用提前買書,也不被強迫買飲料,只需在書架上找到對口味的圖書,窩在沙發里一整天都沒人理你。
為了方便大家看書,這里還提供了借閱項目,一本書付全價的1/3,可借兩周:如果每季度支付60元的會費,可以不限次數借閱。
閱讀地標:朝陽區西大望路華貿公寓5號樓103
時尚廊:最全設計書
原版書占到80%以上。雜志架上擺著成套的《誠品好讀》、《newyorker(紐約客)》、臺灣創意雜志《ppaper》:文化架上有博爾赫斯和米蘭·昆德拉;設計藝術架上大部分是服裝、園藝、珠寶、鞋類、書籍、廣告的原版書,算是國內最全的世界設計書店。
閱讀地標:朝陽區世貿天階北街2層L214
豆瓣書店:舊書“再就業”

這里經營的都是各出版社的積壓書,一般4-5折兜售,比較劃算。而且有很多“限量舨”,比如董橋的《你一定要看董橋》和《沒有童謠的年代》都是一版一印,突然淘到會很驚喜。
閱讀地標:海淀區成府路262號
墨盒子繪本書館:就是不想長大
國內第一家本土繪本書館。各種玩偶,繪畫作品悠哉地散落在各處,二樓還可以信手涂鴉,總之就是個讓人特別不想長大的地方。
閱讀地標:海淀區成府路288號(緊挨豆瓣書店)
龍之媒:廣告創意最新發現
主打廣告、傳媒類書,好多市面上沒有的外版書和外版雜志在這里都能淘到,很多外版雜志還能長期訂閱。因為位置隱蔽,多半得舉著電話才能找到,所以書店人不多,很幽靜。
閱讀地標: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9號華普花園A座205室
光合作用:越來越像創意市集
空氣中總是飄浮著bosa nova風情的音樂,書籍不裝風雅,走大眾路線,比較偏心職業發展起步階段的年輕人。
閱讀地標:朝陽區建國路88號SOHO現代城B座S3001
萬圣書園:真正找書的地方
被已故著名學者季羨林稱為“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圖書的種類劃分做到極致,有人稱它是書店界的GOOGLE。
閱讀地標:海淀區成府路123號
藍羊書坊:一切與電影有關
一個和電影相關的書吧,墻上掛的是電影的海報,到處隨意放著電影和文學書籍。屋里還有很多市面上難淘的文藝碟片,數量不多,但很多都帶著店主自己寫的相關介紹,很有意思。
閱讀地標:海淀區水磨新區3號,清華西門向北200米
東八時區:配合藝術氣氛
身在798,氣氛頗有藝術范兒。類型大體三種,攝影類、建筑類和中國藝術類,90%純進口英文版。
閱讀地標: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小廳放映,全球選片場
作家蘇絲黃說:“北京人的胸懷成就電影的小眾文化。”因為每—個人都“有一種不合規矩的自由感”,這就是小廳區別于影院的魅力所在。
叁號電影院:隱秘在中關村
門口是一扇生銹的大鐵門,門內卻是希臘式的白墻藍頂房和600多平米的封閉獨立庭院,堅持每周四晚上開展電影專場交流,秘密的感覺是這里最大的享受。
觀影地標:海淀區北三環西路43號中航工業青云公司43C叁號會所內
盒子咖啡館:獨立電影老巢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首映式、賈樟柯《站臺》試片觀摩會,盒子咖啡從2000年10月開業以來用它的電影情結和小小的空間記載了京城數以百部計獨立電影的發展。平時不舉辦活動的話,會固定在每周二和周六晚上免費為大家播放電影。
觀影地標:海淀區清華東門雙清路西王莊小區5號樓
法國使館文化處:純種法語電影
幾乎所有外國駐華機構都有放映電影的交流活動,但數法國文化處次數最密集,平均每周5天,每天放映3場不同的電影,每月8部循環放映,跟電影院沒啥區別,唯一的不同就是純法語,配中文字幕,每場20元。
觀影地標:朝陽區工體西路18號光彩國際公寓
哈特藝術中心:國際選片場
一個從三里屯搬到798的電影沙龍,名聲在喜歡電影的人群里十分響亮。這兒的觀眾以外國人居多,其中隱藏了很多“職業選片人”:阿姆斯特丹電影節、哥本哈根電影節上出現的中國影片就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觀影地標: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藝術8:中歐文化交流處
一個旅法女哲學家佳玥,她會用流利的中文講解歐洲的藝術與創造精神,還會請來法國制片人鹿逸來她的電影沙龍,來一場《秋菊打官司》與《蒙古精神》的影片分析。誰說CBD缺乏文藝,這兒就是!
觀影地標:朝陽區朗家園8號院尚8創意產業園F座
猜火車:和導演談談電影
從望京搬到雍和宮,猜火車有著眾多不離不棄的粉絲。迄今為止,它已經做過的影像活動近兩百場,每次影片的導演都會到場和觀眾談感受。
觀影地標:東城區方家胡同46號C1樓
七十年代酒吧:導演密謀處
除了每周七天有固定的主題電影活動,這兒更是眾多青年導演、編劇、演員聚會其商拍片大計的好去處,就連特制雞尾酒都是用電影片名命名的。
觀影地標:西城區前海西街甲22號
CHERRY LANE:濃縮國際影院
幾乎什么國家的片子在這兒都能看到,字幕常常是英文的,即使中文影片也不例外,每場電影的票價約50元。
觀影地標:東城區張自忠路3-2號
鉑瀾咖啡電影沙龍:CBD的白領影院
CBD的白領們若想避開擁堵,下班后到這兒來喝個咖啡吃個晚餐看場電影,再適合不過了,每周五晚7點是常規免費電影放映時間。
觀影地標:朝陽區建外SOHO西區13號樓1354
菊兒小樹咖啡館:紀錄片的現實對碰
他們選擇關注紀錄片,并且不定期邀請優秀的紀錄片導演與觀眾做面對面交流,享受拍攝手記。
觀影地標:東城區南鑼鼓巷菊兒胡同81號
現場音樂,原創根據地
北京的現場音樂絕對是原創音樂的根據地,身懷絕技的各路樂隊們,從民謠到朋克、從搖滾到爵士,演繹著北京最真實、最唯一、最讓人振奮的音樂。
星光現場:設備最好
2006年那會兒,北京人還不懂什么叫現場音樂,大部分人對這種現場音樂演出的印象依舊停留在“酒吧喝點小酒,聽會兒二流走穴歌手的唱歌”。星光現場改變了這樣的局勢,三年來數不盡的明星登上過星光現場,從臺灣音樂教母陳珊妮,到德國哥特大腕以淚洗面。
聆聽地標:東城區和平里西街79號糖果大樓三層
Mao:文藝青年最扎堆
因為盤踞舊鼓樓大街特殊的地理位置,這兒的文藝青年最多,演出也多以小眾但有品位的音樂為主,北京音樂圈里幾個有名的樂隊就經常來這里駐場:比如后海大鯊魚,新褲子,前不久一支有名的樂隊解散做告別演出,也選定了MAO。
聆聽地標:東城區鼓樓東大街111號
CD酒吧:爵士最正宗
在北京,唯一,且最正宗的聽爵士的場子。每周四、五、六都有爵士樂演。爵士音樂出彩的地方在即興部分,所以這里每場現場演出都能給聽者驚喜,且不可復制。
聆聽地標: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過街天橋下
D-22:主營實驗音樂
D-22的氣息是獨立的,西方的,新潮的,實驗的,是一切音樂的處女地。最常出現的面孔是外國人,他們認真地看演出,認真地喝啤酒,認真地鼓掌叫好,在午夜鐘聲敲響前立刻遁去。
聆聽地標:海淀區成府路242號
疆進酒:民謠的主場
北京最老牌的演出現場,民謠圈里有名的小河、萬曉利、周云蓬,布衣樂隊等等都在這辦過演出。
聆聽地標:東城區鐘庫胡同2號
江湖酒吧:聽布魯斯的好去處
挨著中戲,文化味道十足。門臉很小,門口就掛著演出單。北廂小院,南廂喝酒。演出設立在北廂。一般每晚10點開始。老板是法國人,音樂形式多以爵士和布魯斯為主。
聆聽地標:東城區東棉花胡同7號
愚公移山:宅院與民謠混搭
搬家后的愚公移山跑到了地理位置更好的張自忠路,古香古色的宅院,很有氣氛。設備更新后,這里的音樂效果更好了。場子不大,需要站著聽歌,音樂演出多是獨立歌手和民謠樂隊。
聆聽地標:東城區張自忠路3-2號
微薄之鹽:圈里人自留地
新開張的演出現場。北京獨立音樂圈比較有名氣的大喬開的場子。因為自己愛音樂,所以想找一個地方,讓喜歡的歌手演出。
聆聽地標:朝陽區東大橋路8號SOHO尚都北塔3樓2308
13CLUB:老牌重金屬
北京最老牌的重型金屬音樂演出圣地。在五道口一帶。酒吧設在地下,音樂口味偏重,來的人多是為了湊熱鬧。
聆聽地標:海淀區藍旗營161號
兩個好朋友:場子夠清凈
這個地方勝在地段好,在汽車電影院內。整個場子少了其他音樂現場的粗狂,多了些安靜溫情,是寧夏樂手根據地。
聆聽地標:朝陽區亮馬橋21號,汽車電影院內
京城私享地盤
畫完這個地圖,猛然發現,原來北京的私享場地如此規矩和集中。
如果你屬文人騷客,喜歡吸食紙墨香氣,五道口成府路是必去之地。沿清華大學外圍溜一圈,豆瓣書店、雨楓書屋、萬圣書園,閱讀空間扎堆排列。想看影院不要的電影,那就直奔什剎海,那有它們的老窩兒。最近幾年各使館文化處的電影院做得也很潮,不僅影片翻新快,而且中文翻譯相當地道。現場音樂基本都盤踞在三環內,尤以雍和宮附近最集中,估計它們算是四九城里夜生活最活色生香的地方。當然,798也不賴,那兒本來就是文藝地標,從不缺“私享”。
其實除了電影、音樂和閱讀,北京還有很多有趣的文藝圈子,比如“松鼠會”,只談論科學,又比如皇家糧倉,騷包們聽戲的據點。我們由衷地感謝這些地標的存在,因為有它們,我們的“私享”變得越來越大眾和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