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到底該怎么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嚴嚴實實捂一個月?月子里可以洗澡嗎?可以吃水果嗎?看似小小的問題卻有可能會留下一些遺憾。
月子里的飲食
“天意”媽媽的后悔事:忌口漫長的一個月,只吃小米粥,也沒見得妊娠斑褪掉。
“坐月子”最傳統的講究便是只能喝小米湯了。我雖然生在新時代,但是有個古板的媽媽,在她的看護下,我在孕婦課堂上聽來的那一套新月子理論一概不好使,媽媽嚴肅地說了:“就這一個月,你必須聽我的!過了這個月,你愿用什么新理論就用什么新理論。”
于是,上頓小米粥,下頓小米粥,沒出院時,眼睜睜看著別的產婦還吃著訂來的豐盛“月子套餐”,我卻最多只能在小米粥中加點紅糖。只喝粥容易餓,我覺得沒有氣力,羨慕著旁邊產婦的好胃口與好伙食,母親卻在一邊竊笑:“別看她現在吃得香,將來就遭罪哦!臉上的斑都褪不掉!”沖著這一句,我愣是堅持喝了一個月的粥,不過,我的妊娠斑卻依然紋絲不動地定格在了我的臉上。
引以為戒:產后只吃清湯寡水的小米粥,長達一個月的單一食品,會造成新媽媽營養不良性浮腫,奶水也不會有營養。產后蔬菜、肉類、魚類、水果都可以吃,只是以溫和為主,千萬不要吃從冰箱直接拿出來的食品。總之,小米粥不是唯一的選擇。
至于妊娠斑,導致孕婦妊娠期容貌改變的“總導演”是體內的激素,“肇事者”卻是準媽媽體內的皮質素。究其機理,是由于懷孕后腎上腺的分泌機能增強,致使皮質素隨之增多,于是導致皮膚表面產生妊娠紋和面部生出黑褐色斑塊等。一般產后會慢慢減輕或消失。日光照射會加重妊娠斑的顏色,因此,孕期應注意和避免日光的直射,可選用對皮膚刺激少的護膚品,它與飲食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圓圓”媽媽的后悔事:寶寶娩出后我感到筋疲力盡,醫生說讓多喝水,便于排尿,結果我很聽話地喝了超負荷的四大杯水,反而尿不出來了,最后插了尿管。
我就是太把醫生的話當最高指標了,產后喝水,只是驗證膀胱沒有受損,可以正常排尿便可,我卻喝了太多的水,反而陡然加劇了膀胱的負擔,尿不出來了,所有的方法都試用了,也無效。后來護士一聽我喝了那么多,直搖頭,喝一杯也就夠了,正常人也不能一口氣喝那么多呀。
引以為戒:產后4~6小時提醒、幫助新媽媽排尿。如果新媽媽不習慣臥床排尿,可坐起來或下床排尿,并及早下床活動。出現排尿困難時,用手按壓下腹,或用熱水袋敷壓下腹,或用溫水沖洗尿道口以解除尿道痙攣。也可讓新媽媽反復聽流水聲,誘發排尿反射。蒸氣熏蒸或溫開水沖洗外陰,促使尿道括約肌松弛,減輕外陰的疼痛。
各種方法均不能解決排尿困難時,只好用導尿管來使膀胱得到休息,恢復肌肉張力,促進神經恢復了。
月子里的哺乳
孩子爸覺得產后前幾天的奶有點發黃,黏稠,認為不干凈,讓我直接給擠掉了……
生了寶寶,大家都恨不得把最好的東西送給他,眼見我初期的奶發黃,大家便覺得不放心,都是擠掉,等奶稍白點了才給寶寶喂,不夠的時候就拿奶粉頂替了。一查書,才知道我擠掉了給寶寶最好的具有免疫力的初乳。
引以為戒:在分娩后7天內,乳母分泌的乳汁呈淡黃色,質地黏稠、稱之為初乳;之后第8天~14天的乳汁稱為過渡乳,兩周后為成熟乳。初乳對嬰兒十分珍貴,其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對嬰兒防御感染及初級免疫系統的建立十分重要。初乳中微量元素、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比成熟乳要高得多。初乳也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兒的腸道和胎埂。因此,應盡早開奶盡早開奶可減輕嬰兒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而第一周的珍貴奶則一定要利用好。
“豆豆”媽媽的后悔事:寶寶吸不出來奶,就心疼他給了奶瓶,結果卻導致我徹底放棄了母乳喂養。直到現在我想起來,都后悔得要哭,覺得自己沒有堅持下去,畢竟母乳才是對寶寶最好的食物。
要說我也是個夠勇敢的媽媽了,寶寶快把我的乳頭部吸破了,奶水卻勉強只有一點點,根本不夠他吃的,護士還不讓用奶瓶,就是用時,也用根管冒充地貼在乳頭上,讓寶寶以為還是從媽媽乳房上吸出的奶。這可真是麻煩,一趁護士不在,我就直接給他奶瓶,這可好,孩子徹底愛上喝奶瓶了,因為比吸我的奶容易多了嘛,奶粉還有香味。但是,從此,我的奶越不吸,越不來,最好徹底沒有了,我的寶寶連一個月的母乳也沒有吃上。有些東西,原來真的錯過便不再。
引以為戒:母乳是任何奶粉都替代不了的給寶寶最好的食品,一定不要輕易放棄。乳汁的產生是由神經和激素調節控制的,需要寶寶的吸吮使乳頭神經末梢受到刺激,通知大腦快速分泌催乳素,從而使乳汁大量泌出。
目前最科學的共識是:產后半小時便開奶。剛“開奶”時,寶寶吸力弱,乳房內部還沒形成流暢的“生產線”,頭幾口很費力,寶寶吸不出乳汁,就會大哭。但多吸幾次后,乳汁就流暢地分泌出來了。盡管量少,也足夠新生寶寶的需要,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就順手拿起奶瓶喂他,這樣既不利于胎便的排出,也會影響泌乳反射的形成。寶寶吸吮乳房次數多了,乳汁分泌自然就會多起來。而一旦放棄吸吮,母乳定會自行褪去。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醫院提倡的不許帶奶瓶進新生兒產房的原因。
月子里的休閑
“胖胖”媽媽的后悔事:合了自己的意,沒有剪掉長發;稱了母親的意。一個月沒洗長發。夏天里的月子,一個月沒洗頭,難受死我了。
剛懷孕,母親便極力想說服我把一頭長發給剪掉,說什么月子里不方便、發長更易掉發等好多諸如此類的理由,可最終我還是沒舍得剪。母親無奈,看著產后濕漉漉的我,心疼地說:“看看,當初讓你剪掉你不肯,這月子里還不能洗頭,看你這一個月怎么堅持?”我這下才傻眼了,一個月?這怎么行!但母親顯得不容置疑:“不行也得行,女人坐月子是一個重生的機會,坐得好,身體比以前都強,坐不好會落下一輩子治不好的病根!”
為了這個或許存在的可能,寧可信其有,我真的乖乖聞著我有點發澀發酸味的頭發過了一個月,只有一天實在受不了了,拿熱毛巾擦了兩把,覺得自己都快發霉了。
引以為戒:傳統思想認為,新媽媽分娩時失血不可避免,分娩后又大量出汗,說明氣血兩虛,洗澡容易感受外邪,不主張洗澡,也不主張洗頭。
其實,分娩不是疾病,只是一個生理過程。而新媽媽產后多汗,是機體排出體內多余體液的一種方式。當然,新媽媽分娩時出血,分娩中體力消耗,都會削弱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試想,不衛生的新媽媽怎么能帶給新出生的小寶寶一個健康的環境呢?
與不洗澡的新媽媽相比,產后洗澡者皮膚清潔,會陰部或其他部位感染率降低。并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解除分娩過程中的疲勞,讓新媽媽感到精神舒暢。淋浴對于乳腺分泌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可以提高乳汁質量。
一般認為,正常分娩的新媽媽分娩后2~5天便可以洗澡,但不應早于2d小時,以選用淋浴為佳。產后8周內不宜洗盆浴或大池洗浴,以免不潔澡水流入生殖道引起感染。在澡前應避免空腹,防止發生低血糖,引起頭暈等不適。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即可。室溫20℃為適宜。如果分娩過程不順利,出血過多,或平時體質較差,不宜勉強過早淋浴,可改為擦浴。
至于有人認為月子里要全用燒開的水,就算用涼水也要燒開了再晾涼。這是有些多慮了。其實現在的自來水消毒已經相當干凈了,而熱水晾干的過程中反而容易滋生細菌。
只是洗頭需注意:可用熱吹風適當吹干,不可在頭發濕潤時直接落枕入睡。
月子里的運動
“浩浩”媽媽的后悔事:只顧了營養,丟掉了體型。吃了大量的脂肪類食物,沒有平衡飲食和堅持運動。
回顧我的月子,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科學的,衛生也講了,該注意的也注意了,該蕎的也蕎了。人人都覺得新媽媽要多吃,尤其是母乳喂養,更要多喝湯水,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還一個勁兒囑咐要臥床休息,說走動會引起子宮下垂等疾病。
可是,考慮過后果嗎?考慮過那么多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攝八到體內產生的后果嗎?知道20斤肉是多大的一塊嗎?
運動慣了的我,突然停下兩周,體型比產前還要胖了許多,一個月后,體重大增徹底成了一個看不見腰身的肥婆。從此,我不可抑制地胖了,卻很難再回去半斤。
引以為戒:十月懷胎的歷程,運動本身便減少了許多,新媽媽產后身體虛弱,休息是關鍵,但是絕不至于不能做哪怕小幅度的運動。產后積極運動是預防生育性肥胖的重要措施。適當的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避免體內熱量蓄積。一般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后第一天就可以開始活動,例如:在床上做一些翻身、抬腿、縮肛運動。剖宮產的新媽媽,在傷口愈合后,可以適當做些翻身及下地走路的活動,然后逐漸的就可以適量地活動了。
但是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其生理上處于一個特殊時期,不宜練習普通有氧操,健身房里的有氧操活動強度太大,新媽媽在產后6個月以后才適宜去做。
其實在產后的幾個月,新媽媽自己帶寶寶,做一些簡單家務,這些活動量已足以對新媽媽起到減肥作用。在哺乳期間,不要因為惦記著減肥,而有意識地減少營養攝入,致使寶寶營養跟不上,這樣就不償失了。哺乳有助于清除新媽媽的贅肉。
但是停止喂養后,很多媽媽暫時還調不過胃口,仍然大吃大喝。原來超過自身需要的營養都通過奶水供應給寶寶,而現在多余部分則只能轉到母親身上,稍不小心,就可能成為贅肉。因此一旦停止母乳喂養,新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適量多吃蔬菜、瓜果和牛奶,少吃薯條和可樂。
懂得把握坐月子一些科學方法,采用正確的坐月子方式,避免一些人為的,無心的錯誤坐月子方式,會讓新媽媽越活越健康,越來越美麗。
月子里的穿衣
“雙雙”媽媽的后悔事:月子里只要穿暖即可,可我把暖當成了捂。整個月子都很痛苦,很難熬。
我生孩子時正是8月,最熱的季節,但母親讓我渾身上下包圍得嚴實,還穿著厚厚的棉襪子。弄得我整天覺得身上像團火,難受無比,都有去沖個涼的沖動。
引以為戒:月子里要“捂”,這個規矩沿襲至今,許多人深信不疑,照辦不誤。其實,暖和與捂是兩個概念,大夏天的非得寧可捂出一身汗,也不要減輕一件衣,這是一種極端化。
月子里只需要保持一種干爽的不受風不著涼的狀態即可,這與當時的環境與室溫有關,大可不必拘泥,捂出一身汗來,反而會增加著涼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