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寶寶在分辨橘黃色塊時比男寶寶更為敏感,寶寶的“內在需要”會導致他主動地去尋尋覓覓……你知道嗎,寶寶的天賦也需要培養和激發!
誰別影響天賦差異
難道寶寶的“天賦”和“特長”也存在性別差異嗎?科學家們對50名11個半月大的寶寶進行觀察試驗,讓寶寶坐在母親腿上觀察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從一個藍色的吊箱里吊起一個橘黃色的大塊物件,讓橘黃色塊緩慢地穿過舞臺,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如此6次。第二幕與此相似,只是橘黃色塊小了一些。結果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男寶寶似乎根本注意不到物塊之間的大小差異,而女寶寶在看到變小了的色塊時立刻顯得十分激動,并發出各種表達情緒的聲音。這個科學實驗證實了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即女寶寶的骨骼、肌肉和神經發育比男寶寶快。因此,女寶寶通常說話比男寶寶早。此外,科學家們還通過研究證實,女寶寶的左腦神經比男寶寶的發育得快,而左腦分管能力,直接影響寶寶使用詞匯、拼寫和記憶事物的能力。正因為如此,女寶寶在分辨差異時比男寶寶更為敏感。
除此之外,不同性別的寶寶在生理等各個方面也都存在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具體體現在幼兒心理與生理上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因此寶寶成長階段的進程也會各自不同。
發現寶寶的需要
盡管寶寶之間由于性別造成的差異顯而易見,但是他們都有個相同點就是:為了使身心健康成長,從胚胎個體開始。就會有很多的內在而非外顯的需要出現,“內在需要”會導致“個體”主動地去尋尋覓覓,找他要的“東西”,以達到其迅速成長的目標(例如剛出生的寶寶肚子餓了,他會用嗅覺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頭,根據自己的“內在需要”解決饑餓的問題)。
寶寶不是一個被動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寶寶會因“內在需求”而主動探索周圍的世界,獲得他需要的一切。及時觀察到寶寶的“內在需要”,尊重寶寶的這種需要,并施以援手,為寶寶創造適合他成長的外部環境,爸媽就可以最恰當的方式幫他好好地長大成人就教育的立場來說,大人能做的,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提供給他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任由寶寶在其中自由地選擇,從而使寶寶不受干擾地滿足他的內在需要,使生命能夠自然地發展,一步一步建構成一個完美的人。
寶寶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予他什么,就像植物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我們就該為它們提供這一切。順乎自然就是最大的真理。
寶寶的賦時刻表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出生后不用太久,通常3歲以內就可以發現寶寶所具有的一些基本天賦的種類。而5歲對于寶寶來說則是天賦發展的“關鍵期”,他們會在此時在某一方面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這時候,父母如果可以及時捕捉住孩子的興趣愛好,細心培養引導,會有意外的收獲。
4大基本天賦:
音樂天賦.寶寶在學媽媽哼唱或唱歌時音階很準,音色甜美無假聲;平常喜歡聽各種樂器演奏,并能通過音樂辨別出有哪幾種樂器。對樂曲的節奏感有明顯、準確的反映。
邏輯天賦:寶寶經常提出諸如“時間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之類的問題:平常善于劃分人、事、物的種類和順序;對家長的經濟分配參予某些意見;對自己的零花錢安排得頗為妥善。
認識自我的天賦:寶寶善于把自己的言行與情感聯系起來;對于別人將去做的事情能做出預感性的評議,對自己做的事情有準確的評判。
認識他人的天賦:寶寶平時能注意父母或周圍人的情感變化,并對此表示支持或勸慰;喜歡模仿別人在生活中的言行及表情。
天賦也可以再激發
雖然遺傳基因不可更改,但是適當的早期教育可以創造差異,也就是說天賦是被培養和激發的,而不是被發現的。因為寶寶神經系統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他成長的環境,就好比植物趨光一樣。植物的趨光取決于它的基因,至于植物究竟朝著哪個方向生長則取決于陽光來自哪個方向,而后天的培養就是寶寶天賦發展的陽光。寶寶天生具有早期學習的潛能,爸媽的責任就是創造條件,緊跟寶寶的需要把他的潛能發掘出來、繼而培養出來。早一天讓寶寶開始早期學習,就可以早一天挖掘出寶寶的潛能,激發寶寶的特殊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