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爸爸13年堅持天天為孩子拍照
一位英國父親13年來堅持天天為孩子拍照,記錄自己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步驟,迄今已經拍了8572張數碼照片,用了600個網絡相冊。這位名叫穆尼施·班薩爾的父親,自女兒蘇蔓出生那天開始拍照,之后一直未停下來,在兒子杰出生后也一如既往。穆尼施表示:“當他們長大后,蘇蔓和杰對我的行為感到有些尷尬,但是我希望有一天他們兩人都會欣賞我所做的一切,能回憶這些童年的美妙記憶。”這位偉大的父親表示還將繼續這一嗜好,直到一雙兒女都成人離家。
親子表情DNA
想驗證家庭關系,除了DNA還有哪些方法?答案是“看表情”!以色列的最新研究指出,人的面部表情更多源于基因而非模仿。每個家庭都有特定的表情習慣,生氣時咬嘴唇、思考時吐舌頭等等,這些都會通過家族來遺傳。即使是先天失明的盲人,以及出生兩天就被遺棄的孩子,當研究人員讓他們想象些讓他們生氣、傷心或高興的事情時,他們的表情仍然表現出高度一致的“家庭特有的表情特征”。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面部表情的遺傳可能與基因、肌肉構造、神經纖維分布和思維過程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別拿孩子與別人比較
給孩子貼標簽、取綽號或拿他和別人比較是很危險的:這只會使他朝著受批評的方向更進一步。
家長應該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正在不斷進步的個體。其實他們的成長就像竹子一樣:在花園里栽種下之后,4年間你辛辛苦苦地堅持給他澆水,他只長了幾厘米;到第5年,不經意之間他卻一下子躥高了將近1米!由于每個孩子的成熟速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家長一定要多些耐心,要給孩子們足夠的成長時間。
經常說“謝謝”的寶寶情商更高
經常讓寶寶回憶讓他們感激的人和事,是教育孩子感恩的最好方法之一。而美國心理學家近日研究發現,能夠心存感激,經常說“謝謝”的孩子情商更高:機靈、熱情、堅定、細心而且更有活力。而且,這些孩子也更樂于幫助別人。
寶寶哭也是一種運動
很多媽媽都很苦惱寶寶怎么那么愛哭,其實,寶寶是在做運動呢!
孩子的生理發育皆未完善,需借助一定的運動量才能促進身體全面成長。新生兒和初期嬰兒只能躺在床上舞動四肢,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借助啼哭加大運動量。同時,喂養過量的主要后果是寶寶體重增加過快,新生兒和嬰兒初期對此有防御的本能反應,表現為反流和哭鬧,反流是將多余的食物排出體外,哭鬧是借助啼哭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以達到全身營養的平衡。此外,嬰兒隨著生長發育,特別是哭與笑的分離及隨意運動的發展,啼哭的內涵發生了變化,其運動成分越來越少,社會交往成分越來越多。這時候的哭,則更多的具有了社會和情感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