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長們的“心頭肉”,是一個家族未來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所有家長的心愿。但是,作為家長的你自認為很關心孩子,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了。心情大家可以理解,但是,你的關心是否用對了地方?你所謂的全心全意、體貼入微,方法真的是對的嗎?

行
從家里到朋友家
YOYO和小麥都是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家里都住在一個小區,他倆經常一起玩,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小孩子的感情總是那么純粹,為了一個蘋果都可以翻臉,為了一起畫畫又可以馬上和好如初。他倆也不例外,上個周末,雙方父母不在,他倆一起呆在家,誰知道,因為YOYO把小麥的積木弄倒了,兩個人在家“大打出手”,結果都傷得不輕。
【專家解析】
這樣的情況在小孩子中間經常發生,為了一點大人們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可以“鬧翻天”,甚至于打成一團,導致一些安全隱患。這時候,家長就應該站出來及時制止,如果,家長不在身邊,也應該在平時就做好防范工作,教會他們怎么與人相處,尤其是自己的朋友。同時,也可以經常邀請多個小朋友到家中做客,通過觀察孩子的交往,發現其中的問題,及時解決和引導孩子,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
從家里到景點
天氣好的時候,或者節假日,一家人出門旅行自然是必不可少。但是,出門在外,安全問題也時刻跟隨著大家外出的腳步,尤其是孩子,更是應該多加注意。
小凱國慶節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旅行了一趟,可他卻因為這次旅行被爸爸媽媽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因為是爸爸剛買的車,所以全家人都歡天喜地地準備駕車出去旅行。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小凱很是興奮,老是跟著爸爸學開車的動作。開了一會,小凱突然伸手去抓爸爸的方向盤,想要玩一下方向盤,幸好爸爸及時出手,車才正常行駛,否則,后果可想而知。
【專家點評】
自駕出行是目前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但是,當家里有小孩子的時候,家長們一般都會安排小孩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選擇。一是因為,小孩子都有愛玩、好奇的天性,很容易影響駕駛者的注意力和視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二是,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安全氣囊崩開,由于小孩身高矮,座位低,更容易受到傷害。
從家里到學校
每天早上出門時,媽媽都會在門口叮囑路上注意安全,去到學校要聽話,好好學習等等。但是并不是叮囑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孩子在去學校的路上,也時不時地發生讓家長提心吊膽的事情。所以總是在工作間隙想辦法打電話到學校去問問孩子的情況才算安心。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校訊通”的幫助下解決,甚至,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也可以立馬知道。校訊通從根本上優化了家校互動的模式,促進了學校的現代化和網絡化管理,快速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
孩子說:親情通話 隨時輕松聯絡爸媽
浩浩是川師附屬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一大早他就來到了學校,用校訊通卡在機子上一刷,滴的一聲,浩浩已經到學校的信息就發送到浩浩媽媽手機上了。浩浩揚了揚胸前的校訊通卡說,這個小東西真的很方便,因為學校和爸爸媽媽的公司不在一個方向,他們都不能送我上學。每次上學出門的時候媽媽都要叮囑我到了學校給她打電話,有的時候我剛到學校就上課了,所以會忘記給她打電話,她就著急得很,說是連工作的心情都沒有了。
現在有了校訊通,開通了中國移動校訊通的學校的學生,都可以和浩浩一樣,通過校訊通親情電話給父母打電話報平安了。12元套餐可包含60分鐘免費的語音通話,每位學生可設置3個號碼作為親情號碼。校訊通已經成為了孩子們最為忠誠的伙伴!
老師說:校訊通 家校溝通好幫手
“像浩浩這樣的小朋友,有什么問題能夠和家長直接溝通的話,他的成績將會得到更大的提升”,川師附小的周老師說,以前,她總是在想什么時候給家長打電話交流,也擔心家長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而放棄了交流的機會。而且一個班好幾十號孩子,有的時候太忙了,不能保證和每個家長都聯系上,甚至讓家長和學校間產生了一些誤會。
不過,這一年多來,情況有了很大改善,因為學校建立了“校訊通”平臺。她和學生父母的交流明顯比以前多,每天有什么作業安排也都會通過校訊通的平臺將消息發給家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可以及時的跟家長溝通。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和家庭的雙方努力,只有溝通無阻了,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像浩浩這樣的學生,有時候上課睡覺,作業馬虎等情況,老師也不至于忙的時候沒機會打電話就忘記告訴家長。當然,學生有好的表現老師也會及時告知家長,讓大家一起分享喜悅。家長對子女在家的一些學習情況也可以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或指導,而且有什么需要咨詢老師的,隨時也可以聯系。
比如說這段時間預防H1N1甲流感的問題,老師們就通過校訊通一個短信把一些預防甲流的衛生情況發給家長,讓家長們放心。
家長說:短信報安 校訊通讓我們更安心了
對于孩子的家長來說,孩子每天高高興興地背上書包上學的時候,心都是跟著他一起走的。生怕他在路上出什么差錯,遇到什么危險。但是,自從開通了“校訊通”業務后就放心多了 “每天只要他到學校后刷一下卡,就能收到報平安的短信,,這樣,我也能更加安心地工作了”,一位李姓家長說。
有了校訊通,我還能不時地收到班主任的評語:“浩浩最近上課精神不集中,不知是否晚上沒休息好,還是另有原因,請家長及時與您的孩子溝通下,了解下原因,盡快調整好。”“浩浩今天在數學公開課上表現非常積極,受到老師們的贊賞,請家長鼓勵您的孩子繼續保持。”“浩浩昨天的回家作業有些馬虎,錯題很多,希望家長有時間的話與您的孩子聊一聊。”還能及時知道學校搞什么活動,家長是否需要參加。這樣,家長就能及時和孩子溝通,幫助他的學習和成長。
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學校也可以通過校訊通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512地震后,學校管理員在5月20日凌晨五點就將教育局關于暫時停課的消息通過校訊通通知了所有家長,讓家長們及時掌握了學校動態,節約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合理安排了孩子的生活,同時也極大地減輕了學校的工作量。正如學生家長所言:“校訊通,永不中斷的溝通橋梁!”
【新聞鏈接】
校迅通是中國移動提供的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為學生家長傳遞學生在教育、學習、學校生活等信息的業務,是學校、家長、老師之間暢通交流的橋梁,同時也是老師進行日常教學管理的平臺。目前成都地區共有800多所、全省有近4000所學校使用校訊通。經過多年的實踐,校訊通已成為學校、家長、學生多方認可的移動信息產品。校訊通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家校溝通模式,學校和家長直接便捷的溝通,更好的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衣
你所不知道的一些事實
家長們無疑都當自家的孩子是掌上明珠,但兒童在自訴的權利上很小,往往一件事情都是家長決定了就覺得是對孩子好的。
可是,家長在孩子的健康問題上又知道多少呢?
根據英國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91%的兒童穿鞋不當,89%的成人對孩子穿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6%的父母在給自己孩子買鞋前仔細察看過孩子的腳型,有23%的父母根本不做這些事,另有23%的父母只有在發現孩子因穿鞋不當而出現問題時才開始做出補救措施。格拉斯哥加里多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83%的5歲小學生穿的鞋偏小,中學生中也有59%的女生和49%的男生穿鞋偏小。95%的被訪對象在買鞋前沒有對自己的腳進行測量。
你家孩子的腳,還好嗎?
⊙ 黃女士/人力資源部經理
我家的孩子現在剛上初中,身體長得很快,過不了多久就要求我給他買鞋。明明買了新鞋,也沒怎么穿就穿不下了。今年開始,我帶他買鞋的時候,讓他自己選款式,我都會選擇給他買大一碼,這樣子可以穿得久一點。畢竟幾百塊錢一雙的鞋,又不便宜,沒怎么穿就扔了,又覺得可惜。

【專家點評】
其實,黃女士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這樣只是圖自己省事。反而是對孩子健康的一種荼毒。孩子的腳在生長發育期間,最不能受“委屈”了。
從四歲開始,腳底足弓變慢慢成形,由于發育尚未成熟,兒童也很容易出現足部發展不良現象:扁平足、后足外翻、X形腿以及入字腳等等。可能很多家長對扁平足認識較深,但是后足外翻也對孩子的足部成長潛藏著嚴重影響,是由于后天性肌肉乏力、韌帶松弛、肥胖等問題引起,會引起扁平足惡化,足部容易感到疲勞及痛楚等,長此以往,還可能會引起足底筋膜勞損、筋膜炎、骨刺等癥狀。這時候,再給他穿上完全不合碼的鞋子,對孩子的腳部健康沒有一點幫助,反而是一種傷害。
1 步行。
是足部鍛煉最好的方式,家長在陪孩子步行時,要觀察行走的步態,孩子的足內翻、外翻、膝關節的活動,如果發現,就要及時糾正。
2 適當打赤腳。
在適當的情況下,對孩子來說光腳走路是有益健康的活動,然而在臟的路上光腳走路會使孩子的腳受到感染。輕者會引起劃傷,重者會引起扭傷和骨折。所以,要選擇合適的地點。
3 鞋后跟要有點高度,以1~1.5厘米為宜。
其次,鞋底要稍微有些硬度,因為孩子在走路時,身體重心全在腳上,如果鞋底太軟,容易造成重心不穩,走路摔跤。
再次,鞋幫不能太窄,鞋子尺寸也不能太大,即腳掌、腳趾處于自然伸展的狀態時,腳后跟處能留出一寸左右(差不多有大人一個手指寬度)的空間,保證腳部不會受到壓迫。
4 穿硬底鞋。
硬底鞋防震作用好,鞋跟不僅能夠減少外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使兒童重量均勻地分布在腳的各個部位,還能緩沖兒童在運動中對大腦、跟骨和身體其他部位造成的震蕩。
食
他就是愛吃,你有什么辦法?
當你帶著你的孩子走在超市花花綠綠的貨架旁邊時,孩子期待的目光落在各種各樣的零食上面,然后再期待地看你一眼。作為媽媽的你,難道不為孩子的目光所動容嗎?最后的結果就是:在掙扎一萬次之后,還是很不情愿地給他買了一大筐零食。
你進我退的零食戰
⊙ 林女士/資深廣告人
雖然林女士在事業上風風火火,大展拳腳。但是,面對自家的那個5歲小“頑童”時,她卻毫無辦法。“我家寶寶從小就喜歡吃零食,不知道為什么,只要一走到超市,看到那些薯片啊、冰淇淋啊,就磨不開腳。我不給買就死活不干,哭著鬧著必須買了才肯走。我知道吃多了零食對他身體沒什么好處,但看到他這樣又實在沒有辦法。哄啊騙啊,這些招數都使盡了,都沒有用。他還喜歡把吃完零食的包裝袋貼在墻上,像是在跟我炫耀一樣。”
【專家點評】
吃零食是青少年學生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有調查表明,大約四分之一的中、小學生有經常吃零食的習慣,孩子們經常吃的零食也是五花八門:膨化小食品、巧克力、餅干、糖果、冰淇淋、酸奶、話梅等,甚至薯條、漢堡包也成為孩子們零食類食品的新寵。
既然孩子要吃零食現在已經是一件讓你覺得不能避免的事情了,何不換個方向來想怎么教他正確地吃零食,這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 端正家長的態度。從營養學角度來看,中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特殊時期,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對要多很多。除了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能為身體發育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素,孩子們還能夠從零食中得到一定的享受。因而,你可以讓孩子適當地吃一些零食,不要一看到孩子吃零食就頭痛,甚至大發雷霆。但零食絕不能無節制地吃,更不能偏嗜某些零食。
2 合理安排零食時間。按照科學的方法,零食應該在兩頓飯之間來吃。由于兒童、青少年代謝比成人快,吃了正餐沒多久,孩子也會很容易就有饑餓感,適當吃些零食可起到防治饑餓和增加營養的作用。
零食不應該在接近正餐時吃,否則會影響食欲,妨礙正餐;臨睡前也不要吃零食,這樣會增加胃腸負擔,影響睡眠。吃完后不注意刷牙,殘留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會不利于牙齒的健康,長期下去會長齲齒;
3 合理選擇零食種類。孩子太小,不懂得食物的營養或者是哪些零食吃了才是真正對自己身體好的。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充分擔當起“監護人”了。一定要選擇質量可靠、營養優質的零食,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同時,也應該加強對孩子選擇食品的健康教育,指導孩子選擇高營養的食品作零食,如牛奶、酸奶、水果、蛋糕、肉松、牛肉干、干果等。

住
最容易忽視的安全隱患
家,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生活的環境,也是小孩子了解社會的第一個地方。家長們從來都認為,只要孩子出了這道門,便會發生種種不可預知的危險,只要呆在家里,就安全了。但這樣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其實,很多意外傷害都是來源于家庭生活中的。像燙傷、觸電、燒傷等等。但是,只要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家長們,能及早地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傳授預防傷害的技能。孩子在面對這些危險的時候,就能獨立解決,也可以避免很多傷害。
小疏忽大遺憾
⊙ 果子 六歲
剛見到果子的時候,這個活潑的小姑娘爽朗的笑聲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但是,當她伸出手來拿桌上的蘋果時,我們都嚇了一大跳。手背上足有兩厘米長的疤痕,那么明顯的留在孩子白皙的小手上。“你們是不是看到我手上的這個疤了啊?沒什么啊,都已經不疼了呢。”小姑娘看到我們驚訝的表情,還奇怪像我們見到外星人一樣。只是,她自己不知道,這個疤雖然不會給她以后的生活帶來什么不方便,卻會在她知道愛美的時候,給她帶來困擾。
果子媽:“果子手上的這個疤痕是她四歲的時候留下的。說起這個事情,我現在都覺得挺后悔的。那一天剛好我和她爸爸都有事情不在家,我只出門一會兒,就讓她自己呆在家里。哪知道她想切蘋果吃,就到廚房拿刀子,可是她又不夠高,刀子在灶臺上,我用完了忘記起來,她夠了半天沒夠著,后來夠著的時候,刀子就從灶臺上滑下來。我回去的時候,看到滿地都是血。帶她到醫院縫了好多針,幸虧沒什么大問題,沒有影響到手的活動,否則,我真要后悔死。”
【專家點評】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60%的意外傷害事故發生是在家里,或者在家的周圍。而目前家長們處理兒童意外傷害事故的能力和意識都相對薄弱。3-7歲的孩子一般都是被動地去認知世界,對于一些危險自然缺乏鑒別能力,那么家長不應該直接禁止他的行為,而應該直接告訴他需要怎么做,將“不許”改成“應該”。平時,家長應該用簡單幾句話讓孩子明白為什么不允許他們碰有些對她們來說比較危險的東西,比如被水和火會燙了會很疼,被針或者剪刀刺破皮膚也會很疼等等。不要太復雜,讓她明白就行。家長甚至還可以通過講一些故事來讓孩子記住這些道理,讓孩子明白危險的同時也不會太反感。
1 保護孩子,從家長做起。據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只有16%的家長參加過預防兒童傷害的培訓,家長們對如何預防和消除兒童意外傷害的知識掌握得非常少,認知度也較低。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自覺地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主動去了解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和傳授技巧。
2 以活潑生動的形式教育孩子。家長應該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說教的形式,多想想一些新穎的、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形式,如講故事等等。還可以教孩子畫一些逃生地圖,讓孩子主動尋找災難降臨時的避難場所和地點。像地震來臨的時候,應該躲在什么地方,如何逃生等等。
3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日本有一項專門研究顯示,發生受災之后,會操持家務的媽媽和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生存率比一般人高,因為他們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如何獲取生存的資源。很多成年人卻因為平時不關注生活細節而失去了存活機會。所以,家長應該盡早地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哪怕是遇見陌生人,要勇敢說“不”。
TIPS
校訊通
三大主要功能
1、短信報安:學生到校、離校信息輕松掌握。只要孩子到校、離校一刷卡,學生到校、離校時間信息以短信方式及時發送至家長手機上。
2、親情通話:每位學生可設置3個號碼作為親情號碼,可以通過學校的校訊通信息機撥打親情號碼。
3、家校溝通:老師通過電腦,登陸校訊通網站,即可免費向家長發送短信;家長收到短信后,可回復老師,實現溝通。
收費方式
不需要學校對該項目進行任何投資,移動公司免費進行安裝信息機、刷卡機、鋪設線路等。家長自愿選擇使用后,通過手機扣費。現共有2檔套餐可供家長選擇。
套餐A,功能費10元/月,包含平安短信,校務信息發布。
套餐B,功能費12元/月,包含平安短信,校務信息發布,60分鐘親情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