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族群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正在悄悄但有力地改變著現實商業世界。這種以“單身”為訴求點的商業模式及形態將指向何方?“單男”、“單女”的錢又到底應該怎么賺呢?
現今的單身族群主要集中在有文化、有實力的中產階層。他們是自我享樂的代表,為了享受生活而主動選擇單身。比起已婚人士,他們熱衷消費,淡看儲蓄,并且自我意識極強,對目前的單身生活也是感覺良好。
“未來中國社會的單身率可能會穩定在30%左右。”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的左曉斯研究員如是判斷。如今的“單身潮”,早已超越個人生活方式與社會學研究課題的范疇以外,單身族群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正在悄悄但有力地改變著現實商業世界。這種以“單身”為訴求點的商業模式及形態將指向何方?“單男”、“單女”的錢又到底應該怎么賺呢?
單身商機從何而來
最近,搜智調查機構進行了一次名為“中國單身報告”的調查。他們從京、滬、穗、深、蓉等16個具有代表性城市中抽取了1024個有效樣本,經過分析發現,其中不經考慮就購買奢侈品者占28.6%;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場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開銷為自我娛樂消費或聚會等社交消費,為未來做儲蓄保險的只有5.4%。這表明,現今的單身人群非常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崇尚高消費的生活。尤其是月收入7000元到2萬元這一檔次的“金領”,在這些方面的數據更是高于其他人群。
根據調查結果所作的研究進一步表明:現今的單身族群主要集中在有文化、有實力的中產階層。比起傳統觀念中長相、經濟雙重困難,生理或心理上有雙重缺陷的“被動單身者”,思想觀念上的顛覆性變化是他們最為顯著的特征。他們是自我享樂的代表,為了享受生活而主動選擇單身。比起已婚人士,他們熱衷消費,淡看儲蓄,并且自我意識極強,對目前的單身生活也是感覺良好。
大眾媒體在描述這個群體時經常使用諸如“高學歷、高收入、高壓力;工作忙、有情趣、有期待”這樣的詞語。而這些群體性的特征,也正是欲在“單身經濟”浪潮中淘金的精明商家最值得留意的地方。
單身經濟日益紅火
如上文所述,單身商機具備的種種特征需要現實的商業世界中一一找到對應的落腳點。由此,這種新經濟形態想要不紅火都難。
現在我們所說的“單身經濟”概念,其實源自西方經濟學家F.T.McCarthy2001年在《經濟學人》上最早提出的“單身女性經濟”概念。在F.T.McCarthy眼中,“她們是廣告業、出版業、娛樂業和媒體業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因為獨身而且收入不菲,她們是最理想的顧客。與其他階層相比,她們更有花錢的激情和沖動,只要東西夠時髦、夠奇趣,她們就會一擲千金。”五六年過去,這樣的論斷基本上沒錯,只是對于具有相似特征的男性來說顯然太狹隘了。因此,“單身經濟”摘掉了“女性”的帽子,無論衣、食、住、行,娛樂、社交、“充電”、養老,它的方方面面都開始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僅從比較成熟的產業來看,在房產領域,去年,上海一個包括500余套單身公寓的樓盤,打出“忘掉悲傷,忘掉他,開創新生活”的廣告,短短數周便告售罄。銷售方稱,購房者中三成以上是22歲到25歲之間的單身女性。在寧波,某單身公寓宣稱“連牙刷都準備好了,您只需拎包即可入住。”在40平米的空間內,家具、廚衛用具一應俱全,開盤僅一個月便賣出3000多套。無錫的長江國際花園推出100多套單身公寓,平均售價遠高于無錫的平均房價,但前來購買的人卻很多,很快就已經出售超60%。這些單身公寓的共同特征是,面積在四五十平方米,雖然很“玲瓏”卻“五臟俱全”,房型充分考慮到單身人士的需求,通常采用開放式設計,封閉的衛生間、敞開式的小廚房跟客廳、臥室連為一體,以凸窗代替陽臺,而且基本都經過了精心裝修。
調查顯示,單身公寓的購買者大多在市中心上班,收入穩定,生活節奏快。他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很高,不愿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擁堵的交通和不完善的郊區生活設施上:他們同時具備很強的分期償付能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希望打破“結婚買房的定律。擁有屬于自己的小公寓,無疑是”我單身,可我過得很好的直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