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而復始的假日,不僅創造了假日經濟這一概念,同時也催生出了假日媒體廣告投放上的一些新思路和新趨勢。
本文從快銷品的假日廣告投放數據變化,簡要分析在假日前后,快銷品類的媒體投放類型、投放周期,以及主要投放品類等,從而能夠為假日期間,快銷產品為推動銷售而進行的廣告投放,提供一些借鑒。
廣告時間集中在假日前一個月
從對CTR市場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的媒體投放調查數據分析來看,節假日期間的廣告從假日的前一個月就開始投放,如在2008年全年中,廣告投放的幾個高峰期分別出現在4、7、9、10、11和12月,在這中間,就包括了“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因此,4月、9月和10月的廣告投放量,相比其他月份在整體上都有所上升。但這其中,需要說明的是,由于“5.12”和“奧運會”這兩個事件,特別是由于奧運會的原因,7月份的廣告量明顯增加。除這兩個特例外,其余時間的廣告投放基本上都體現了這一規律,2009年1月至8月份的數據走勢也大致如此。當然,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在第一季度廣告投放方面,變化比較明顯,而在第三季度,廣告整體增量都明顯高于08年同期。
電視媒體
是快銷產品的主要投放媒體
同樣,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到,在現有的電視、報紙、雜志和電臺四大傳媒中,以節假日快銷品主要類別——衣著類來看,電視媒體是其主要投放媒體(見圖1),其份額可以用“絕對”來形容。投放量第二的媒體是雜志,然后是報紙和電臺。很顯然,在快銷品的廣告傳播方面,電視媒體的廣告投放是重中之重。
衣著類廣告假日前廣告投放變化最明顯
那么,從假日期間廣告投放的品類來看,在傳統調查的21類主要品類和雜類中,在“五一”、“十一”及“春節”這三個主要節假日的前一個月和當月的廣告投放中,除雜類外,在21個主要品類中,廣告投放量較大的是化妝品/浴室、商業服務、食品和藥品等這幾個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快銷產品(見圖2)。但值得一提的是,衣著類產品在節假日前的廣告投放變化則最為明顯。而這也說明,衣著類產品是最重視節假日營銷的快銷類產品。
因此,本文在對快銷品的整體媒體投放分析同時,也重點對衣著類產品在節假日期間的主要衣著類別、電視投放和品牌作簡要分析。
內衣成節假日衣著類廣告主角
在衣著這一整體品類中,從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這一時間內的數據可以看到,在幾個節假日的廣告投放高峰期,廣告投放量最大的分別是,內衣、服裝和鞋。而其中,內衣的比重最大,成為衣著類廣告的主角。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和分析,但其中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衣著類廣告投放的前十大品牌中,前三名分別是魔力挺、芳奈兒和婷美(見圖3),而這三個則都是功能性內衣的代表品牌,也就是說,在衣著類快銷品中,以豐胸、減肥和塑身等功能性為主的內衣在節假日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也是商家的主打產品。
衣著類的電視媒體投放分析
在上文已分析過,在節假日的快銷產品媒體廣告投放中,電視媒體在四大傳統媒體中具有絕對優勢。但是,我們也知道,國內的電視媒體環境也相當復雜和混亂,除了以央視為代表的中央級媒體外,還有衛視、省級地面頻道、城市臺和境外媒體等多個級別的電視媒體。而在廣告投放中,如果選錯了媒體,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那么,就衣著類產品,甚至以衣著為代表的快銷產品來說,最適合在哪級電視媒體上投放廣告呢?
同樣,還是以上述的衣著類數據分析為主,從數據可以看到,在衣著類電視媒體投放中,在銷售旺季,也就是在節假日期間,衣著類廣告主要投放的電視頻道是省級衛視和省級地面頻道(見圖4),這兩種媒介類型在節假日前后,衣著類廣告投放的數量變化都比較明顯。同時可以看出,節假日衣著類廣告在電視媒介類型選擇上呈現下沉趨勢。這就說明,快銷類產品,在電視媒體投放上,更適合于選擇衛視和省級地面頻道。而事實上,具有全國特性的衛視頻道和在當地具有第一優勢的省級地面頻道,在對消費者的影響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效果,同時,選擇這兩種節目類型頻道,既可以做到全國特定區域中的品牌傳播,同時又能提升當地市場的銷量。
而從區域來看,衣著類產品在華東、華南的廣告投放量比別的地區要大,這也與全國的經濟發展境況和居民消費水平相吻合。
總的來說,快銷類產品在節假日營銷的廣告投放上具有如下特點:
在具體品類上,以化妝品/浴室、食品、衣著和藥品等民生類產品為主。
在媒體投放上,以電視媒體為主,而其中在頻道選擇上,則以衛視和省級地面頻道最佳。
在衣著類快銷產品中,內衣、服裝和鞋是主要的假日快銷產品,其中,功能性內衣又是整體快銷類產品中廣告最多的品類。
(本文作者系引力媒體市場總監。鄺新芝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