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山東萊陽了解到,該市將在下半年舉辦首屆萊陽梨文化節。
萊陽梨,又叫茌梨.是萊陽獨有的品牌,長期來一直名聲在外,但是,這一產品在外地市場很難見到。記者在當地了解到,萊陽的梨園面積共3333.3公頃.其中正宗的“萊陽梨”,面積僅有733.3公頃。茌梨的銷售渠道依然比較單一.很少外銷。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萊陽市農業局果樹站站長韓義洲分析,主要有三點原因:一、萊陽梨由于水分充足等原因,不耐長途運輸,這就限制了萊陽梨的長途販銷.也限制了萊陽梨規模的擴張。二、萊陽梨的品牌還不夠響亮,雖然味道鮮美.并具有多種功效.但消費者對其了解還不夠,加之正宗萊陽梨表面均有麻點,不夠美觀,也使其不能很容易地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三、萊陽梨的生長對水土條件要求很高.在萊陽境內,也只有五龍河一帶的油沙地才可以種植。
因此,萊陽籌辦這次文化節,一方面是為了宣傳萊陽梨的品牌,另一方面是試圖借萊陽梨打造“名片效應”.爭取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我們的梨園面積雖然只有幾萬畝.但以梨為媒,有望給當地文化、旅游等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當地宣傳部門的同志說。
文化品牌的拉動作用,事實上在萊陽梨最正宗的產地之一照旺莊鎮西陶漳村,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西陶漳村連續多年舉辦萊陽梨文化節,使得西陶漳萊陽梨成了外地客商眼中的“香餑餑”,每年僅梨果銷售.村民就增收上百萬。而同時,文化節的舉辦也拉動了村里旅游產業的發展。幾年來,每到4月梨花盛開,“十一”黃金周萊陽梨成熟時節.“梨狀元”評選、采摘萊陽梨等活動異彩紛呈。游客與萊陽梨“零距離接觸”,不僅提高了萊陽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給村民們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