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科技創新為動力,名牌戰略取得歷史性突破。目前獲中國名牌產品2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7個,廣西名牌產品355個。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對全區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達29.07%,拉動工業總產值增長6.32%。
1999年以來,中國實行質監系統省(自治區)以下垂直管理的體制改革,賦予技術執法部門服務經濟社會更為重要的職能。自此,廣西壯族自治區技術監督局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揭開質監事業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艱苦磨礪,提速增效
1999年11月,廣西自治區成立以時任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王漢民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自治區技術監督局、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自治區人事廳聯合組成5個上收工作組,負責全自治區14個地(市)技術監督局上收工作。質監系統邁出改革三步曲:1999年實行自治區以下垂直管理——2000年自治區質監局機構改革——2002年市縣局機構改革,成功實現“三級跳”。
雄關漫道真如鐵,廣西質監人夯實垂直管理基礎。1999年全系統固定資產1億余元,2008年增至4.19億元。1999年辦公檢測用房面積6.2萬平方米,2008年增加到19.38萬平方米。目前辦公檢測用房面積22.38萬平方米,比1999年增長259.83%。全系統14個市局、76個縣局中的74個已解決辦公檢測用房問題。1999年非稅收入0.3億元,2008年達3.02億元。2008年系統人均非稅收入8.48萬元,列全國第11位。
而今邁步從頭越,廣西質監系統革新固本。2004年結合自身實際導入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用企業管理理念和模式管機關,向科學、系統、標準、長效的集約型轉變。2006年自治區質監局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全區率先通過國家權威部門認證,2007年向各市縣局延伸,2008年實現全覆蓋,建立上下銜接、運轉順暢的大質量管理體系。將質量管理目標中的行政服務及時率、行政服務差錯率、顧客滿意率、年度工作目標完成率、行政執法結案率、行政行為在行政復議或訴訟中的撤銷和變更率等量化,“六率”為效能監察的“剛尺”,以紀律監督、技術監督、法規監督、常規事務監督等四大監控體系作為實施效能監察的“四道關”。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為載體建立健全作風效能長效機制的舉措,得到自治區充分肯定。
人才強檢,科技興檢
2008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后,廣西質監系統立即組成莫佳玲博士領銜的攻關團隊,24小時內研發出三聚氰胺檢測法,全國領先,為乳制品“三聚氰胺”批批檢測創造條件。垂管以來,全區質監系統實施“人才強檢”、“科技興檢”戰略,實現技術上新手段、管理上新臺階,服務上新水平,推動廣西又好又快發展。
2004年開始,廣西質監系統抓住人才培訓、引進、激勵三個環節,實施人才強檢戰略。自治區質監局與武漢大學、廣西大學等高等院校聯合舉辦高層次學歷班、食品工程研究生班、精密儀器儀表工程碩士學位和研究生班,培養更多擁有全球通用質量工程師認證的高素質專業人才。2003年以來,選派31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到中央黨校、自治區黨校、國家質檢總局舉辦的地市局長專題培訓班學習。選派83人次的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到國外接受業務培訓,4人獲英國伍斯特大學碩士學位。引進懂管理、知工藝、會經營、高學歷人才充實到領導崗位。公開招錄招聘,引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上下交流掛職,拓展系統內外交流掛職的新機制。
目前,自治區、市和縣三級局機關及其事業單位的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和理工科專業人才比例,分別為67.13%和53.74%、63.89%和46.17%、87.59%和50.58%。
人才強檢戰略和科技興檢戰略,引領廣西質監系統多項檢測技術、管理方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為推動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戰略部署,跨越發展
垂管以來,質監系統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力促“廣西制造”到“廣西創造”質的跨越,推動廣西實現跨越式發展。
2002年,自治區成立由自治區質監局牽頭、38家區直單位成員組成廣西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2004年自治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形成政府主導、質監推動、社會參與的質量振興局面。質監部門指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體系,推動企業實施名牌戰略。2005年自治區質監局指導柳江造紙廠制定漂白化學竹漿等產品標準,并作為廣西地方標準發布。如今該廠竹漿產銷量全國第一。圍繞傳統優勢產業,積極開展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跟蹤研究,推動采用國際標準工作。涌現出兩面針牙膏、柳工牌裝載機等大批中國名牌產品和廣西名牌產品?!傲輧擅驷槨痹谫|監部門幫扶下一舉成為掌握國家標準制定權、引領行業的中國名牌產品企業。
開展“質量興市(縣)”活動,深化名牌戰略實施。2003年,自治區質監局確定在賓陽、荔浦、平果三縣開展質量興縣試點工作。質監部門和賓陽攜手整合皮革、造紙等傳統工業,引導企業以誠信和質量打造“賓陽制造”。2006年,賓陽縣獲得“全國質量興市活動先進縣”殊榮。開展質量興市活動的市(縣、區),2008年GDP比上年增長16.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廣西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科技創新為動力,名牌戰略取得歷史性突破。目前獲中國名牌產品2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7個,廣西名牌產品355個。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對全區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達29.07%,拉動工業總產值增長6.32%。
廣西質監局借上汽通用五菱強強聯合的東風,啟動技術標準體系及管理平臺、汽車及零部件認證服務平臺建設。2001年研究形成《輕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等微型汽車技術標準,成為行業劃時代的重大成果。組織制定《重熔用鋁錠》國家標準,用“廣西創造”打破國外對中國鋁產品出口的技術貿易壁壘及壟斷。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化活動,廣西已獲國家批準成立15個涉及汽車制造、糖業等支柱特色產業的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利用在國際國家標準化活動中的話語權將企業技術優勢轉化到標準中?!笆晃濉逼陂g廣西主導制定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39項,行業標準149項,批準發布廣西地方標準57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