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優勢縮小、業績下滑的形勢下,夏普希望能在中國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當蘋果公司與中國聯通之間的iPhone入華協議談判接近達成時,日本手機大佬夏普株式會社已悄然試水中國3G市場。7月31日,夏普在北京的夏季新品發布會上一舉推出5款新品,包括首款針對中國市場的3G手機——支持中國聯通WCDMA的SH0902C。在2010年3月本財年結束前,夏普還計劃各推出至少1款以上的手機搭配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3G網絡。
“夏普今年的目標是在中國手機銷量達到200萬—300萬臺,實現市場份額排名前十。”這是前任夏普中國通訊業務負責人大昌巳臨走前給下屬留下的一個目標。去年6月夏普重返中國后,一年內共推出7款中高端手機,總銷量在今年3月份進入全國前15位。因表現優異,大昌巳4月1日調回日本升任通信系統事業本部長。
大的信心來自于夏普在液晶屏和拍照等技術方面的優勢。被稱為“液晶之父”的夏普,盡管進入手機領域很晚,但借力液晶技術的絕對地位,連續4年在日本市場占有率第一,也是日本唯一一家被5大通信運營商都采用的手機廠家。
其實,中國消費者對夏普手機也并不陌生。2003年夏普就曾進入中國手機市場,但同京瓷、松下、NEC等日系公司一樣,均因缺乏靈活有效的市場策略、過分注重技術而忽略品牌宣傳和渠道建設等問題不得不中道撤出。隨著中國3G市場逐步開啟,國內日系手機水貨盛行,加之日本市場日漸飽和,去年奧運前夕,夏普做出了重新進軍中國手機市場的決定。不過,對于夏普的重返,當時國內基本是質疑聲一片。
“根據GFK的統計,夏普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5月份已上升到了第11位。”日本夏普株式會社常務執行董事兼中國總裁菅野信行對《商務周刊》說。
敗兵之將,必當知恥后勇。此前,夏普在渠道建設上從不與賣場聯系,只靠經銷商鋪貨。而復歸后的夏普先是與迪信通合作,以沿海地區為中心開始銷售,繼而陸續在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店及天音、中郵普泰等手機專營店銷售。夏普方面透露,截至2009年7月,夏普手機的專柜數已經達到3000家,并計劃到2010年3月擴大至5000家。未來夏普在3G市場上將采取運營商定制加市場渠道并行的方式,專柜也將由沿海向內地進一步擴張。
電信研究機構芯未來研究所執行總監沈子信向《商務周刊》表示,盡管一年來夏普手機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仍然存在著賣點單一、平臺兼容性欠佳等弊端,“夏普的新機竟然有幾款采用MTK(聯發科)平臺,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夏普此前推出的7款機型中,確實有3款并沒有采用夏普自身的OSE系統,而是搭載了主要為山寨機所采用的MTK平臺。沈子信認為,這必然是夏普為了降低成本搶占中低端市場所采用的策略。但夏普方面的解釋是,因其戰略合作伙伴美國ADI公司與MTK公司合并,為了有效利用ADI與夏普合作研發至今的技術,夏普才與MTK形成合作。
此外,沈子信還指出,夏普等日系手機在日本國內功能很多,包括收發郵件、銀行支付等,但進入中國后本地化不足。他提醒道,單純依靠高清顯示屏和靚麗的外形并不能長久吸引大量客戶。
夏普方面也注意到了此前日系手機本土化不足的通病。菅野信行表示:“中國有它獨特的需求,我們將不斷進行研發以滿足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睘榱搜芯恐袊M者,夏普在上海設立了生活創意策劃中心,在北京則成立了手機運營商業部,以期與中國本地運營商就3G手機發展進行更為本地化的談判。
7月30日,夏普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財季業績報告。受困于電子產品需求減弱,公司當季凈虧損252億日元(約合2.65億美元)?!跋钠漳壳霸谝壕щ娨暦矫娴膬瀯菡谥鸩娇s小。”沈子信認為,受金融危機及日本本土需求萎縮、日元升值等影響,夏普更希望能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但是,諾基亞及三星、LG等品牌的優勢地位,以及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崛起,注定了夏普手機的中國之路不會那么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