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優惠政策采取積極措施,吸引海外人才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發展中國家壯大本國人才隊伍的通行做法,也是在較短時間內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科研水平的一條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不斷增多。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在主要發達國家約有20多萬人學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歲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當職務以上的約6.7萬人;就職于國際知名企業、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具有副教授或相當職務以上的高層次留學人才約1.5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不斷增多。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在主要發達國家約有20多萬人學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歲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當職務以上的約6.7萬人;就職于國際知名企業、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具有副教授或相當職務以上的高層次留學人才約1.5萬人。這些留學人員雖然長期在海外工作、生活,但其中許多人始終心系祖國,有回國工作和為國服務的愿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為各方面優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廣闊舞臺,吸引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時機已經到來。因此,中央提出要統籌資源、完善政策、健全機制,組織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來華)創新創業,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個通道”、“多個環節”。這個通道就是來華(回國)服務的“綠色通道”,這些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準入方面的優惠
在來華(回國)工作過程中的第一環節——入出境方面,可能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簽證時間的長短、能不能變更、辦理起來方不方便等等。這都屬于準入范疇。
準入是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象征。一般來說在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義務下,以相關法律為依據,各國都有自己的準入規定。我國目前關于準入的法規是198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相關《實施細則》(1986年頒布、1994年國務院批準修訂)。其中關于準入方面的基本原則是:“外國人入境,應當向中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申請辦理簽證。在特定情況下,依照國務院規定,外國人也可以向中國政府主管機關指定口岸的簽證機關申請辦理簽證。”根據外國人來中國的身份和所持護照的種類,我國簽證分為4大類(外交簽證、禮遇簽證、公務簽證、普通簽證)。對應于普通外國人的普通簽證有8個小類,分別是根據外國人申請來中國的事由來確定的:(1)D字簽證發給來中國定居的人員;(2)Z字簽證發給來中國任職或者就業的人員及其隨行家屬;(3)X字簽證發給來中國留學、進修、實習6個月以上的人員;(4)F字簽證發給應邀來中國訪問、考察、講學、經商、進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進修、實習等活動不超過6個月的人員;(5)L字簽證發給來中國旅游、探親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務入境的人員,其中9人以上組團來中國旅游的,可以發給團體簽證;(6)G字簽證發給經中國過境的人員;(7)C字簽證發給執行乘務、航空、航運任務的國際列車乘務員、國際航空器機組人員及國際航行船舶的海員及其隨行家屬;(8)J—1字簽證發給來中國常駐的外國記者,J—2字簽證發給臨時來中國采訪的外國記者。雖然這兩部法規已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有關部門(主要是公安部和外交部)在不同時期都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戰略需要,聯合有關部委適時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海外高層次人才準入方面的優惠政策。具體體現在簽證方面就有3點內容:
1.簽發簽證的優惠。對因工作需要多次臨時入境的高層次人才,可以給辦理2-5年多次入境的“長期多次F字簽證”。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外專局等“九部局文”規定:“對需多次臨時入境的外國籍人士,可辦理2—5年多次入境有效、每次停留不超過1年的F字(訪問類)簽證(簡稱“長期多次F字簽證”)”。
2.變更簽證的優惠。對持L字(旅游類)簽證、F字簽證以及X字(學習類)簽證入境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可根據工作需要,將所持簽證變更為Z字簽證,辦理2—5年有效的與居留期限相一致的多次返回Z字簽證;持L、X字簽證入境的外國籍人士,可根據工作需要將所持簽證變更為長期多次F字簽證。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外專局等“九部局文”規定:“持L字(旅游類)簽證、F字簽證以及X字(學習類)簽證入境的外國籍人士,可根據實際需要將所持簽證變更為Z字簽證,辦理2—5年有效的外國人居留證件以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Z字簽證;持L、X字簽證入境的外國籍人士,可將所持簽證變更為長期多次F字簽證”。
3.辦理程序的便利。符合辦理長期多次F字簽證的外國籍人士,可在境外直接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辦理,也可以入境后向中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也可請中國國內有關單位代為辦理。并且規定,長期多次簽證費按現行一年多次簽證費標準收取,免收加急費。
另外,《關于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也作出相應規定,對已加入外國籍回國工作的高層次留學人才及其隨任家屬在我駐外使領館辦妥“Z”字簽證來華后,需多次臨時入境的,可申請辦理2-5年長期多次F字簽證,其配偶及未滿18周歲的子女可享受同等條件的入出境便利。
總之,高層次外籍人才來華工作在入境(準入)方面是可以享受高于普通外國公民往來中國所謂“國民待遇”的優惠待遇。
通關方面的優惠
由于通關問題對于經常往來于世界各地的人和外交官來說并不感到是什么難事,所以只有那些“事到臨頭”(生活、工作等必需的行李物品到了口岸不知能否順利過關)的人才能真切感到它的重要。所以特別是這些專家們最關心在通關方面到底有沒有優惠,究竟有哪些優惠。目前,國家對外國專家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在通關方面的優惠政策,主要是依據1999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外國在華常住人員攜帶進境物品進口稅收暫行規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實施的。這些優惠政策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3個要點:
一是對個人自用物品的優惠通關: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管部門批準的境外企業、新聞、經貿機構、文化團體及境外法人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常駐機構,其獲準進境并在我國境內居留一年以上的外國公民,在簽證有效期內初次來華“攜帶進境的個人自用的家用攝像機、照相機、便攜式收錄機、便攜式激光唱機、便攜式計算機,報經所在地主管海關審核,在每個品種一臺的數量限制內,予以免征進口稅”;二是對圖書資料、儀器設備的優惠通關:外籍專家“攜運進境的圖書資料、科研儀器、工具、樣品、試劑等教學、科研物品,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免征進口稅”;三是對重點管理物品的優惠通關:外國專家進出境時,托運、郵寄進口海關重點管理物品,海關憑外國專家持有的注有“專首次”的“旅客行李申報單”核放,外國專家進口供集體用的物品,海關憑專家所在工作單位的證明免稅放行。《關于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也作出相應規定:“回國工作的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后因工作需要確需從國(境)外進口少量試劑、原料、配件,可由其所在單位按照科學研究和教學用品以及科技開發用品稅收優惠政策的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對回國工作的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時的國際旅費、儀器設備托運費及安家費等給予補貼,所需資金從現行經費渠道解決”;“已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回國工作的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時攜運進境的自用物品,按照海關對非居民長期旅客進出境自用物品監管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雖然由于目前國內經濟發展很快,很多高檔家電已經不用進口甚至還能遠銷國外,以至通關政策優惠似乎不像往年那樣“令人羨慕”,但是作為一項國家政策,其適用對象本身的專門設定就是一種禮遇,更何況通關優惠有關規定考慮得是那樣周到,這在許多發達國家也不多見。(作者為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