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稱號都能被形容成“浮云”,有些名副其實的頭銜,實際上能夠帶來巨大的商機,并且會成為一個標簽性的特質,“選秀之都”這個稱號之于成都便是如此。
選秀之都做了5年之后,從各個方面來說,成都都在慢慢衰落,就好像任何一個輝煌時代的末路一樣,如今的成都選秀市場充分展現出了后繼無人,回天乏力的現狀。長此以往,成都不僅盛名不保,還有可能流失許多經濟收益。
旅游、教育經濟的衰退
選秀和旅游似乎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而實際上,成都成為選秀之都以后,旅游方面增添了新的一項收入——朝圣之旅。許多對成都的成功選秀明星抱有極大熱情的外地人,會專程前來成都一睹在比賽中,被選手一再提及的春熙路或九眼橋。成都走出的選秀明星兢兢業業地做著義務宣傳大使的工作,更多的外地人前來成都都會將旅游的一站選定為張靚穎曾經駐唱的音樂房子,或譚維維演出過的蓮花府邸。據音樂房子的相關人員介紹,在05年“超女”之后,音樂房子幾乎每天都會接待來自外地的游客,有些游客會專門點名讓曾經參加過“超女”等選秀節目的歌手演唱。
從教育方面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四川音樂學院的招生受到影響。當一位又一位選秀明星來自四川音樂學院之后,無疑是這所音樂院校最好的免費廣告,而川音自己也在招生時有意無意打出了“超女牌”。從招生情況來看,2005年當李宇春已經紅遍全國的時候,四川音樂學院的報考人數就已經有了大幅的增長。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和四川師范大學的藝術學院都有生源增長,雖然沒有確切調查顯示這是由于“超女”造成,但想必多少會有影響。
如果成都選秀市場持續走低,沒有像李宇春一般的超級選秀明星出現,那么對于成都旅游和教育經濟,也不啻為一個小小的打擊。
其他選秀節目不再視成都為樂土
不難發現,當成都在眾多外地選秀節目中獲得亮眼成績之后,眾多選秀節目一擁而上,都將成都作為自己節目的重要選拔地,或者干脆將節目移至成都進行,這座城市被關注的程度前所未有地提升。這些節目看中成都選手過人的才華,更重要的是他們獨一無二的個性,是節目爭議性和收視率的保證。再來就是因為成都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粉絲市場,支持本土明星是成都粉絲堅守的原則,那么不論是演唱會還是周邊衍生產品,都有可觀的消費群體。
第59屆世界小姐大賽四川賽區今年正式落戶成都,這是自2003年世姐大賽進入中國以來,四川首次獲得獨立承辦權。2008年,第十八屆世界超級模特大賽決賽也是在川內舉辦。一時間,連世界級選秀賽事都選擇成都作為舉辦城市,無疑是對成都選秀精神的肯定,也是基于對成都選秀市場的百倍信心。
可惜的是,由于成都的選秀市場幾乎已經趨于飽和,在盛世之后,就再也沒有更為耀眼的時刻。如此能夠將全世界的鎂光燈都聚集在成都的情形,很有可能在幾年之后,就消失不見。
“秀城”變 “宅城”
有太多成都人雖然自己與選秀不沾邊,卻因為成都選手的驕人成績而心生自豪,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洗平日的懶散和消極,在各個場合努力表現自己。“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四川大學心理學研究生GIGI說:“我本來并不關注選秀節目,但是在05年那個大環境下,很難避開這個話題,在看了幾場之后,發現這個女孩不過和我一般年紀,卻已經有了這樣的勇氣,不自覺也會為自己加油打勁。”
GIGI的教授曾經對她分析過這種現象的背后原因,他認為這是因為本土明星,尤其是與自己距離較近的明星,會為觀眾帶來更大的激勵。并且正是由于選秀這種選拔草根英雄的方式,讓人可以產生一種極強的心理暗示——他可以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這個情況放在成都,有著更深刻的文化原因,成都人一向都是平日里自由松散的人群,但是從歷史上看,又從來不缺乏血性和勇氣,關鍵是需要一個很好的催化劑來點燃。而選秀比賽正是這樣的一種催化劑,自選秀之都被冠在成都頭上之后,成都人明顯要比之前心態積極許多。
如果成都的選秀之路一直下滑,那么這曾經點燃成都人的火焰也將被澆熄,這個天府之國是否會再次沉浸在自己的溫柔鄉中尚無定論,可是那些有真才華或有歪才的成都人,將不再認為勇敢秀出來是一個好的選擇,而寧愿將“秀城”變成一個“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