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已然到了后期,世界經濟似乎正在步步回暖,下一步經濟走勢如何?再次觸底的幾率多大?中小企業如何投資才能真正走出危機?我們是否正面臨著時代的又一次重大機遇?特殊時期的盛會
2009年對甲國中小企業而言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危機似乎已經轉過身去,“企穩”的字樣頻現報端。中國政府虛對金融危機的措施初見成效,我國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總體形勢開始向上。
但是,國際經濟走勢尚不明朗,外部經濟依然嚴峻,我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
圍繞經濟回暖后的中小企業投資對策與財富管理主題,關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及中國經濟走勢,中小企業的投資、融資、外匯,盈利模式,創新等熱點、難點問題。9月4日,“2009年浙商財智論壇”在杭州隆重召開。眾多政要、金融專家、業內人士濟濟一堂。啟動頭腦風暴,針對浙商在這個特殊時期的發展出謀劃策,對當前的特殊經濟形勢進行了詳盡的政策解讀和形勢判斷,對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咨詢、投資建議,為浙江企業在經濟回暖時期的投資與發展謀求對策。
本屬財智論壇由中國建設銀行、求是《小康*雜志社、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企業發展促進會三方共同主辦。銀行業翹楚、權威中央媒體、浙商企業界三方的有機結合昭示著本次財智論壇的高規格和影響力,以及本身的價值所在。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敏爾專程到會參加論壇并講話;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范—飛到會演講,表達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重點關注。論壇由求是雜志社原社長高明光主持,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國家外忙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局局長程秀生、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陸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風英等眾多財經主管部門領導、嘉賓以及專家就目前經濟熱點問題與三百余位浙江企業家代表一起互動、對話。
此外,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公共關系與企業文化部總經理胡昌苗、建設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梅雨方、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行長余靜波、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促進會會長黃保苗,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促進會輪值會長曹志毅、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促進會輪值會長陳建龍以及《小康》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舒富民等出席了本次論壇。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敏爾在致詞中對論壇的舉辦表示了祝賀。他認為,當前我國的經濟處在一個企穩回升、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一攬子政策正在積極產生效應。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浙江省見勢較早,行動較快,在發展中致力于浙江產業結構的優化。浙商的自強與互助精神也讓他們在危急中尋找轉機、贏得生機,讓我們對浙江企業、浙江企業家充滿信任。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論壇上透露,到2008年底,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先后與941家優質中小企業簽訂銀企合作協議,總金額達到577億元,新增貸款53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2080億元,建行和阿里巴巴開發的易貸通網絡貸款平臺,極大的促進中小企業貸款發展?!敖窈螅ㄔO銀行將進一步擴展該平臺,建成獨立銀行,專門面向網商中小企業,為浙江乃至全國中小企業服務?!?/p>
小康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舒富民說,小康雜志社出版的《小康·財智》雜志,以聚集財富人生為內容,面向商業發展前列的高成長性企業家和刨富群體,密切關注經濟轉型事件和人物,對創富智慧和創富過程進行解讀。雜志立足于為企業提供思想、信息、方法等方面服務,精心策劃了系列專題報道,此次舉辦2009浙商財智論壇,旨在為中小企業在經濟回暖時期的投資與發展謀求對策。
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黃保苗認為,經濟回暖后面臨產業結構和轉型升級等重大挑戰,這次論壇所提供的信息為中小企業在經濟回暖時期的投資與發展謀求對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經濟是否在真正回暖?
世界經濟不是復蘇而是反彈。世界經濟的真正全面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在論壇上,多名國內著名經濟學者均提出了這樣的忠告?;蛟S這一忠告能夠讓我們更清醒地面對中國經濟的回暖以及下一步的出路。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賀鏗認為,世界經濟已經接近復蘇邊緣,但全面復蘇會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從美國、英國等許多主要發達國家來看,現在經濟當中出現的積極因素應該說是明顯增多,但是這個過程要真正達到復蘇程度又卻不容易,因為這次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需求,由于財富縮水,財富效應突然減少,居民消費明顯不足,面臨的問題從供給方來講是產能過剩,這個問題的調整是需要時間實現的,不是說復蘇就復蘇了,所以預計世界經濟的復蘇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那么我們國家的復蘇應當是在世界經濟復蘇之后才能走向真正的復蘇。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發言中指出,世界經濟的真正反彈是在明年,反彈結果就是世界經濟真正復蘇。實際上世界經濟真正走入一個正常軌道是要到2011年底以后,很難說是否反復,這個時候的經濟是不穩定的,是波浪式的,可能有反復的,也就是“w形態”。同時,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陸德亦在論壇上提出,要警惕經濟的“二次觸底”。
回暖后企業怎么辦?
“每次大的危機過后,都會出現新產業興起和發展”。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在論壇發言中呼吁民營企業要把握歷史發展機遇。每次經濟復蘇都離不開技術創新,我們要靠新科技和重大突破來推動經濟新的繁榮,所以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現代物流、高新技術等都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危機過后企業如何投資,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決策者、專家,在論壇上為企業家們給出了鼓舞人心的答案。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指出,中央一直重視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走出去投資。政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局的系列新政策相繼出臺,簡化程序,縮短相關手續的辦理時間,方便企業的跨境交易。外匯管理方面,已經為企業的境外投資項目做好了支持的準備。
賀鏗在論壇上提出,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面臨主要困難是尋找新的市場。中小企業應當將戰略目光轉向中國的低收入人群,努力開辟廣大的農村市場和中小城市市場,市場的容量應該是遠遠大于我們過去已經開拓的出口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局局長程秀生在論壇上詳細解析了企業的盈利模式。他強調危機之后企業更要注重盈利模式是否有創新的內容。企業發展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選擇了一個正確的盈利模式。
企業應該怎么辦?危機之后的商機在哪里?企業家們對臺上專家提出了眾多的問題,專家們的幽默對答讓現場氣氛異常熱烈。下午論壇落幕,臺上臺下均有依依不舍之情,相信在他們之間還有更多的頭腦風暴以及對話在另外的會場展開,那也是本次論壇的勝利果實之一吧。
陳敏爾:政府、銀行、企業攜手共克時艱
當前我們的經濟正處在一個企穩回升、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一攬子政策正在積極產生效應,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一攬子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是正確的、是有效的,浙江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的體會很深。
浙江在這一輪危機應對過程當中,見勢比較早,行動也比較快,浙江經濟以出口型、加工型、中小型“三型”為主,所以在金融危機過程當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比較早,也比較多,從這個實際出發,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比較早地采取應對措施,并且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從浙江實際出發,擴大內需、增加投資、促進消費、改善民生等等。
浙江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當中始終把保增長與促調整結臺起來,去年5月份省委省政府提出“標本兼治、保促調”的方針,浙江省經濟發展在當下要保持平穩、保持適度增長,同時我們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放到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致力于浙江產業結構優化,要素結構優化,需求結構優化和空間布局結構優化,現在看來這一系列保增長、促調整的措施也日益見效。
我們還深切地體會到,應對危機一定要政府、銀行、企業攜手共克時艱、共同發展,政府、銀行、企業一條船、一盤棋,我們企業充分發揮了浙商精神、浙商文化優勢,企業自強、企業互助,在危機當中尋找轉機、贏得生機,企業表現出了一種堅定性,轉型升級的一種自覺性,我們深刻感受到浙江企業、浙江企業家是能夠抗風險,能夠迎接挑戰的,是能夠化危機為生機的,我們對浙江企業、浙江企業家充滿信任。
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深切感受到銀行、各金融單位全力支持地方經濟、各類企業度過難關,不斷創新金融服務組織體系、產品體系、管理體系。去年我們年初就給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爭取金融規模。后來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之后,我們又積極的和銀行配合推動金融創新,特別是為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定要讓我們中小企業得到實惠,所以國有商業銀行積極設立專營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單弛核算、單獨考核,這樣的一個專營體系中小企業非常受歡迎,這其中建設銀行也帶了一個很好的頭,并且不斷開發一系列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量身定做的產品,中小企業在這一輪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當中越來越多的得到服務、得到關注,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勢,當然也是方興未艾、任重道遠。
金融為中小企業服務正在不斷推動各個層面創新,特別是建設銀行積極跟阿里巴巴配合,利用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絡平臺,把銀行傳統信貸業務與網絡現代電子商務兩者相結合,探索、發展,培育網絡銀行,我們省市政府和建設銀行,還有阿里巴巴共同出資,建立網絡銀行信貸風險池,如果網絡銀行貸款產生風險,我們在風險池里化解風險,現在已經做了很多探索,因為網絡銀行真正在網絡上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這是一個創新。剛才我跟中國建設銀行的范行長會前也在共同探討,如何攜手推動這樣一件好事。
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在浙江考察的時候我們也作了專題匯報,得到了充分肯定、鼓勵,所以我們要加強網絡銀行探索,真正讓我們中小企業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得金融服務,我們政府關鍵是創造環境、提供服務,為企業服務、為銀行服務,對企業做好加法,增加它的生產要素,做好減法,減輕企業負擔,乘法就是鼓勵技術改造,除法就是促進企業淘汰落后產能、落后產品,所以我們政府將不遺余力、一如既往地為企業,特別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為企業和金融合作服務。
范一飛:建行與客戶始終在一起
當今世界主要經濟體為盡快擺脫金融危機陰霾,及早回到良性軌道而努力,中小企業或者民營企業的增長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部分,沒有中小企業發展就沒有現代工業文明,沒有中小企業發展就沒有現代經濟發展,同樣沒有中小企業復蘇就沒有全球經濟真正復蘇。中小企業成為最具活力的體系之一,目前中小企業無論在數量、進出口總額以及實現利稅等方面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突出地位,特別是其就業人數占到全社會就業人數的75%,創造的就業機會更是高達90%以上。浙江省作為全國民營經濟大省和強省,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它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正在脫穎而出,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行業龍頭。
作為全球規模和市值名列前茅的現代股份制金融企業,建設銀行始終把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并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早在2004年我們就專門成立了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從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產品創新、風險管理等方面出發,堅持以產品服務創新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設銀行推出了成長之路、速貸通、易貸通網絡銀行等主打品牌,推出供應鏈融資、聯貸聯保等數十個產品來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目前建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客戶已經達到5.3萬多戶,占到全行貸款客戶的88%。長期以來建行關注和重視浙江中小企業發展,先后于2002年、2005年、2008年三次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訂了中小企業發展合作協議,全力支持浙江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2008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建設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再一次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訂中小企業發展合作協議,始終如一地支持浙江中小企業發展,到2008年底,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先后與941家優質中小企業簽訂銀企合作協議,總金額達到577億元,新增貸款53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2080億元,建行和阿里巴巴開發的易貸通網絡貸款平臺,極大地促進中小企業貸款發展,我們將進一步擴展該平臺,建成獨立銀行,專門面向網商中小企業,為浙江乃至全國中小企業服務。
中國企業家及社會各界成功人士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發生深刻變化,為了對廣大高端客戶及其家庭、家族企業及成員提供一體化全面服務,建設銀行推出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為財富保值增值、轉移、傳承等環節提供投資銀行專戶理財、資產配置、稅務保險、信托資產咨詢、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等現代私人銀行和差別化傳統銀行服務。同時提供私人健康管理、高爾夫俱樂部、國際緊急援助等高品質非金融服務,我們將充分整合全行資源,依托以社會專業機構和合作伙伴建立的綜合業務平臺,為中國企業家和廣大高端客戶提供優質跨領域、跨地區、跨國界的金融與非金融服務。
在過去的歲月里,尤其在面對經濟困難的時候,建設銀行與廣大客戶始終站在一起,同舟共濟,建立起深厚情誼,為維護經濟穩定發揮應有作用。
今天全球經濟,特別是浙江省經濟已經出現了企穩回暖跡象,我們與求是《小康》雜志以及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企業發展促進會聯合發起本次論壇,與著名經濟學者一起研判經濟走勢,同時帶來投資銀行、財富管理專家為企業經營、財富管理提供最新資訊和解決方案,我衷心希望本次論壇獲得成功,并實實在在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問題。